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畲族自治县中蜂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2023-04-02 07:12沈金兄刘勇勇毛海斌
中国蜂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景宁中蜂蜜源

沈金兄 刘勇勇 毛海斌 │文

1.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九龙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323500;2.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323500;3.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雁溪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323500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林木资源丰富,且有大规模人工种植梨、枇杷、覆盆子等基地,蜜源植物丰富,非常适合中蜂养殖,中蜂养殖在该县历史悠久,是传统农业特色产业。近年来,为进一步促进中蜂产业发展,推进现代生态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景宁县按照“富民兴县”的总要求,以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为出发点,推进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为根本,充分利用山区森林蜜源植物优势,着力打造规模化、品牌化的中蜂产业,生产“品质优、口感好,品牌响、利健康”系列蜂产品,力争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中蜂产业成为绿色生态经济的重要转化通道。

一、景宁中蜂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1.产业规模

2017年,景宁县政府出台了中蜂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统筹安排600 万元专项扶持资金,计划至2019年全县发展中蜂15000 箱。该政策实施后,景宁县中蜂产业发展迅猛,截至2021年底,全县中蜂养殖量达21300 箱,蜂蜜产量160 吨,产值2500 余万元,其中九龙乡中蜂养殖量7300 箱,家地乡2800 箱,建成了家地、九龙两个“中蜂之乡”。全县累计建成省级中蜂示范场3 家、省级中蜂规模养殖场3 家、中蜂成熟蜜基地2 家、中蜂授粉基地1 家,标准化蜂蜜加工中心2 家,中蜂体验园1 家、中蜂科普园1 家。

图1 2017~2021年景宁畲族自治县中蜂养殖规模

2.气候条件优势

景宁气候条件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1],境内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良好,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7.8℃,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6.7℃,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8.3℃。冬暖春早,无霜期长,雨量丰沛,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非常适合中蜂的生长和繁衍。

3.蜜粉资源优势

景宁地处浙西南山地中部,境内绝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全县现有林地面积156788.58 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0.88%以上,有400 多种蜜源植物。景宁县21 个乡镇(街道)境内立体气候明显,生态植被良好,境内的大均、大漈、炉西峡、九龙山等旅游区原始风貌浓郁,自然生态独特,生物资源珍贵集中,成了中蜂的“生态乐园”,是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为中蜂养殖和生产特种药用蜜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中蜂抵抗力强,适应性强,发病少,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采蜜,产量稳定,产品价值高,自身饲料消耗少,对景宁县气候和蜜源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非常适合山区饲养。

4.政策优势

景宁县政府充分挖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2016年开始在家地、九龙、梅岐、大地、东坑等乡镇实施“十箱万元”中蜂养殖助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对养殖中蜂20 箱起每箱补助300 元,对低收入农户养殖10 箱起每箱补助420 元,把中蜂养殖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2],将经营性养蜂理念贯穿于养蜂生产中,形成了“十箱万元助低收入农户增收”产业精准扶贫新模式。在普惠式发展的基础上,景宁县相关部门积极争取省、市相关补助资金,发展建设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更好地带动该县中蜂养殖业发展。

家地乡建成了景宁县首个中蜂体验园。喝蜂蜜水、吃蜂蜜菜、观赏蜂授粉、传播蜂文化,体验蜂趣,激发了乡村旅游活力。同时,从2017年开始,通过“割蜜节”等文化专场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提高了蜂蜜的知名度,拓宽中蜂养殖户蜂蜜的销售渠道,提升蜂蜜价格,增加农户的收入。同时通过科学制定蜜源基地建设规划,开展优质蜜源植物选育工作,以优质木本蜜源植物为主,以优质草本蜜源植物为辅,以优质药本蜜源植物为特色,根据不同海拔气候和不同季节,确保全县全域一年四季蜜源丰富充足,结合“生态”和“民族”优势,开发具有畲乡特色的蜂蜜产品。目前,景宁县已培育“千峡山”、“花旺”、“畲乡蜂味”、“畲蜂园”等系列品牌产品。

5.人才队伍优势

景宁县积极组织中蜂养殖行业的有志青年,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年轻有知识的中蜂养殖传承人,培育新型中蜂养殖创业人、带头人;以大格局和大气魄筑巢引凤、栓心留人,聘请浙江大学胡福良教授为中蜂产业首席专家,使先进知识理念“走进来”到农户家里;通过现场会、培训班及信息网络等传播手段,宣传中蜂产业前景、蜂农典型和科技成果等,吸引了一批有志向、有知识的年轻人投身中蜂养殖业。同时,成立了由养蜂带头人、养蜂能手及经验丰富的老蜂农组成的中蜂养殖技术服务团队,为有需要的蜂农提供技术指导。2021年5月,景宁县成立中蜂产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让60 余家蜂产业主体抱团发展,强化交流,提高蜂产品质量,促进中蜂产业健康发展。

二、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1.蜂农养殖技术薄弱

我县大多从事中蜂养殖的是年纪较大的山区农民,无专业技术知识,对蜜源植物缺乏了解,养蜂多为副业,在生产规模不断广大的同时,中蜂养殖基地建设离规范化、标准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2.蜂蜜产量不稳定

养殖户对中蜂标准化生产技术、成熟蜜生产等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效生产模式研究不够深入,造成中蜂蜜产量不稳定,影响了农业增效和蜂农增收。

3.产品及销售渠道单一

景宁地区的蜂产品主要为蜂蜜,品种单一,市场竞争激烈,极大压缩了利润空间。景宁蜂蜜销售多以蜂农直接零售为主,销售渠道单一。因产地分散,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对蜂蜜产品对接大型市场造成较大阻碍,销售渠道的限制造成了蜂蜜销售困难,蜂农收入和资金周转率受到较大制约。

三、产业发展思考

1.提升养殖专业化水平

积极开展中蜂养殖技术培训,每年邀请省市蜂业专家对我县中蜂养殖户进行专题培训,让养殖户更好掌握中蜂养殖技术,解决养殖技术短板。充分利用产业技术服务团队作用,对蜂农手把手进行指导,解决技术难题,提升产业整体专业化水平。

2.提升产品附加值

鼓励开发蜂胶、蜂花粉及复合蜂产品等蜂蜜衍生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强市场竞争力,促进销售,增加蜂农收入,加快推进蜂蜜加工中心的引领作用,以标准化、品牌化促进蜂蜜销售。同时,依托“景宁600”区域公共品牌[3],开展蜂产品质量管控,更好地带动中蜂品牌发展。

3.拓展销售渠道

通过“景宁600”营销联盟、“山区26 县”等平台进行资源整合,促进蜂蜜销售抱团作战。2020年6月,东方卫视《我们在行动》栏目走进景宁县九龙乡,当晚带货主播的直播间现场5000 瓶景宁蜂蜜1 秒抢空,让山区农产品第一次见识到了新零售平台的巨大威力,也为景宁农产品探索新型销售模式打开了想象空间,农产品销售必须紧跟潮流、顺应市场、突破传统,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4.深化产业融合

结合养生和生态休闲旅游,促进蜂业经营从“卖产品”向“卖文化”、“卖健康”转变,实现养蜂业与旅游文化、养生文化互动发展,拓展养蜂业的休闲旅游文化功能。

猜你喜欢
景宁中蜂蜜源
林下拓蜜源 蜂业上台阶
融合上下文的残差门卷积实体抽取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景宁木兰资源调查与保护
中华蜜蜂
指示蜜源的导蜜鸟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
蜜蜂采花蜜
景宁金钟雪梨种质资源调查与后续利用探讨
景宁县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中蜂活框饲养的方法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