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2023-03-29 08:44郑文优
大医生 2023年5期
关键词:卡韦甘草酸乙型肝炎

郑文优

(台山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江门 529299)

乙型肝炎为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容易转化成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当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时,容易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并且对肝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患者预后不佳。对于该类患者主要采取抗病毒治疗的方式,这不仅能降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水平,还能减轻患者肝细胞变性坏死情况,有效改善肝功能。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药物选择较多,恩替卡韦是乙型肝炎重要的抗病毒药物,能够压制病毒的复制,延缓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进一步发展,且有效预防肝癌的发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主要用于肝功能异常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也可与抗病毒药物联用,用于治疗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丙型肝炎或者慢性乙型肝炎[2]。但是,两者联用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采用恩替卡韦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 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0 例,女性20 例;年龄21~60 岁,平均年龄(40.21±3.17)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1 例,女性19 例;年龄21~61 岁,平均年龄(40.17±1.2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台山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符合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3],并经临床确诊。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障碍者;②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患者口服恩替卡韦(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国药准字H20052237,规格:0.5 mg/片),0.5 mg/次,1 次/d,治疗两周。观察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和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恩替卡韦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将80 mL 复方甘草酸苷(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999,规格:20 mL/支)与250 mL 5%葡萄糖混合行静脉滴注,1 次/d,治疗两周。

1.3 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疗效对比。显效:皮肤巩膜黄染、肝掌、蜘蛛痣等症状和体征消失;有效:上述症状和体征缓解;无效:上述症状和体征无改善[4]。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②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对比。抽取患者治疗前后5 mL 空腹静脉血,静置15~30 min,采用低温离心机(深圳市超杰实验仪器有限公司,型号:CGF)以3 500 r/min 离心5 min,提取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西崎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型号:日立7170]测定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水平。③两组患者肝纤维化4 项指标对比。采血方式同①,静置15~30 min,采用低温离心机以3 500 r/ min 离心5 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联仪(山东云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型号:YT-MB96A)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纤维化4 项指标[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水平,均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 24.0 软件处理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以[例(%)]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TBIL、AL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ALT 水平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TBIL:总胆红素;ALT:谷丙转氨酶。

组别 例数TBIL(μmol/L) ALT(IU/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73.52±1.64 20.03±1.52* 168.52±2.65 22.12±1.32*对照组 50 73.55±1.21 26.99±1.15* 168.53±2.98 28.82±1.97*t 值 0.104 36.516 0.018 28.254 P 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肝纤维化4 项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肝纤维化4 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PC-Ⅲ、LN 水平低于治疗前,C- Ⅳ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HA、PC-Ⅲ、LN 及C-Ⅳ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肝纤维化4 项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肝纤维化4 项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HA:透明质酸酶;PC-Ⅲ:Ⅲ型前胶原;LN:层粘连蛋白;C-Ⅳ:Ⅳ型胶原。

组别 例数 HA(ng/mL) PC-Ⅲ(μg/mL) LN(ng/mL) C-Ⅳ(μ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333.25±1.02 112.17±1.32* 290.32±1.02 130.33±1.02* 156.11±1.54 89.01±1.13* 26.14±1.02 39.26±1.32*对照组 50 333.26±1.41 196.58±2.54* 290.54±1.65 265.82±1.64* 156.17±1.74 126.13±1.32* 26.11±1.64 72.17±1.97*t 值 0.041 294.880 0.802 701.541 0.183 198.145 0.110 297.426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若治疗不及时,易导致疾病不断进展,病情加重,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5]。相关研究资料显示,人体肝组织长期处于炎症反应状态和不断纤维化与多种原因密切相关,尤其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具有密切关联[6]。还有研究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容易出现肝硬化,在一定程度提高肝癌发生风险,而当疾病从代偿期进展至失代偿期后,易导致肝功能出现恶化,各类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导致患者死亡[7]。

复方甘草酸苷为人体肝细胞的强力保护剂,主要成分为β-甘草酸苷,再辅以甘氨酸、半胱氨酸。复方甘草酸苷可阻断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起始阶段,同时对于抑制其反应的代谢酶活性的作用具有选择性,不仅能对患者肝细胞膜进行保护,还可通过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临床满意度和接受度均较高[8-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能对炎症介质(磷脂酶A2 活性、脂加氧酶、前列腺素、白三烯)的产生有效抑制,通过抑制补体的激活,达到有效抗炎的作用,恩替卡韦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对病毒复制产生抑制,从而减轻肝细胞炎症,并且能够有效改善人体肝功能指标及凝血功能,与复方甘草酸苷进行联合应用能提高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BIL、ALT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BIL 是诊断肝脏和胆道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采用联合治疗可以改善上述指标水平,主要是由于恩替卡韦是一种鸟嘌呤核苷酸类似物,其能够对HBV多聚酶产生抑制,且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增加人体耐药性,所以在抗病毒治疗中受到广泛应用。恩替卡韦能有效延缓患者肝脏的纤维化,抑制病毒的复制,进而缓解患者肝硬化及肝纤维化,从而改善患者自身的肝功能水平。研究显示,恩替卡韦为鸟嘌呤核苷酸类似物,进入患者体内后,通过磷酸化进行代谢,利于活性三磷酸盐形成[10]。三磷酸盐在进行抗病毒的全过程中,能与HBV 逆转录酶的天然底物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进行竞争[11]。在此过程中可以达到抑制患者肝炎病毒的逆转录酶活性,有效阻断HBV-DNA 合成的目的。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纤维化4 项指标水平比对照组低。HA、PC-Ⅲ、LN、C-Ⅳ水平为反映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有效指标,并且可通过动态观察其变化来评估慢性肝病疗效。在对患者自身免疫调节相关方面,甘草酸苷具有多种优势,包括增强T淋巴细胞分化、调节T 细胞活化等。恩替卡韦作为临床常用药物,研究显示,与拉夫嘧啶比较,该药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活性更强,因此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12]。另一方面,采用药物治疗服用较方便,利于多数患者接受,用药后能发挥良好的抗病毒效果,能够在短期内把患者的血药浓度水平维持到最佳,另外还能抑制患者自身病毒增殖情况。

综上所述,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理想,并能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卡韦甘草酸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甘草酸铵含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