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 用力 用情 守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责任田

2023-04-07 22:52李海玲王岳飞刘璐
心理与健康 2023年4期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心理

李海玲 王岳飞 刘璐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学生幸福安康和社会和谐发展。青岛科技大学坚定“以学生为中心”、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理念,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创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持续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 以生为本,预防为主,优化知识教育。学校自2018年起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32学时的必修课,经过几年变革,它已成为一门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课,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明显增强,心理健康素质持续提升。教学设计有温度,从8个自然班的大教学班逐步调整至2个自然班的小班化授课,注重案例分享和小组研讨,师生、生生互动热烈而温暖。近年来将新生班级团体辅导作为课程实践环节,轻松热络的氛围增强了学生的班级归属感。教学内容有深度,紧密围绕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核心开展,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学会理性面对挫折和困难。近几年着力拓展课程思政深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课程师资保障有力度。教师发展采用“一课多师”制,形成“教研室+督导师+授课教师”队伍形态;连续三年组织岗前培训、专题研讨、小组备课、比赛观摩等研讨活动近百场次,全方位提升教学技能,夯实知识教育育人主渠道作用。

● 遵循规律,守正创新,深化宣传引导。坚持“常年不断线,月月有重点”的工作思路,持续打造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体系。每年3月、5月、9月、10月分别开展“3·25 善爱我”—生命教育月、“5·25 我爱我”—心理健康月、“9·25 友爱我”—朋辈互助月以及“10·25 师爱我”—师生关爱月,以宣传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塑造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品质。2022年共开展教育活动68场次,开展影音、文字科普宣传63条,主题讲座 18场次。一些学生口耳相传的“热销”活动得以传承,如以班级为单位举办的手语操大赛、在寝室完成的宿舍恳谈会等,活跃了宿舍、班级氛围,增强了归属。探索“互联网+心理”服务模式,利用“三微一端”创设“解忧信箱”、“咨询师有话说”等专栏,给学生提供诉说心事、纾解压力的平台,全年回复有效信件69封,极大拓宽了学生求助途径,提升学生生活满意度。

● 分类推进,综合施策,规范咨询服务。健全心理咨询的值班、预约、转介、重点反馈等制度,通过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疫情期间,开通文字咨询和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切实解决各类突发应激状况。为保障咨询服务质量,自2020年启动专兼职咨询师、朋辈辅导员成长计划,进行专题培训、案例督导等200余学时。

● “三全”育人,协调联动,抓实预防干预。坚持预防为主,不断优化心理测评工作。自2020年确保一年两轮次全覆盖的心理健康素质测评,多维度设计测评工具,织密心理健康防护网。测评完成后,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动态更新危机管理数据,实现对心理危机学生的全方位闭环服务。坚持整合力量,构建家校社协同干预机制。校内出台《青岛科技大“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实施细则》《青岛科技大学心理危机学生结对帮扶工作机制》,扎实落实学院领导班子、辅导员、学生骨干等对心理危机学生的结对帮扶。危机管理实行“周总结、月汇报”制度,学院每周分析研判、心理中心每月汇总跟踪轨迹并呈送分管校领导审阅,目前累计已完成简报86期。校外完善家校社沟通反馈机制。通过集中组织“家长心讲堂”以及辅导员与家长单线反馈,开拓家校沟通路径,共同做好学生的危机识别和干预。畅通学校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5家医疗机构的危机转介绿色通道,避免因心理问题恶化引发校园安全事件。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 坚持专、兼、聘相结合,配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发展、学生心理发展意识的觉醒,都对心理工作队伍提出挑战。学校主动谋划、守正创新,面向全校发布招募令和主动调研挖掘,先后吸纳17名业务课教师参与到教学、咨询中来,阶段性解决了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发展需求和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困境。

◆ 健全培训培养体系,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为解决信息捕获和抓取能力不足、应急反应和联动不灵敏、帮扶引导不够精准等问题,学校依托辅导员“强基计划”、咨询师“月享會”、授课教师“优师计划”以及朋辈小屋项目,对心理健康教育“主力军”完成规定学时的专业系统培训,力促“学生乐学——自我调节能力提升、队伍有力——全员及时发现和早期干预能力提升”良好局面的形成。组织编写《辅导员危机预防干预操作手册》,成为辅导员开展谈心谈话、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的“活地图”。

◆ 加强应用研究,提高工作效能。心理中心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数理学院开展实证研究,推动心理工作科学、规范开展。如预实验发现归属感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后,自2020年对大一新生开展由辅导员带领的班级团辅,师生均反馈对班级凝聚力大有裨益;接下来将在积极青少年发展观视角下开展相关研究探索,为构建能促进所有大学生积极发展的校园环境而努力。

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

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校历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在规划编制、工作实施、经费保障等方面集聚资源、整合力量,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稳步发展。相继出台《青岛科技大学疫情防控心理疏导组应急工作预案》《青岛科技大学咨询师管理办法》,落实落细全员育人工作机制。

强化经费保障。学校在年度预算中统筹各类资金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础经费,并视情建立增长机制,较好保障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二级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督导考评制度,出台《青岛科技大学心理工作站考核体系》,将心理育人工作成效作为学生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细化考核指标,明确基础工作占比,把“软指标”变为“硬约束”,提高学院工作质效。

猜你喜欢
辅导员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心理感受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