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跳动的文字,不是阅读障碍惹的祸?

2023-04-07 16:39陈景
心理与健康 2023年4期
关键词:小悦阅读障碍跳动

陈景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书香拂面,阅读陪伴我们成长。然而,阅读对有的人而言却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自然。

面对失控跳动的文字,我该何去何从?

小悦,高三学习时会无意识出现抠字眼和对句子段落计数的情况,后来会纠结某个字,比如会对带有“的”的句子进行断句。总感觉思维迟钝,难以理解,出现阅读一句话时一顿一顿的,刻意追求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快了还会不自觉地重复回看。甚至明明已经看过一遍了,会想出一句话的每个字,在脑海里还要按顺序逐字再展现一遍。

大一期间小悦症状有所缓解。近一年的时间里,她又开始感觉学习效率特别低,抠字眼和计字数也越来越频繁。伴有泛化症状,比如和别人说话后或看路边的标语后,会在脑海里重复说“字”的样子;阅读时,头脑里会浮现句中某些字的形状,形状还是动态扭曲跳动的。有时她还会出现呼吸急促、深呼吸频率加快的症状,控制不住时,全身发抖,感觉身体里有根线牵着全身在内部抖动。目前学习阅读有很大的障碍,对学习有强烈的畏惧恐慌感。以上是对小悦问诊后经她叙述的多年阅读强迫症状,面对失控跳动的文字,她该何去何从?

揭开迷纱,不是阅读障碍惹的祸!

阅读强迫患者群体以学生为主。上述的症状,涵盖了临床上大部分阅读强迫患者经历的初始症状、泛化症状和躯体化症状。

初始症状一般都是在某个重要应试学习阶段触发的,比如中高考、等级证书考试、期末排名考试、研究生考试等关键的考前时期。在这特殊的情境背景下,患者会在学习阅读时,对考试结果有着较高的预期,同时产生预期性的考前焦虑。过度的焦虑会让患者盲目追求考前高效的学习效率,以呈现症状的方式对学习方式进行过度修正,比如完美主义型的逐字逐句理解症状,反复确认型的重复回看或逐字顺序意象回放,失控型的字体动态扭曲节奏跳动,等等。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具体症状,不同症状的主题词都是“控制”。表面上看,患者是在控制不确定性的考试结果达到良好预期,这也是在接诊初期需要引导患者识别的;具体层面上看,患者退行到原始的学习状态,通过逐字逐句强化理解,以反复背记确保效果的方式控制阅读方式,过度的控制因反强迫导致泛化,字体闪烁跳动感觉失控,其间失控的程度都和控制的程度成正相关。

因此,咨询中需要让患者明白,症状的指向性意义是对阅读状态的控制。一句话概括,患者问题的本质不是阅读障碍,而是因为患者对学习结果抱有较高的期待,导致对学习效率的过度追求,引发对阅读状态的控制强迫。最后皆因应对策略失效或失控,形成反复控制的阅读强迫。

拓宽控制策略,从失控回归可控

既然患者对文字的控制具体指向学习状态的控制,最终是为学习结果服务的。咨询的方案也是围绕这个链条脉络展开的,下面结合小悦的临床咨询,分享咨询中的三个应对策略。

策略一:拓展阅读内容,消除对阅读障碍的恐慌认知。

很多阅读强迫患者很容易因症状泛化,对自己的学习阅读能力产生质疑,甚至担心是大脑某个理解功能区出现病变,加剧阅读强迫带来的继发恐慌感。接诊中,既要让患者认识到阅读强迫的主题词是控制,还要让患者对是否真的有阅读能力丧失的失控感进行正向验证。

临床上,可以让患者在休闲时段对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文进行阅读练习,检验是否出现复习时段触发的阅读强迫症状。当患者确认在这种状态下阅读没有触发症状后,可以安排在复习应试内容的时段在触发情形下交替阅读两种不同的学习内容。

策略二:拓宽控制渠道,主动赋予控制的意义,打开新的控制与学习的链接通道。

小悦症状中反复控制的载体是字句,咨询中要帮助患者打破强迫症状固化的控制形式,即丰富控制的方式和载体,主动赋予他们指向学习效率的控制意义,建立并拓宽新的多樣化的控制渠道,以患者可接纳的方式与学习关联起来。

比如,可以在阅读时转笔,赋予控制转笔动作瞬间阅读时强化记忆的感受,增加对学习效率增效的信心。包括抖腿、咳嗽、握拳等主动掌控的多样化行为,只要与增效的学习体验感链接捆绑,就能让患者对抠字眼和计字数等固化的控制模式产生松动。

策略三:“五分钟法则”策略,接续学习状态。

这个策略主要是用来应对字体失控跳动的泛化症状。首先引入对“五分钟法则”概念的理解,当一个学生在紧张投入学习或参加考试期间,突然有人喊他出来交待事情,或者有声响暂时干扰考试,学生需要预设五分钟的时间,处理当下的突发情况,也就意味着被迫打乱了阅读状态,在处理完毕的情境下,再回归接续之前的学习状态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如果患者在前期消除对阅读障碍的误解认知的基础上,认识到字体的失控跳动只是由于对文字过度控制后失控引起,本质是对阅读状态出现波动,当引起了情绪上的失控感时,就可以用“五分钟法则”的情景代入做如下感受:触发字体跳动时,就好比是有一个“文字跳动先生”喊他暂时中断学习并交待事情,只是打乱了他的学习状态,耽误五分钟就好,回来接续回归原先的学习状态投入学习。

在早期的实践中,可能这个“文字跳动先生”会比较烦人,会略微频繁地打扰患者,但只要保持对可被中断的学习状态持有可接纳、可接续的预设,“文字跳动先生”慢慢就不来频繁打搅他了,事实上在临床反馈中,是不需要五分钟的。在临床实践上,这种策略对和学习状态捆绑的声音强迫也同样适用。

个案咨询感悟分享

学习结果的好坏,取决于平时学习的点滴积累以及学习的技巧,而不是在焦虑状态下错赋于孩童时代的反复背记策略,也不是退行至逐字逐句的死记硬背原始方式,即便错失良好预期结果的时机,亦可重来,如果陷入阅读强迫中的“控制阵法”中,那么对学习阅读状态的理解会越“控”越偏,也将耽误更多的宝贵时间。以上的应对策略,有很强的实操性,但对不同阅读强迫诱因的患者仅供参考,希望有所启发,早就诊,早介入,早康复!

猜你喜欢
小悦阅读障碍跳动
明明的学习为何如此困难?
小学生阅读障碍的成因及矫正对策
跳动的音符
跳动的声音
学生阅读学习困难: 教师知多少?
咚,咚,咚,心脏在跳动
这样吵架,有趣又有爱
这样吵架,有趣又有爱
阅读障碍
打造稳定跳动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