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育儿中的身份转变

2023-05-22 06:22秦旭芳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养家育儿研究者

秦旭芳

父亲不仅是家庭的顶梁柱,也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精神依靠,更是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家庭教育促进法》《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的颁布和出台,强调了儿童为本的育儿理念,明确了家庭的教育责任,提出家长应该对儿童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发挥影响、引导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父亲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从传统的“养家者”转为孩子成长的陪伴者以及儿童研究者。

以往父亲的角色多为“养家者”,主要任务是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质量,对孩子的陪伴较少,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孩子内心和情感的需要。就算偶尔陪伴在孩子身边,参与各种育儿活动,也只是“身体在场”,情感投入不足,跟孩子互動的时间少、质量低。这些不但有碍于完整亲子关系的建立,也不利于和谐家庭文化氛围的形成,更容易让父亲沦为家庭生活的“边缘人”。

作为父亲,一种理想的状态是:亲历孩子的成长并深度参与。比如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游戏;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协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等等。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父亲的高质量参与对孩子的社会适应与亲社会行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得孩子能更多地表现出勇敢、自信、意志坚强等良好的人格品质,对生命和生活充满激情,在逆境中更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适应能力,而这些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父亲还可将孩子的成长过程记录下来——无论是孩子的闪光点还是期盼,都是值得记录的内容,而且多多少少都能折射出他们未来的样子。图文并茂地将孩子成长中的一个个鲜活、灵动的事件记录下来,坚持每半年回顾一次,甚至写一份成长报告,这种坚持是父母给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礼物,也是一位父亲从“自然父亲”逐渐成长为“社会父亲”所递交的一份答卷。

此外,父亲还应当抛下权威,倾听孩子的想法,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不断反思,以开放的态度与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诸多老师、其他家长和教育专家等进行讨论与沟通,进而修正自己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还可以关注孩子的兴趣点,把丰富的生活智慧和人生阅历传授给孩子,从而为其提供一种良性、有益的生长环境。此时,父亲的角色也从陪伴者向研究者转变:不仅作为“局内人”深度了解和理解孩子,又站在“局外人”的立场客观地进行记录、评价与分析,从而支持孩子的成长。

成长是相互的,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父亲转换自己的身份角色,更加投入地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陪伴者、研究者和行动者,助力孩子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养家育儿研究者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理想与现实
老公不疼孩子不顾家怎么办?
偷偷摸摸育儿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破产千万富翁卖包子养家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育儿神器
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