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长城,守护辉煌与希望

2023-03-29 04:15刘朝辉湖南省祁阳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十几岁 2023年6期
关键词:万里长城长城文化遗产

文/刘朝辉(湖南省祁阳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适用话题:遗产保护 长城精神 文化自信

近七十岁的张鹤珊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城子峪村村民。他从23岁起开始守护着村子附近的明长城。2004 年,他被聘为长城保护员。从事长城保护工作以来,他几乎每天都要在长城上走20 公里路。他劝走放羊倌、说服挖蝎人、赶跑偷砖贼。为守好长城,他跟很多人急过眼、红过脸。

2006 年,国务院颁布《长城保护条例》,明确提出建设长城保护员制度。十几年来,这支队伍日渐壮大。目前,长城沿线已有6000 多名保护员。

认知挖掘 长城,民族精神的象征

山路崎岖、荆棘遍地、日晒雨淋、蚊虫叮咬、风餐露宿……是什么支撑着平凡而又不凡的长城保护员们不辞辛劳、矢志不渝地守护长城?

万里长城,巍然屹立,始终在国人心中占据特殊地位。长城的修建过程历经十几个朝代、2000 余年的时间,至明代形成了完善、立体的军事防御体系。近代以后,长城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与长江、黄河等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保护长城,就是用实际行动守护祖先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守护华夏子民的精神根源;保护长城,就是守护家乡、留住乡愁,激发人们对家乡的热爱;保护长城,更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目标提供历史依据。

探索反思 弘扬新时代长城精神

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历史和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作为历史文化遗产,长城饱经沧桑。它生动述说着过去,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

新时代赋予了长城新的精神意义,即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众志成城、自信自强的爱国精神。面对“核威胁”,新中国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面对“中国威胁论”,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用事实作出了回答。

近年来,中国制造、中国科技异军突起,以高铁、智轨列车等为代表的新型科技不断问世,中国超算、“深海一号”能源站、“海斗一号”无人潜水器、“极限号”世界最大直径硬岩掘进机……一批批国之重器横空出世,智能制造正将一张张“国家名片”擦得铮亮,一个个中国品牌正铸造成一道道新的长城。长城,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素材运用

文化遗产是远古先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文明的物化载体。珍视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我们才能把根留住、赢得未来。

从巍巍长城到苏州园林,从三坊七巷到传统村落,各类文物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历史信息和文化基因,承载着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不可替代的历史见证者。抢救福建三明市万寿岩遗址、指导河北正定古城保护工作……长期以来,中国始终秉持“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理念,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提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效力。

金山岭长城脚下的二道梁子村村民林长友的父亲,退伍后,就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保护长城之路。1989 年,林长友接过父亲的接力棒。30 多年来,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他每天巡走在近10 公里长的长城沿线上……“金山岭长城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从一名瓦工成为一名文物保护工作者。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的使命就是尽我所能,让长城的生命尽可能延长,再延长……”林长友说。

作为华夏子孙,每个人都有责任,自觉守护璀璨的文化遗产,以实际行动让文化遗产在当下发挥其意义与价值,在新的历史长河焕发生机与活力。

(蒋承东/永州陶铸中学178 班)

猜你喜欢
万里长城长城文化遗产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与文化遗产相遇
“万里长城”真的有一万里长吗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永不倒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守护长城
万里长城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