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过后,如何回归正常生活?

2023-04-07 14:00孟博冉
心理与健康 2023年4期
关键词:宜人神经质外向

孟博冉

随着最新防控措施的落实,陆续放开,以及通信行程卡的下线,三年的艰苦防疫终于接近尾声……

“抗疫”这三年,我们生活的各方面都受到了很大影响,有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全身心投入新生活,有人则害怕这样的突然转变,还有的人可能介于二者之间,对回归“正常生活”感到既兴奋又害怕。

人们之所以对回归“正常生活”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可能与不同的人格特质有关。

人格特质能影响个体的情绪水平

当人们面对某种事物时,会以自己的人格特质去进行甄别,同时做出积极或消极的心理反应,随之滋生出相应的情绪情感。可以说,情绪是由个体的人格特质在面对事物时创造或推动出来的,个体情绪的强弱也由个体人格特质所面对事物时产生的感受投射而定。

五大性格特质,又叫“五因素模型”或“大五人格模型”,是目前公认的比较全面的人格分析模型,通过大五人格量表进行测量。研究者发现大约有五种特质可以涵盖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它们分别是:

● 开放性

开放性用以描述一个人的认知风格。开放性高的人偏爱抽象思维,兴趣广泛,对经验持开放、探求的态度,容易被新颖的、非传统的、有艺术感的事物所吸引。

● 尽责性

尽责性用以描述一个人的责任心。尽责性高的个体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力和较高的延迟满足能力,表现为谨慎、缜密、讲究,与懒散、冲动、马虎相对。

● 外向性

外向性指的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积极投入程度。外向性高的个体,对人际互动的数量和密度有一定要求,喜欢他人陪伴,活力水平也较高,社交行为比较主动和积极,需要通过人际互动获得刺激与愉悦。

● 宜人性

宜人性指个体在合作与社会和谐性方面的差异。与人为善、富有同情心、信任他人、慷慨大方、乐于助人等,被视作高宜人性的表现。低宜人性则表现为孤僻、敌对、多疑、吝啬、愤世嫉俗、报复心强等。

● 神经质

神经质指个体体验消极情绪的倾向,体现个体的情感调节过程,反映个体体验消极情绪的倾向和情绪不稳定性。高神经质个体对外界刺激极为敏感,易有较多的心理压力,甚至出现病理性的反应,同时情绪调节能力较差,经常陷入不良情绪之中无法自拔。

如果个体的外向性较高、神经质较低,那么他往往能很快适应社交环境,擅长和他人建立社交关系,并能从人际互动中获得能量。“隔离”对这样的个体来说非常痛苦。这样的个体通常也具有很高的宜人性,希望自己的日程被各种社交活动排满。

相反,如果个体外向性较低、神经质较高,那么回到“抗疫”之前的生活对他而言反而是一种折磨。这不代表这样的人就是社恐、不渴望社交,而是与人交往容易让他感到筋疲力尽。“抗疫”这段时间,他摆脱了社交压力,拥有了更多的独处时间,回到之前的生活意味着社交压力卷土重来,他要花很长时间去调整和适应,所以对于回归“正常生活”就显得没那么兴奋了。

“抗疫”接近尾声,我们面临哪些焦虑?

生活中,大多数人可能具有的是一般水平的外向性和一般水平的神经质,

我们可以称之为“中间者”。中间者既可以独处,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社交行为,在“隔离”时不那么痛苦,在回归“正常生活”时也不那么抵触和害怕。那么,中间者就完全不会感到焦虑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除去人格特质的影响,我们每个人在“抗疫”的结尾阶段都要面临许多现实问题,诸如病毒的持续传播、需要一段时间重新适应社会、社会关系的重建,以及疫情造成的心理健康困扰等。

适应“抗疫”结束后的生活,对每个人都是一项挑战。

如何适应“抗疫”结束后的生活?

1利用人格特质中的“天赋”

我们通常会认为高神经质对于重新适应正常生活是不利的,实际上任何一种特质都具有两面性,关键在于个体是否善于利用其中的“天赋”。

比如说,高神经质者对外界刺激更为敏感,容易产生心理压力,但对于外界环境的高敏感度也有助于个体发现潜在的威胁,继而立即采取行动去规避风险。再比如,高尽责性决定了个体具备谨慎、细致、洞察力高的人格特质,那么在回归线下工作时,这样的个体更善于做出合理的工作计划,并且会为此勤奋努力,有所担当,更容易适应工作状态。

2练习自我关怀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格特质,在面临新变化时,照顾好自己都非常重要。

所谓自我关怀,指的是我们有意去做一些照顾我们心智、情绪以及身体健康的行为。首先,我们要尽量活得健康一些:骑行或步行上下班,有条件的可以健身;减少刺激性、成瘾性物质的摄入;尽量保持健康的作息,早睡早起。

其次,不要忽略情绪。如果你一整天都在忙着重新适应生活,忽略了自己的情绪,晚上睡觉时你很可能会失眠。我们要有意识地在白天给自己的情绪留些时间,并通过一些表达性或者创造性的活动将情绪释放出来,画画、跳舞、写日记、玩音乐都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自我友善。如果短时间内你无法重新适应生活,请不要责怪自己。要告诉自己,当下身边的人也都在适应当中,我不是唯一一个有这种困扰的人。要告诉自己,我的心灵身体都在修复中,我要给予自己足够的友善与关怀。

3让自己慢慢“暴露”

心理治疗中有一种“暴露疗法”,指讓病人暴露在各种不同的刺激性情境之中,使之逐渐耐受并能适应的一类治疗方法。

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疗法,“暴露”自己,做一些之前不敢做的事,比如拜访朋友、在餐厅吃饭、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商场购物……频率从每周一次,逐步增加到两次、三次,主动让自己暴露在公共环境当中,一件一件去做从前做过的事,渐渐的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不那么焦虑了。

如果你的焦虑和恐惧一直无法缓解,不妨去向心理治疗师求助。生活纵然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适应突然改变的生活就不是难事。

猜你喜欢
宜人神经质外向
神经质有九个表现
社区睦邻点的“宜人温度”
你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秋食养生 炖补宜人
寻根压力
此处宜人(精卒)
此处宜人(精卒)
神经质人格的神经生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