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教学课堂效率提升的有效策略

2023-05-26 07:19左改玲
家长·下 2023年4期
关键词:效率班主任教学模式

左改玲

“得分者得天下”是教育界的一贯说法,但是由于中国教育依旧处于应试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重视程度等方面的旧有模式造成小学教学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发展能力相对也比较低下。数学是研究空间形成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对拓展学生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帮助更是不言而喻,并且贯穿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它学习和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班主任教学活动是学生的学与班主任的教相互融合的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班主任教学课堂效率的研究背景,分析影响教学课堂效率的不良表现,最终得出改变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小学班主任教学课堂效率的研究背景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的速度都较快,思维能力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每个学生对事物的感悟和兴趣都不尽相同,故而在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也参差不齐。作为班主任应重视每一节课,无论课前、课中和课后,都应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所学知识,提升课堂效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班主任也应该不断学习和研究相关领域或有用的知识,和学生平等沟通,对旧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仍旧存在课堂效率不高的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班主任重难点把握不恰当,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或班主任课堂的“独角戏”现象过于明显,平时上课时间或课余时间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等。

小学生的自觉性还不够高,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强,这就需要班主任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约束和管理。提高小学课堂效率一方面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学习,降低的作业程度来实现。同时加强对传统带班模式和目前存在的教学状态的反思,从班主任角度和学生角度出发,再延展到学习和生活方面。本文切实分析小学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所在,然后适当地提出几种比较新颖的方法,以此来改善课堂效率,改善部分班主任“固步自封”的带班教学模式,提倡班主任接受新事物,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教师应完善教学设计,明确课堂目标,做好学生工作,脱离题海战术的学习模式,使学习变得有意义,避免学生出现机械学习的误区。就目前而言,应试教育依旧在我国教育界占据重大的地位,虽然我国教育部门已经明确要给学生减负,但效果甚微,甚至还出现了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比如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辅导班等。中国有句古话叫“对症下药”,也就是说只有找到病因才能及时准确地解决相关问题。同样,针对目前小学课堂效率低下的现象而言也需要先究其原因,才能作出适当的改变。

二、当前小学班主任教学课堂效率的不良表现

(一)过于依赖以往的教学经验

有效地传授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永远都是小学教育的核心任务。但是我国将国外成熟理论照搬操作,忽视了国内实际情况,例如过于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训练,这样的授课模式在中国教育国情下必然会造成课堂效率低下的局面。虽然国外成功的案例不少,但不假思索地照搬是造成小学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由于过度依赖国外的理论却忽视国内外教学的差距和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形成“钥匙不对孔”现象,不顾学生接受与否,只顾将外国教学理念强加在学生身上,可实际教学成果却达不到理想的三分之一。

(二)教学方法缺乏有效变通

目前部分班主任依旧保持传统思想,根据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进行授课,不愿进行创新和改造,存在故步自封的现象,导致课堂不是班主任的自我表演就是学生的自习,完全将学生从主导的地位上脱离。不考虑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自顾地给学生强加知识,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课堂效率也受到很大影响。随着国家对教育政策的改革,部分班主任仍然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并以此为重点目标进行教学设计,还按照以前的“班主任主导”教学模式,希望依靠传统的题海战术来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

(三)班主任课堂管理教学方式缺乏个性化

部分班主任旨在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模式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在备课的过程中,通常只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粗略的分工,并未对教学内容进一步地挖掘和思索,只“教”不“展”,没有深入挖掘,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照搬以前的教学模式或者其他班主任的已有的教学模式,未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案,缺乏实践性。一部分班主任会忽略“备教法”和“备学生”两个环节,一味地靠自己固有的教学经验和成功教学案例,不反思,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或忽略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难度进一步加大,也使学生难以接受,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或出现对课本内容不熟悉的情况,对课本内容分析不到位,出现“本末倒置”的教学错误。例如在讲授“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步骤”这部分内容时,部分班主任依旧将课堂重心放在解方程上而不是如何解上,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不扎实。

三、优化班主任教学课堂效率的可行性路径

课堂教学高效率应该包括担当引导者角色的班主任,担任主角的学生和两者之间交流的教学过程,三者缺一不可,同时也包括学习环境、课堂气氛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班主任要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多与其他班主任交流经验和讨论,相互学习,相互进步。尽可能将学习的新东西与自己原有的教学经验融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特点。

(一)建立班主任课堂管理的群联模式

随着时代变迁,我们的教学模式也应随之发生改变。现如今手机成为人们普遍交流的工具,例如QQ群或者微信群,这些群的建立也为人们提供一定的便利。据此,本文设计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称之为群联模式:首先,班主任要对授课内容十分熟并且安排好课时内容,并且创立班上的学习微信群;其次,利用录制小视频的方法录制一个学习内容大纲,明确学习目的、要求和重难点;然后,由家长和学生共同观看,对相关内容进行预习,并在群里及时反馈预习信息;最后,班主任可以根据家长在群里反映的情况,提早对教学的侧重点进行修改,之后对授课内容安排相应调整。群联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预习的盲目性和班主任授課的缺乏针对性,大大增加了教学的厚度。班主任根据群里的反馈消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更深的了解,这为班主任更好地安排和调整授课内容提供更为有效的依据。再者,群联模式也在某种程度上,让家长也参与进孩子的学习过程,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起到监督作用。总的来说,群联模式更好地拉近了班主任、学生与家长三者之间的距离。另外,家长们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生活心得等,这样可以创设和谐氛围,共同参与孩子的学习成长。

(二)在班级管理中适当使用混合式教学

线上模式是指在群联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翻转课堂和微课的网络教学形式进行教学。翻转课堂最大限度将课堂归还给学生本身,班主任变成真正的“指路人”,由学生掌控学习,使学习气氛变得不再压抑和单一,也可以随时暂停或者后退,及时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如何“自学”,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而翻转课堂也让家长能对孩子全面了解;微课属于翻转课堂的一部分,时长一般控制在五到十分钟之间,微课的最大优点在于放大并且细化某个知识点,使学生更好学习或者自我选择知识点进行针对性学习,这也提高了班主任的理解、拓展和总结能力。线下模式则指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中检验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如何,根据线下模式的结论适当调整线上模式的内容。两种模式相互配合,创设新型的授课环境和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好奇心旺盛的阶段,这样的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让家长参与,切实了解孩子学习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班主任的教学负担。最后的期末考试,学生也可以选择性回看教学视频,及时查漏补缺,做到有针对性复习,避免学生不懂如何复习,不知所措,焦虑的现象。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课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且逐步取代传统课堂,但却不会完全取代掉传统的授课模式,故此班主任不能顾此失彼,应该将两者融会贯通,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取二者的长处融合在一起,打造新颖课堂。多媒体教学课堂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多媒体的使用确实能使班主任的授课形式变得新颖,特别是对小学班主任而言,更是降低了授课难度。但是上课仅靠多媒体教具的使用也是不对的。PPT的一闪而过就是多媒体教具最大的弊端,因为学生无法在上课过程中及时回顾新知,不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因此要两种模式混合使用,将多媒体的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和轻易展现抽象概念的优点与“粉笔+书本”模式的及时能回顾新知,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的优点结合起来。

(三)强化班主任自身技能做好授课重难点的分布

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有效提问,适时启发学生。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师生交流大部分都是依靠互相提问来进行的,精心的提问可以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引导他们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创新。班主任可以将重难点划分成环环相扣的问题,由易到难,使学生逐步理解,以此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结果。

通过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充分使学生认识所学知识的概念和特点,以此来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上,班主任提出的问题必须带有含金量,这样才能使教学顺利进行下去且不会浪费时间。

教学设计是班主任进行授课前必须开展的准备工作,班主任要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教学內容的重难点,设想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反应以及分析自身的能力程度,最后大概对整个设计过程作出预想判断。教学设计相当于班主任进行授课的流程表,班主任授课依据教学设计就能较好地把控整个课堂节奏。教学设计是课堂的灵魂所在,一堂课是否出彩主要在于班主任的教学设计是否有突出或者新奇的地方,比如将传统的授课模式和翻转课堂模式相结合。

如今的教学课堂都建议班主任采用“精讲精练”的教学方法。所谓“精讲”就是指班主任在讲课过程中,把握中心内容并且用简洁明了和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引导学生探索教材的本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班主任的讲解旨在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解答学生疑惑,传授学习方法;而“精练”就是让班主任把课堂充分归还给学生,抛弃传统“一枝独秀”的授课方法,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思考,让学生有空间和时间去主动探索知识的奥秘。班主任在讲解过程时应注重重难点的解释,练的过程应避免不必要的练习,设置少量但精炼的题目。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便会使课堂效率大幅提升。在进行正常授课引入的时候,班主任可以利用课堂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在讲课过程中,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以轻松、幽默的口吻讲解也是一种提高效率的方法;课余时间,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趣味比赛,小周报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思想世界。

四、结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心理成长的发展阶段期,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要摒弃“以分数作为评判学生成绩好坏的标准”的观念,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地方,班主任应该呵护他们快乐成长,而非剪去他们创新枝丫。对学习较好的学生要鼓励,劝勉他们保持和沉稳,避免骄纵;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则鼓励,劝勉他们继续努力,不怕失败,避免自卑。当然,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远远不止文中指出的这几种,比如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班风对学生心理的影响等。同样,提升课堂效率的方法也不止文中提及的几种。但是总归要结合实际,仔细分析小学生和教材的特点等,这都是提升效率的关键所在。

猜你喜欢
效率班主任教学模式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跟踪导练(一)2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