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3-05-05 12:48汪玲祁恩耀宋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布比小剂量卡因

汪玲,祁恩耀,宋瑶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生理功能弱化,激素分泌异常,尤其女性绝经后体内多种激素发生变化,可导致骨转换加速,骨量丢失严重,进而增加骨折风险[1-2]。对老年骨折患者,临床多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但由于患者身体素质差,且普遍合并较多基础疾病,麻醉耐受能力差,术中易出现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且术后伴随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上升,手术风险很高,故有必要探讨更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案[3]。腰硬联合麻醉属临床常用麻醉方法,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应用广泛,麻醉效果较好,布比卡因则属腰硬联合麻醉中常用局部麻醉药物,但临床经验证实,常规大剂量用药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较大影响,且不良反应较多,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近年来研究指出,老年患者采用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也可取得与大剂量麻醉相当的效果,但相关研究成果仍然较少。本研究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6月于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入院治疗的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61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1)和对照组(n=30)。研究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60~75(65.12±3.20)岁;体质指数19.1~24.6(21.95±4.90)kg/m2。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61~78(68.33±3.29)岁;体质指数18.8~24.8(21.25±5.09)kg/m2。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下肢骨发生损伤且符合手术治疗指征;(3)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1)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患者;(2)智力障碍或精神疾病患者;(3)对本次研究用药有过敏反应患者;(4)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患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室后均开放外周静脉,维持低浓度吸氧,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照组予大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健侧卧位,腰3~4椎间隙穿刺,成功后注射0.75%布比卡因(芜湖康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5 ml,使用床旁监护仪(型号:日本光电BSM-6501C)进行监测,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研究组予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注射0.75%布比卡因1 ml,具体给药操作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麻醉效果:比较2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及肌松效果满意率。均从麻醉阻滞时开始计时,每分钟测试术区状态,如出现感觉异常(冷觉减退、痛觉减退),则提示阻滞起效;无疼痛则为阻滞完善;肌松是否满意由外科医师根据患者术中反应评价。(2)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2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心率、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及血氧饱和度,直接读取心电监护仪数值,麻醉前时间节点为入室连接心电监护仪时,麻醉后数值取阻滞完善时。(3)血清炎性反应指标:记录2组患者手术前后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集患者手术前后空腹静脉血3 ml,预处理分离血清后,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IL-6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水平。(4)不良反应:比较2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头痛及寒战等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 麻醉效果比较 2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及肌松效果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例(%)]

2.2 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麻醉前,2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2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麻醉前降低,但研究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患者麻醉前后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2.3 血清炎性反应指标比较 手术前,2组患者IL-6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组患者IL-6及TNF-α水平均上升,但研究组患者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血清炎性反应指标比较

2.4 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90% vs. 40.00%,χ2=5.785,P=0.016),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使机体各脏器出现退行性改变,机能细胞减少或萎缩,贮备能力和代偿应激能力降低,加上某些疾病本身伴发其他疾病,使老年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较低、风险较大[4]。下肢骨科手术的常用麻醉有包括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及全麻气管插管麻醉等,其中全麻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缓慢,常需呼吸支持,硬膜外麻醉常出现阻滞不完善、止血带疼痛等情况[5]。腰硬联合麻醉成为下肢骨科手术较常用的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是指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方法,既发挥蛛网膜下腔阻滞起效时间快、阻滞效果好的优点,又具有硬膜外阻滞维持时间长、术后镇痛的优势[6-7]。腰硬联合麻醉使用较小剂量药物就可达到理想效果,神经阻滞效果较完善,促进肌肉松弛,且该麻醉方法较少受其他因素的限制,一般情况下只需给药1次,可发挥较长时间的麻醉作用[8]。布比卡因是酰胺类长效局部麻醉药物,一般在给药5~10 min后发挥药效,可维持3~6 h或更长时间的麻醉效果,麻醉时间是盐酸利多卡因的2~3倍[9]。布比卡因对机体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对组织无刺激性,不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而且对β受体有明显的阻断作用,无明显的快速耐受性。研究显示,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可获得较好麻醉效果,安全性较高[10]。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及肌松效果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小剂量布比卡因麻醉也可起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原因为腰硬联合麻醉阻滞完全,较小的麻醉剂量即可起到理想的麻醉效果,故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在小剂量麻醉下也有与大剂量相当的麻醉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麻醉后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较麻醉前均降低,对照组患者麻醉后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研究组,说明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更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谢晓阳[11]研究显示,2组患者麻醉结束后、手术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麻醉前,且对照组同一时间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也证实该方案对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后研究组患者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有利于减轻机体炎性反应,这对于减少患者术后感染风险有一定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小剂量布比卡因麻醉安全性更高。孙业赞[12]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予以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2%,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该方案的安全性。原因为小剂量布比卡因阻滞平面低,更易控制,对机体循环的影响更小,且随着剂量的降低,不良反应也会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麻醉效果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更小,术后不良反应少,且炎性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布比小剂量卡因
小剂量激素治疗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
小剂量辐射比格犬模型的初步研究
VPA-906A型全自动小剂量包装机
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