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兰考县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3-04-06 21:16郭佳怡
现代农机 2023年1期
关键词:兰考县文旅景区

郭佳怡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475000,河南开封)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发展乡村文旅产业可以为乡村产业、人才振兴带来机遇。近年来,我国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为有意愿投身乡村建设的人员提供平台和优惠政策。发展乡村文旅产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共同富裕,进一步改善靠天吃饭的低效状态,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为农村地区带来新的收入路径,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消费提出更高的要求,文旅产业的发展也日渐加快。预计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是农村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有效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面融合,拓展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空间。兰考县文旅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率、综合化发展,可以提升人民的文化幸福感。

1 发展现状

针对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文旅产业,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参考当地文旅产业研究的相关文献,并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研究,从文旅形式、基础设施、交通条件、资金条件、人才状况等几个关键要素来分析兰考县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现状。

1.1 交通条件对文旅产业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57.75%的人认为当地交通便利程度不够。兰考县的文旅产业发展主要在农村地区,部分道路上没有明显的标识,且多有崎岖道路,容易出现难以找到景点的问题。农村地区道路基础条件不足,尤其在临近居民区的景点,缺少集中的停车区域,产生“停车难”问题。大部分农村地区缺少对道路交通、交通工具停放方面的管理,日常的有效管理不足,容易导致交通杂乱无序,影响游客出行质量,降低人们去该地旅行的欲望,从而影响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

1.2 文旅项目较少,形式单一

通过调查发现,80.28%的人认为在选择文化旅游时,最看重景区特色项目,但当前兰考县文化旅游线路较为单一。焦裕禄纪念园是兰考文旅的主要景点,但游客旅游方式大多为旅游团形式。2008 年焦裕禄纪念园成为“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兰考县,兰考县被设立为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这是兰考文旅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在兰考红色旅游开发中,相关旅游资源整合不足,没有形成复合型的旅游产品,旅游景点少且分布散乱,缺乏真正留得住人、留得下消费的文旅产业,旅游线路没有足够吸引力和深厚底蕴。

1.3 基础设施不完善,文旅产业质量不高

调查显示,有86.38%的人认为在乡村文化旅游中基础设施非常重要,基础设施条件与游客的旅游体验感直接相关。兰考县乡村文旅产业发展过程中对基础设施不断进行完善,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差距,环境、安全保障、服务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都有所缺乏。部分地区环境条件不足,缺乏系统的环境设施建设;部分文旅项目建设历史悠久,缺乏检查修缮,安全设施不能达到标准,不能保障游客旅游中的安全,目前大部分文旅景区缺乏全面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文化资源的安全保障;服务设施落后、更新不及时,游客体验感较差。

2 存在问题

2.1 形式固化,缺乏深度开发

在当地文化深层挖掘、当地旅游资源联合建设、创新文化呈现形式三方面均存在不足。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的深层次挖掘不足,大部分景点注重硬实力、忽视软实力,只简单呈现出了名人事迹、历史事件,没有深层次挖掘出当地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缺少对相关旅游资源的联合建设,各个景点间的项目较为传统且内容存在重复,旅游景点分布散乱,容纳量小,与消费点结合差。没有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出文化底蕴,文化呈现形式单一传统,缺乏创新性项目,缺乏对科技手段的运用,没有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现出当地的文化价值,创新驱动力不足,管理人员思维固化,很难创新和突破。从宏观来看,文旅景点平平无奇,产品简单,缺乏吸引力。

2.2 资金短缺,文化旅游发展长期受到制约

资金方面主要在前期融资和后期运营中存在问题。在前期吸引资金方面,文旅产业具有建设时间周期长、投资需求量大、收益不能及时凸显等特征,与投资方的目标相违背,前期吸引资金压力比较大。当前各地文旅产业逐步兴起,在项目申请阶段争取政府的财政资金扶持就开始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在后期运营中,由于乡村文旅产业的特殊性质,消费点和卖点较少,很难从运营中盈利,再加上当前该地文旅产业的营销模式单一,内生资金困难。资金不足也会影响后期的宣传、设施完善、形式创新等方面。因此,要提升乡村文旅项目的知名度、增加人流量都面临较大困难。

2.3 人才匮乏,市场管理不够规范

人才匮乏使文化旅游持续发展明显受到较大阻力。首先,兰考县旅游规划、景区管理专业人才少,更缺乏深入游客、了解市场、会营销、会讲解的综合性人才。其次,当地的从业人员职业能力不强,大多数服务人员为当地的居民,缺乏系统的培训和管理。该地旅游业开发的时间不长,缺乏引入旅游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当地旅游行业服务人员的职业能力、对景区的基础了解程度、服务水平都还有提升空间。最后,文旅市场管理方面缺乏系统的、规范的管理制度,文旅产业的环境建设、市场的诚信建设等一些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仍然存在。

2.4 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能力有限

当地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环境、交通、安全保障、服务四方面设施建设的缺乏。农村地区的融资能力较差,政府财政扶持文旅产业建设的投入较少,导致大部分景区建设过程中资金不足,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完备的基础设施,许多景区的容纳量不能满足要求。首先是环境,大多数文旅产业所在地区的环境设施建设不完善,加之文旅产业的建设会加大环境保护的压力,对环境的监测管理投入不足,许多景点会出现脏乱差的现象。其次是交通,农村地区有许多文旅景点,交通设施不够完善,交通便利程度也相对不够。再次是安全保障方面,目前当地文旅景区的旅游安全管理缺乏完善的机制,包括景区设施和游客游览过程中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安全设施不到位,缺乏全面的安全保障措施会造成安全隐患。最后是旅游服务,由于当地文旅景区建设的更新速度较慢,早期的规划无法随时根据实时的旅游市场需求调整,导致一些原来设置的服务设施落后于当前的旅游市场。

3 发展对策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为了提高农村地区文旅项目的体验感,建设完备的基础设施是重中之重。兰考县要完善服务区域的客房、餐厅、厕所的标准化、特色化建设,结合当地环境,为旅客提供乡村生活的体验。科学有效地建设管理基础设施,兼顾其特色和环保。强化交通设施建设。交通是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兰考县在保持现有交通设施条件下,应设计建设更完善的满足乡村文旅产业需求的交通线路。提倡在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设计线路,在主要干道、路口设立指示牌及相关标识。同时,也需要完善线上信息服务系统,实时更新道路信息。

3.2 政府政策提供保障

政府需要在人才引进和建设资金两方面提供保障。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可以为兰考县的乡村文旅产业提供成功率更高、适应性更强的发展思路。当地可以通过实行人才就业的补贴政策,提高薪资水平、福利待遇。也可以与当地大学建立合作,提供大学生实习就业机会,培养、引进、留住专业人才。同时也要提高当地服务业人员的专项技能和服务意识,加强对旅游业相关从业人员的指导,提高其服务水平,给游客更好的体验。在文旅产业的招商引资方面,当地政府应适当放宽限制。对于新建设的优质的文旅产业,需要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资金补贴支持。

3.3 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好的环境是当地拓宽乡村文旅产业发展道路的基础。加大景区环境监管力度,着力保障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在此基础上,兰考县也可开展生态旅游项目,通过农产品采摘品尝、体验农产品培育、设立可住食的农家乐等形式,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生态资源充足的优势,兼顾发展生态旅游,培育新的文旅产业业态。建设完备的基础设施,确保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为旅客提供与城市差异化的乡村生活体验,提高农村地区文化旅游的体验感,延长游客的旅行时间。结合当地环境,建设特色化的民宿、打卡点吸引更多不同的人群。合理利用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建设种类丰富的先进特色体验设施,利用科技手段、先进设备展现出新时代乡村的乡风乡俗和文化底蕴。建设和运行当中更要注重科学有效的管理、使用基础设施,兼顾其特色和环保。

3.4 深挖红色文化资源

打造“黄”“红”“俗”“古”结合的模式,红色文化旅游、黄河文化及黄河景观旅游、生态旅游同步发展。兰考县黄河湾形成了优美的自然风景,可以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和黄河湿地资源,对其进行统筹开发建设,设置丰富的游客体验项目。兰考县可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根据不同的文化宣传点来打造多元化场景,通过服装、道具、化妆体验的方式,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当地文化习俗。兰考县涌现了近现代名人焦裕禄,古代名人张良、老子等,都是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可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立体再现名人事迹,带给游客沉浸式的体验。

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延长红色旅游产业链。兰考县应牢牢抓住焦裕禄精神,在此基础上宣传相关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当地的文化吸引力。线下可以打造相关的文化体验馆、以名人精神为核心的文创产品等,达到文化挖掘最大化。也要创新宣传方式,利用各种媒介来宣传当地的文化,把各种特色文化融入景区建设,形成可视、可听、可感的全方位文化体验。要通过开设游客剧本杀沉浸式体验、制作相关工艺品等活动,使游客深入了解当地文化,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3.5 加大宣传力度

(1)讲好民间故事,做好形象宣传。兰考县的焦裕禄精神内涵丰富,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中,讲好焦裕禄故事、做好形象宣传是一条关键思路。在发展文旅产业时,可以围绕焦裕禄精神设立相关体验馆,拍摄和播出名人事迹影片,打造以焦裕禄精神为核心的特色产品品牌等。同时,文旅产业要兼顾好线上线下的同步宣传,线下可以通过免费展览、开展体验活动、举办公益汇演比赛等形式吸引游客,也可以发动当地群众参与文旅产业,不仅促进当地的就业,增加就业机会,而且可以使他们自发地进行宣传。

(2)利用“互联网+”,宣扬红色文化。利用“互联网+”,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和提高宣传效率。首先增加在宣传方面的资金投入,寻求多种宣传路径,通过广告平台、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等多种线上平台进行宣传,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平台的宣传作用,开设社交平台的公众号。同时也要注重宣传形式,在不同的平台利用不同的形式,打造景区独具特色的形象,尤其注重文化的输出及文化和旅游的紧密结合,利用文化体验吸引人群。其次要注重线上互动功能,积极开通与游客交流联系的多方面渠道,可以通过小程序、公众号的形式,注意游客的建议和诉求并及时进行回应。也可通过适度开展当下流行的网络直播来宣传当地文化、文旅景区和特色产品,助力景区打响名气、打开销路。

猜你喜欢
兰考县文旅景区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兰考县
『摘牌』
“摘牌”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某景区留念
文旅照明的兴起
兰考县政协主席异地宣讲脱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