全民健身背景下舞龙运动的发展困境及实施路径研究

2023-03-23 09:16程文张月娟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舞龙全民民族

程文 张月娟

(西藏民族大学 陕西 咸阳 712082)

引言

为促进全民健身水平更好更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建设计划(2021-2025年)》,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全面广泛地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民健身计划在实施发展的过程中,指出要将健身模式与民族传统体育相融合,而民族传统体育是全民健身计划中非常重要的构成,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其中,舞龙运动是民族传统体育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健身项目,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舞龙运动能够发展人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良性发展,将强身健体与健身娱乐融为一体,同时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舞龙运动充分发挥在全民健身发展中的实践作用,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发扬民族传统体育,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1、全民健身背景下舞龙运动发展的重要性

1.1、舞龙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舞龙运动在中国龙文化中具有极其神圣的位置,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密不可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的不同,赋予了龙更多的文化内涵,所以舞龙运动也变得丰富多彩。舞龙运动融合了武术、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历史也记载着舞龙不仅被用来祈福求雨,更慢慢发展成一种民俗民间运动,每逢佳节都会看到舞龙运动在盛情表演翻转腾挪极其威武,舞龙运动员通过对节奏、速度的把控来呈现龙的形态。

目前,随着国家高度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并颁布一系列关于保护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政策,全国各地舞龙爱好者对非遗文化传承的逐渐重视,舞龙运动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广泛开展。现在舞龙运动不仅作为民间的体育活动项目,还将融入到高校、中小学的课堂中,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充实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得舞龙的技术得以更好的传承,为培养舞龙专业人才奠定基础。目前,有舞龙文化的地区将舞龙运动作为宣传来促进城市发展,加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国内、国际等大赛上的推动下,开始跃入世界人民的视野中,各项运动开始向着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发展。

1.2、舞龙运动的社会功能

(1)健身娱乐功能。

在开展舞龙运动的过程中,成员之间需要表现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有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塑造大众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交能力,从而促进大众身体的全面发展。舞龙运动也有具备很高的健身价值,长期参与舞龙运动训练,能够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压力、减少能量消耗,提升有氧能力。同时,舞龙运动除了健身之外,还具有娱乐价值,在精彩的舞龙表演中,鼓乐伴奏所形成的视觉盛宴,不仅给观众带来由内而外美的享受,还丰富大众的娱乐文化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发挥愉悦身心的重要作用,更能增加人们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自信,营造文化氛围。

(2)文化传承功能。

舞龙运动文化传承,不仅仅是体现舞龙运动本身的表演功能,更具有其对龙的崇敬,传承更多是一种信仰、精神力量,和心灵寄托,展示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舞龙的传承与创新,不仅有利于保护传统的舞龙文化,还可以加强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了解,形成一种活态文化,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文化、智慧和精神,在全民健身的号召下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锻炼方式。舞龙运动能够让人心情愉悦、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营造了良好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诠释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舞龙运动除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和精髓的连释外更是汇聚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从运动的角度来说,舞龙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需要依靠参与者协作配合,体现团队的力量,如此才能展现舞龙运动的风采。这充分的说明了舞龙运动需要汇集所有力量才能够完成,将其延伸到内涵中,可以揭示舞龙运动承载着国家民族之魂,将民族的凝聚力汇集于此彰显在国人的面前,人们看到认知民族文化、体会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中华民族持续发展。

(3)经济发展功能。

舞龙作为浓厚民族特色项目,是我国民族风俗的外在体现,不仅具有健身娱乐、文化传承等功能,还有着一定的经济功能。在如今市场经济竞争中,逐渐加大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在市场环境中的作用,通过举办各种比赛,从门票、直播、赞助商、转播途径、获取丰厚的比赛奖金等,不断吸引群众参与,提高民族区域的经济水平,从而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以及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使得舞龙运动朝着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逐渐形成一项体育表演产业,成为了一种旅游资源,将传统体育文化纳入到体育经济产业中,有效地融合全民健身与舞龙运动,不仅舞龙运动得到传承,更带动当地的旅游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也为中国传统文化体育产业开辟新的道路。

2、全民健身背景下舞龙运动发展面临的困境

2.1、政府扶持力度低,资金投入不足,未能激活市场需求

近些年,尽管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宏观政策的相关推动下,民族传统体育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路径发展,很多项目不仅在传统节日、非遗展演中呈现,社区、校园也开始慢慢引进这些项目,而舞龙运动也逐渐跃入大众的视野,并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开展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虽有国家政策支持,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生存环境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发力度较小,主体资金投入不够,人才市场发育并不充分,民族区域信息相对闭塞、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产业化水平滞后等。这也与政府投入力度低、内部产业管理尚未完善、资源整合不充分等因素息息相关,均缺乏激发大众兴趣的需求,从而制约了我国民族体育产业化的发展。虽然有关部门对舞龙舞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了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由于民族体育的传承发展缺乏创新驱动,尚未形成政府、经济、内容的有效融合,其文化自觉性、自主性、发展理念、传播方式、宣传力度等问题,仍不能够打破市场环境的壁垒。同时,资本投入与市场活力密不可分,地方财政基本无投入,资金匮乏也是制约舞龙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未能发挥“杠杆”作用,也不能促进舞龙运动项目的有效推广,从而无法满足群众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市场消费需求。

2.2、对外传播动力不足,制约舞龙运动的影响力

舞龙舞狮,是中国一项具有丰富地方文化、传统风俗与活动内容的重要体育形式,在中国有着坚实的民众根基,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传统中,也具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但是由于农耕精神和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日渐消失,动摇了舞龙运动传统的思想基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缺乏创新模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播媒介单一、专业人才的缺失、传播路径较窄、传播理念的滞后,未能及时融入现代体育科技等元素,技术动作缺乏创新,呈现形式单一乏味,加大了群众的审美疲劳,严重冲击了舞龙舞狮运动的发展基础,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观赏需求。削弱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国际上的影响力。

由于民族体育的人才培养机制的缺失、赛训体系、法律法规等尚未完善,且缺乏国际化的推广与传播,直接影响了舞龙舞狮运动的良性发展。舞龙运动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表演和赛事两种方式,然而这两并未呈现良好的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国际参赛队伍少,参赛运动员多为华侨,且大部分来自亚洲地区,这也体现了我国舞龙运动的发展还不能与国际化接轨。证实了我国学者对于舞龙文化在世界输出研究力度还不够,舞龙运动尚未有英文版的著作,对于一些技术概念认识模糊,国际用语尚未形成规范,导致国外群众无法深入了解中国民族体育传统文化。此外,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于龙文化的不同定义,使得舞龙运动在国际传播中受到严重阻碍。

2.3、缺少专业人员的组织和指导,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现代化的今天,弘扬和发展舞龙运动,采用科学方式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使科学化成为舞龙运动发展的内驱动力,舞龙运动的良性发展需要良好的传承主体和人才培养机制。人才缺失是制约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首要因素。舞龙运动对专业技能与审美体验具有较高要求,有很多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历史文化,但缺少专业型、传播型的体育文化人才,其次专业的舞龙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也非常稀缺。因舞龙运动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属于非遗文化产业,我国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等级制度还尚未完善。教练员水平与竞技水平息息相关;其次,裁判员等级制度的建立,保证舞龙赛事的公平、公正;完善运动员等级制度的认定,这可以激励运动员提高竞技水平获取优异成绩,获得大众认同,从而促进舞龙运动的发展。舞龙运动的发展,也尚未形成完善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在职责定位不清晰,目标不明确。很多地方政府对民间体育的管理职责认识模糊,有的并未成立专门民间运动管理条例,以及相关的执行文件等因素。此外舞龙运动项目传播动力不足,没有固定的赛事时间,导致一些政策难以落实,淡化了民众对于舞龙运动的参与意识,严重阻碍了地方民间舞龙运动的发展。

3、全民健身背景下舞龙运动的实施路径

3.1、加大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扶持与资金投入,释放市场活力

加强政府向社会体育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举措,激发民间体育组织活力,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政府引领,促进舞龙运动与高校、社会企业的合作。地方政府、相关协会与高校积极合作,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舞龙运动,积极宣传推广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此外,政府部门可以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借鉴企业的成熟管理模式,为民族体育发展提供更多的社会途径,这不仅可以弥补资金短缺的问题,为资金来源提供相应渠道,还能丰富体育文化产业。与此同时,企业也可以了解舞龙运动的发展情况、实际需求,发掘民间体育的消费市场,从而促进企业与体育产业的和谐发展。

搭建“互联网+”平台,设置赛事转播、旅游健身、培训交流等功能,还可以借助3D动画技术与体育科技,与文化教育等产业相结合,颠覆传统的文化传播模式,盘活舞龙运动的市场效应。以开拓性思维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重视赛事开发、组织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完善运动训练机制,积极融入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大众积极参与舞龙竞赛,全面提升舞龙运动的影响力。此外,通过舞龙赛事的不断增加,推动舞龙文化产业的发展,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求与选择,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全民健身运动。

在开展多种舞龙比赛和活动,可增强与各种民间文化活动的结合,充分利用舞龙运动项目在促进农村体育方面的驱动作用。创建竞技类型的舞龙运动比赛,够激发广大社会朋友的学习欲望,更好的参与到这项传统活动中,了解舞龙运动、理解舞龙运动内涵,增强运动员的爱国情怀,更加积极的发展舞龙运动,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对于竞技类舞龙比赛的建立,首先是建立健全的、完善的竞技舞龙运动体制。在此基础上,创建各种类型的竞技舞龙比赛,如专业队舞龙运动比赛、职业舞龙运动比赛等。除此之外,借鉴其他运动项目发展模式来弘扬和发展舞龙运动,即制定舞龙运动赛制,在全国范围内的运动赛中添加舞龙运动比赛项目,推行舞龙运动,以促使更多人参与到舞龙运动中。通过建立起以舞龙运动运动历史文明传承为主轴去全民健身深度融合,以舞龙运动项目为主体,以城市为中心来增强舞龙运动发展,在体育活动的发展中发挥舞龙运动项目的作用,以全民健身为价值依托,增进中华文明归属感,发扬华夏文化认同感。

3.2、加强对外传播与交流,树立民族文化自豪感

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大国形象宣传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中华传统的舞龙运动的良性传承与发展,开辟新的生存空间。通过积极参与舞龙运动,展示其文化优势,全面提升舞龙运动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精神内涵,共同探索舞龙运动与全民健身的衔接点,彰显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更能体现舞龙运动是民族图腾文化的重要符号象征。为了加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唤醒大众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需要解决人力、物力、财力等问题。传承与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需要大量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制作民族体育文化的宣传片,展现大国的人文精神、从而提升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质量;其次加大财力的投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受限于资金匮乏,而今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要求充分开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促进全民健康发展。以活力焕发的形态唤醒大众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舞龙运动在校园和社会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传播,使其变成增进我国民族民间体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并且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局面的助推器。

3.3、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组织管理水平

培养舞龙运动专业人才,是全民健身背景下发展民间体育的选择,是发扬民族传统体育的必然要求,是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今,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高校作为发扬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场所之一,高校学生应秉持着继承、发扬舞龙文化的重要使命。为了更好地推动舞龙运动的传播与发展,加强舞龙运动教练员、裁判员、专业运动员的培训力度。建立完善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的等级制度,不仅提升了民族体育运动的竞技水平,也有利于舞龙运动的现代化发展,更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此外,规范管理组织舞龙赛事的发展,出台相应法律法规,使管理制度更加合理化。加强地方政府与民间协会的沟通与交流,积极承办并组织此类的赛事活动,促进民间运动的发展。此外,有良好的舞龙运动基础的地区,由政府部门牵头,建立舞龙教学试验区,走进中小学体育课堂,地方舞龙协会配合教育部门,加大对地区教师鲁东教学技能的培养力度,体育教师及舞龙专业人员研发适合中小学生舞龙运动教材,改进舞龙器械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提升舞龙运动的知名度,从而更好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与发展。

4、结语

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契机,而舞龙运动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代表之一,加强了对外文化传播路径,不仅可以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还能为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服务。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及现代化转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书写真实、形象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助于提升我国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华文化软实力,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猜你喜欢
舞龙全民民族
全民·爱·阅读
我们的民族
舞龙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中秋舞龙
多元民族
可持续全民医保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