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哭不闹,轻松如厕

2023-05-22 01:01杨雪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尿裤子熊宝宝大小便

杨雪

案例中提到,托班中有部分孩子对如厕表现出恐惧,一旦如厕时没有尿不湿就会哭闹,甚至偷偷躲起来随地大、小便等。我认为这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孩子控制大小便的能力还沒有发育成熟,导致不能及时上厕所,或是不能及时感知排便信号,而便后才发现自己已经解便了。二是结合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可知2~3岁的孩子正处于自主对羞愧阶段。一方面,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人,并且他们渴望自己独立做事或者作决定;而另一方面,在解便的过程中因为裤子被尿湿,他们又不得不需要成人的帮助,因此容易产生羞愧感,有了偷偷躲起来解便的行为。

针对以上分析的原因,我们可采取如下策略。

1.创设适宜的物质环境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合适的便盆。比如便盆上有孩子喜爱的卡通形象,或者便盆也是小车,孩子解便后能开着小车到处玩,这些都可以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如厕排便。

其次,针对孩子控制大小便的能力还未发育成熟的特点,我们可把便盆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当孩子有排便需求时,能第一时间解便,从而避免尿裤子等行为。

2.提供情感支持的心理环境

在孩子解便成功后,成人应及时鼓励。比如:“我发现你能自己去厕所尿尿了,我真为你感到开心!”而在孩子尿裤子时,成人应该及时保护他们的自尊和隐私,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引导他们下次如何更好地自我服务上。当幼儿起身提裤子时,为其提供选择:“你想让我帮你穿,还是自己穿?”在孩子自己穿上裤子后及时表扬,让其感受到独立做事的成就感。

3.提供适宜的绘本支持

在孩子进行如厕训练期间,还可以提供适宜的主题绘本,让他们感受到排便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比如在“小熊宝宝”系列绘本《拉??》中,孩子们可以跟着小熊宝宝敲开厕所门,从而看到不同的动物都在拉??。而后,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感受拉??的乐趣,也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愿意如厕。

4.树立榜样,强化可取的行为

维果茨基和班杜拉都强调,榜样模仿是个体促进认知发展的重要方式,人们据此建构、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所以,我们可以在班级里树立如厕的榜样,帮助孩子养成按时如厕的好习惯。比如在某个孩子主动如厕后及时表扬并请其分享自己的如厕感受和做法,鼓励那些对如厕有抵触的孩子能够用适宜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如厕需求等。相信在教师充满爱意的适时引导下,孩子们一定能逐步养成不哭不闹、轻松如厕的好习惯。

猜你喜欢
尿裤子熊宝宝大小便
量变到质变
赖床的熊宝宝
来不及了
安寝一老年人自动排便处理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多想想人生的八九十岁
入厕也开心,爸妈都放心
罚款告示(大家拍世界)
在熊的家里
尿裤子
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