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时代外语类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构建

2023-04-05 04:06金波
高教学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校友辅导员思政

金波,苗 青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09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也不断提升,传统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和国际化需求。全球治理时代人才培养过程中,搭建有深度、有高度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关键,旨在培养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

一 全球治理时代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全球治理时代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量学习和探究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特点和社会文化环境,以全球视角观察和分析复合问题,这需要学生广泛而直接地接触多方信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还很有可能接触到许多未经筛选的有害信息。况且,全球治理这一学术名词及其相关的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等学科,本起源于西方国家,不可避免地包含了西方世界历史发展和文化价值的定义和诠释。学科背后的复杂文化话语背景,使得在青年培养计划中为受训学生提供正确、及时的思想政治引导变得尤其重要。开展和完善思想政治课程,发挥多种人才培养途径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培养合格的全球治理人才必备的教学资源支持,有利于学生在学业、工作和生活等多方面的健康发展、长期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积极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对一个国家而言,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对一个人而言,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节点,以培养全球治理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关乎大学生价值观养成。在全球治理人才培养过程中,难免遇到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把握好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家国情怀,要在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有助于人才培养中主流价值观的形成,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前提

如今,人才培养的要求就是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在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大力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在全球治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外语院校非语言专业容易被忽视,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引领“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方向,提升学生对自我发展方向的认知意识,在非课程领域上帮助学生多方向发展,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学习,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基础逐渐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方式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比于过去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如今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都在急速上升,很容易出现因为焦虑、自卑等原因而产生的不健康心理。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对学生的思想疏导作用,实现情绪管理教育,在当今社会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方式。

二 全球治理时代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全球治理时代人才培养中课程思政体系不够健全

相比于传统的思政课,课程思政无论在教育理念还是教育方式上都有所不同。课程思政概念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所有教学课程,用价值引领带动专业知识的传授,从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然而,目前课程思政建设仍不够健全,以外语院校为例,一是从思政师资和学科设计来看,高校思政课程教师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但在转变和适应中还没有很好地带动起其他学科,所有课程的一体化模式仍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二是从培养目标来看,外语院校中语言和非语言专业都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但课程思政中还没有完全体现复合型人オ的教育培养方案,要根据学科特色形成符合培养目标的课程思政体系。

(二)全球治理时代人才培养中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重视除思政课以外的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由于辅导员等思政工作者在学生日常教育工作中涉及到的都是党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论引领等碎片化、繁琐化的教育工作,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往往容易被忽视。

(三)全球治理时代人才培养中复合型师资队伍不够优化

针对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想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就需要重视对复合型师资队伍的优化,以外语院校为例,一方面,思政课专业教师缺乏将专业与外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思政课教学虽然已经融入了线上线下结合、师生互动等多元化授课模式,但从思政专职教师角度来看,没有将国际化视野融入到思政专业中去,高校需要提供相关培训提升思政教师的复合型培养。另一方面,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缺乏将专业与思政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学生工作管理者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往往忽路了本身专业的作用。

三 全球治理时代外语类人才培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一)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年培养工作的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球治理青年培养领域起重要作用。但是,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设水平与对全球治理人才的大量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均衡之处。加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和提升中国在有影响力的国际机构中的代表性,都是扩大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中国在国际政治世界中的新角色,同时也是更重要的角色,要求中国扩充其人才库,以更好的在国际事务领域产生影响。因此,高校开展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工作,以扩充全球治理人才储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在此过程中,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十分重要。

(二)发挥多种青年培养途径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1 提高思想政治内容在专业课程中的比例

在当前阶段,各高校的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工作主要在于通过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和经济,以及公共政策等主题相关的多门课程来教育学生,首要目的是教授学生有关国际事务的知识,为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将有望成为具有多种语言技能、适应国际环境、并熟悉国际政治话语体系的人。然而,在综合的培养计划中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尚未被大多数计划设计者充分考虑。在大多数积极开展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校,参加全球治理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与其他课程的学生一样,接受相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学必修课程。至于选修课程,专为全球治理人才培训而设计的思政教育较为稀少。此外,除了在大学课程设置方面,思想政治学习的评估要求也相对较低。

第一,各高校可改进课程设置,并纳入专为参与全球治理青年培养计划的学生所设计的思想政治课程。全球治理人才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必修课可与其他学生的必修课区别开来,其重点落在对中西方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研究提供公正的指导。对于参加全球治理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来说,他们要学习大量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等知识,西方发达国家长期主导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是国际关系等学科的诞生地,对学科的研究方法、价值取向有着深远影响。

第二,专业课教师肩负起思想政治培养的责任。参与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专业课教师应该提升自己的政治敏感度,积极学习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和知识,建立起专业知识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融合关系。由于西方世界长期强大的影响力,对于教授全球治理等学科相关课程的教师来说,对西方价值体系的接触是直观而容易的;相反,对于中国现代和传统价值观的学习和运用机会则相对较少。因此,如果教师没有对中国文化的思政价值进行积极学习和额外研究的话,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就会变得浅显。全球治理人才的培养工作包含了大量教授学生有关国际事务和西方世界的知识和文化,一旦学生在课堂上受到了教师的不当引导或错误暗示,其后果不堪设想。由此可见,教师在思政方面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至关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国际治理专业教学需要教师不断自我要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如此才能更好地为培养合格的全球治理人才作出贡献。

2 重视学生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通过组织集体活动或学生领导活动,让思想政治教育自然地融入到学生的校园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有益的社会实践,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可以在各大节日和假日前的时间组织学生集体活动。以节庆为主题,同时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正确的影响和引导。

3 提升思想政治学习成果在学生学业中的地位

学校为全球治理人才培养计划开设思政课程的同时应该设置相应考试,以检测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水平,其结果应纳入毕业考核标准。此外,考核应对思政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考虑,不能一味将成绩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具体考核细则可由学校根据本校课程安排和学生特点进行研究,但要以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为基础。结合第一条有关课程设置的建议,大学可以综合考虑学生在思政方面必修课的考试成绩和课堂表现,以及选修课的学习时长和学分,以做出是否给予或以何种荣誉给予学生毕业资格的决定。一个优秀的全球治理人才,必须是一个在政治上上进、在思想上先进的人才。只有培养出自觉提升政治素养、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才是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工作的成功基石。

四 全球治理时代复合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路径

(一)发挥国际化合作特色,优化课程思政体系

1 创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把外语院校国际化背景优势,在非语言学院开设中外合作项目,引入国外先进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合作课程中,中外交流实现文化互通,将思想政治教育扎根课程,使学生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有助于全球治理人才的培养。

2 提供国际交流项目

鼓励学生自愿参加暑期夏令营、春季访学等国际交流项目,根据“2+2”“3+1”及海外实习等不同模式,选择大学某一段时间去国外进行交流学习,实现学分互抵。针对此类学生做好思想政治引导和教育,引导学生拥有爱国情怀的同时能够增强国际化视野,并将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

3 引进国外优质项目

根据学生具体需求,引入国外知名院校来中国进行项目合作,实现中外学生共同参与的交流项目。利用中外交流期间侧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中外文化在学生和老师交流中进行碰撞,同时在合作中实现全球治理人才培养要求,提升民族自豪感。

(二)提升辅导员综合技能,打造“一专多能”的思政团队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作为学生工作者,高校辅导员要平衡好教学和管理双重工作,不断完善职业技能,打造“一专多能”的思政团队,才能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帮助。

1 通过多样化培训提升辅导员职业技能

高校针对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提供培训机会,例如:礼仪培训、就业创业指导培训、应急处理能力培训等,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上有所突破。

2 重视辅导员教学职能

辅导员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突出了管理职能的占比,然而,辅导员“双肩挑”中教学职能常常被忽视。以外语院校中非语言专业辅导员为例,鼓励辅导员根据自身所学专业与思政相结合,开展“专业+思政”的特色课程,将课程思政结构优化,提升学生对辅导员专业认可度的同时,加强学生对自身专业的信心。

3 通过专业化实践带动辅导员科研水平

指导学生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挑战杯”等创新创业比赛,以及科研立项等研究项目,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带领团队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对大学生科研指导带动辅导员科研热情,同时在实践中提升辅导员科研水平。

(三)优化党团结构建设,实现“第二课堂”实践效果

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坚持“党建+思政”的教育模式,重视党员和团干部的重要作用,通过“第二课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1 在党支部建设中开展以思想引领为主题的党日活动

组织支部党员、积极分子、申请人等走出校门开展活动,通过参观、志愿服务、实习实践等方式实现“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例如:针对外语院校的非语言专业,组织学生利用“专业+外语”特色优势,走进社区进行红色宣讲、专业讲解等,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以爱国教育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

2 在团支部建设中把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

学生干部作为团支部领导者,关乎团支部成员的发展状况,组建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班委团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巧妙抓手。一是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岗位培训,通过第一课堂的综合类授课及第二课堂的实践配合,提升学生干部的基本能力。二是利用重要节点带领学生干部进行团建,在实践活动中增进团队意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三是鼓励学生干部在团支部建立“一帮一”体系,针对学习、生活及其他技能等方面开展帮扶活动,例如:团支部共同完成“青年大学习”,对个人层面提升团员意识,从团支部层面增强凝聚力和归属感,为团支部建设和管理打下基础。

3 在“第二课堂”中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

相比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涵盖了学生活动、实习实践、竞赛科研等更丰富的活动内容,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着更广阔更直接的平台,用好“第二课堂”就是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高校要充分利用好迎新季、毕业典礼、宿舍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吸引学生组织并参与进来,开展鲜明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开展实践学分课程,通过学生喜好选择感兴趣的课程主题,将原本碎片化的学习内容转入第一课堂,形成学习闭环,最终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校园归属感,实现校园文化建设。

(四)树立朋辈教育理念,推动毕业生就业创业实践

朋辈力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不容忽视,无论是学长学姐还是校友,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都有着更容易亲近和信任的特色优势,抓住朋辈力量间接开展教育活动更加高效高质。以发挥“校友”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为例,校友和毕业生两个群体有着特殊的亲切感,针对目前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及还不能确定的就业观,校友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职业教育效果。

1 搭建校友和毕业生的交流平台

一是开展“对话青春”校友经验分享主题活动。邀请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或较为突出的校友进校为毕业生开讲,例如:根据就业、考研、出国等不同方向开展主题讲座,以过来人的经验给予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方向提供思考和建议,帮助毕业生快速形成适合自己的就业观。二是参与职业规划课程指导。根据校友自身擅长领域,结合高校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教育平台,开展实践课程,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用校友经验带动毕业生求职就业动力。三是开展校友导师计划。按照“一对一”或“一对多”模式邀请校友作为毕业生导师提供培养教育工作,针对特定对象进行为期一年的就业跟踪,通过考察对象的就业观变化对校友导师进行评价,从而解决就业困难学生问题。

2 通过校友企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一是举办校友企业技能训练营。面对日益剧增的就业压力,通过校友企业内推、宣讲会等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针对有意愿的毕业生组织“企业开放日”活动,让毕业生对企业有直观了解后,选择参加校友企业在学校或企业组织的训练营,结业后实现毕业生和校友企业的双向选择。毕业生通过这一套完整的校友企业助力就业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困难和就业压力,减少了焦虑心理的出现。二是校友企业共建实习实践基地。校友企业根据工作主题提供课程合作,共建实验室,让毕业生在即将进入社会阶段提前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是思想政治数育中的重要一课。

综上所述,全球治理时代外语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校重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发挥国际化办学特色,尤其在外语院校管理中,抓住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专业+思政+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健全适合高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体系。

猜你喜欢
校友辅导员思政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校友风采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校友风采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