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心理应激,我们可以这样做

2023-04-07 14:27司书玲
心理与健康 2023年4期
关键词:作息突发事件公共卫生

司书玲

2020年伊始的新冠感染疫情是近年来公共卫生领域波及范围最广、涉及人数最多的一起突发事件。面对如此糟糕的突发事件,人们往往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由该事件引发的心理冲击,而处于心理应激的状态,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不适,甚至是心理障碍。而此刻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则显得尤为重要。

在心理应激阶段,人们一般会出现以下症状:

● 不愿意听到任何负面的消息,否则会出现情绪激动、烦躁不安、痛苦悲伤等情绪状态。有时也会因一句话而莫名生气,甚至是大发雷霆。

● 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无法集中,工作和学习效率变慢。

● 出门前反复洗手,喷洒消毒液体,戴双层口罩,甚至是戴护目镜等,每天花大量时间关注疫情消息。一旦有咳嗽、打喷嚏症状便感觉自己被感染了,从而变得惶恐不安。

● 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胸闷、头痛、失眠、便秘等身体症状。

那么,对于由诸如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心理应激,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建立理性认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人们面临的是巨大的不确定性,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和不稳定感,各种不良的情绪也随之产生。针对这种情况,要积极引导人们了解自己的各种情绪,鼓励与朋友、家人、同事等加强交流和沟通,在交流互動中释放和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另外,还要建立理性的认识,避免因偏信谣言而产生心理恐慌,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自己的影响。

树立良好的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

要对国家、对社会、对自己树立信心,相信突发事件终将过去,生活总会继续,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每一天的工作和学习。此外,也可以通过游戏、写日记等方式来消除自己的不良心理状态。

养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

要尽量保持之前的生活秩序,不能因疫情封控在家而自乱阵脚,扰乱了之前有规律的作息,这样会导致体内生物钟紊乱,从而影响身心健康。要尽可能地正常作息,一日三餐均衡饮食,还要保证每天有30-60分钟的运动。

培养业余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

生活不止是一种颜色,也不止是一种方式。我们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多添加一抹色彩,听音乐、唱歌、绘画、养绿植和小宠物等,给自己的心灵找一些寄托的场所,有事可做、有事可忙,生活才会丰富,人生才有意义。当你觉得人生有价值、有意义时,就会更加热爱生活!

总而言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心理应激可使个体感到痛苦异常,心理上难以承受,如果采用不合理的方式应对则会影响身心健康。只有对相关人员采用积极的心理干预,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其心理修复,步入正常的生活轨道。

猜你喜欢
作息突发事件公共卫生
爱心健康作息表
超级秀场 作息规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联合多元作息的激光雷达点云多核分类方法研究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