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活动优化策略

2023-05-22 06:22陈忠宇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数字幼儿园游戏

陈忠宇

课程游戏化项目是近些年江苏省从全面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角度出发设立的教育改革项目。课程游戏化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如:把课程游戏化误解为把幼儿园的所有活动都变成游戏,教师的工作就是组织各种游戏活动,等等。对于这些误区,虞永平教授指出:“课程游戏化不是用游戏去替代其他课程实施活动。课程实施的途径有很多,所谓课程游戏化不是把幼儿园所有活动都变为游戏,而是确保基本的游戏活动时间,同时把游戏的理念、游戏的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中。”由此可见,课程游戏化强调的是游戏活动时间的确保以及游戏精神的彰显,让各种活动更适合幼儿的需要,也更有趣味。

幼儿园数学活动专业性强,部分幼儿园仍存在“小学化”的倾向,如教授的内容大大超出了幼儿应该掌握的范围,教授的方式仍然以讲解的方式为主,幼儿在数学区书写大量重复的习题。这些都是违背课程游戏化精神的行为,未能将游戏精神融入幼儿的数学活动,不利于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深入学习了課程游戏化精神之后,我们积极改变教育观念,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游戏化的教学素材开发等多个方式,优化幼儿园数学活动。

一、创设趣味性的数学学习环境

教师应积极创设适宜幼儿数学学习的情境,从而激发幼儿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如在大班数学节活动中,教师借助于数字地毯、数字卡片、数字磁铁、数字贴等材料,将教室装扮成可爱的游戏场所,幼儿走进班级就是走进了数学游戏场所,浓厚的数学游戏氛围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究数学的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要事先准备丰富、有趣的数学材料,让幼儿有新鲜感,持续产生数学学习兴趣。如跳舞毯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材料,教师结合大班幼儿的数学教学目标,制作了数字跳舞毯。教师将跳舞毯细分为12宫格,贴上相应的数字,并让幼儿根据游戏规则在数字跳舞毯上完成游戏。幼儿对此非常感兴趣,积极投入,并在游戏过程中掌握了一一对应的数学知识。

二、挖掘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素材

教师根据课程游戏化的精神,结合幼儿数学学习的目标,积极挖掘充满趣味的幼儿数学学习素材,从而丰富幼儿数学学习的内容。在挖掘幼儿数学学习素材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选取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和游戏方式,这更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比如:建房子是幼儿常见的生活场景。教师根据这一情况,开发了“小小建筑师”的数字游戏,要求幼儿根据所抽出的图片数字以及形状自主搭建房子。这一游戏是对建房子的抽象反映,既有利于加强幼儿对数字的认知,又能够在自主搭建中提升幼儿的创新意识。

三、采取游戏化的数学教学方式

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数学的奥秘,培养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比如:在中五班的“蛋塔”活动中,教师并未采取讲授式的教学方式,而是采取小组操作的方式,将不同的数字图形发给幼儿,让幼儿自主设计不同造型的“蛋塔”。幼儿在小组操作的过程中,不仅接触了简单的数字,还通过同伴之间的讨论交流,了解了他人的想法,做出更有创意的“蛋塔”。

猜你喜欢
数字幼儿园游戏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答数字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数字看G20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