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故事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2023-05-26 10:40赵岷娟
家长·下 2023年4期
关键词:守纪王二小观念

赵岷娟

幼儿园是对外界事物认知形成的重要启蒙阶段,在幼儿园阶段科學设计幼儿的德育计划,对幼儿的一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园课程故事是一种以故事的形式,通过揭示故事背后的意义对幼儿进行有计划的教导,在课程故事的教学模式中渗透德育对于培养幼儿的品德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一、幼儿园课程故事教学渗透德育的意义

课程故事教学是近些年来在幼儿园逐渐兴起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讲故事的途径达到教学目的,是一种互动性强、激趣能力强的可行性教学实践方法。根据不同的情境教师可以采用不同风格的故事教学,这种灵活度高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可以有效地开展幼儿园德育。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认知世界的开始,这时的幼儿就像一张白纸,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易被外界言语与行为所影响,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德育是有必要意义的,要通过德育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我国自古以来都很重视下一代的德育,历史中为人尊崇的君子也会对德行高尚之人予以赞扬与崇拜,延续到中国现代的教学中也应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颁发的新课程标准政策强调了德育在整体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并且,德育越早渗透越好,从幼儿抓起,在幼儿开始接触外界世界的初始阶段就为幼儿树立良好的道德准则,引领幼儿成长为品德高尚、素质修养高的人才。做好下一代的德育有助于提高我国国民未来的整体道德素质,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中国社会。

心理学研究发现,幼儿阶段是培养一个人道德行为规范与思想素质准则的最佳时段。由此可见,德育是学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品质教育所带来的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是幼儿自身未来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幼儿将受益一生。基于幼儿喜欢听故事的天性特征,采用课程故事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吸引幼儿的兴趣。在众多的课程故事篇目中,选择合适的篇目来进行幼儿园阶段的德育,带领幼儿感悟课程故事中的德育观念,改变传统德育中灌输式教学理念,从幼儿的兴趣与爱好出发,采用更加科学的感悟式教学策略,分析每个幼儿不同的性格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幼儿园德育,在多元化的课程故事中渗透德育,从小培养幼儿的德育观念与三观体系,使其终身受益。

二、幼儿园课程故事教学渗透德育的途径

在幼儿园阶段的课程故事教学环节中渗透德育并不是简单一句口号,而是要切实地进行科学规划,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优化教学策略,以便能够更好地在幼儿园的课程故事教学中对幼儿进行高效的德育。幼儿园阶段的德育主要包括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观念、劳动教育以及文明守纪等道德品质教育,通过课程故事的教学模式开展德育,培养全方面的优秀人才。

(一)爱国主义情怀德育

近些年来,由于互联网领域的飞速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愈发加快、加深,导致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了太多的外来文化,淡化了对本国文化的认知与热爱。以往的理念中,部分幼儿教师或者家长可能会认为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尚小,没有必要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展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这种错误的观念可能会导致孩子在外来文化先入为主的情况下影响孩子更好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也就错过了幼儿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时期。

在幼儿园的课程故事教学环节中开展培养幼儿爱国主义情怀的德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单纯地开展幼儿园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生硬的说教以及空洞乏味的灌输并不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忽略了幼儿的喜欢听故事的心理特征。而在课程故事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的方式,将幼儿的情感体验考虑进去,使得德育的过程更加趣味盎然,幼儿可以在故事中学习,在故事中感悟,在故事中成长。

爱国主义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幼儿而言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并不是一句简单的“我爱祖国”就能够切实感受爱国情怀的,这种简单的口号对于幼儿而言不能帮助其深刻理解含义,而是要通过具体的课程故事,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幼儿才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力体会故事背后的爱国情怀。例如,教师在开展爱国主义情怀德育时,可以采用幼儿能够理解的,并且可能会感兴趣的课程故事来进行德育。经典爱国故事《王二小》就是一篇很好的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素材,讲的是在抗战期间,有一名叫王二小的少年,他的家乡是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经常遭受日本鬼子的搜刮与侵害,此时,王二小还仅仅是一个孩子,却能够勇敢地参与到抗战队伍中来。王二小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为八路军放哨。有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结果却在山里迷了路,就让正在放牛的王二小给他们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给日本鬼子带路,实则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们,就把日本鬼子带到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直到四面八方突然响起枪声,日本鬼子们这才知道他们上了当,气急败坏地用枪杀死了王二小。就这样,勇敢机智的王二小牺牲了,八路军叔叔们得知王二小遇害非常愤怒,从山坡上冲了下来,只听砰砰几声,日本鬼子们就粉身碎骨了,为小英雄王二小报了仇。王二小虽然还是个孩子,却拥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以及爱国情怀,是现代幼儿学习的榜样。

在这样的课程故事中,幼儿可以从中心人物以及主要情节中体会先辈的伟大,与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会敬畏先辈,珍惜现有生活,从先辈的身上体会爱国精神,在故事中感悟爱国主义情怀。

(二)集体观念德育

人类的天性是群体生活动物,在社会生活中,集体是个很重要的概念,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离不开集体。因此,集体观念的培养也是帮助幼儿接受日后的学习教育、走向社会工作的重要课程。一个人具备良好的集体意识,树立集体观念以及大局意识,提高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的自觉性,遇事考虑全局,考虑集体利益,有助于个人以及社会的蓬勃发展。

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引导幼儿积极维护集体荣誉树立集体意识,只有每个人都热爱集体,那么这个集体才会越来越好。在幼儿园阶段为幼儿树立良好的集体意识有助于幼儿在日后的学习生涯中融入班级集体以及日后融入社会集体,每个人都热爱集体,为集体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中国一定会有越来越好的发展。

在幼儿园阶段的德育中,通过课程故事的方式培养幼儿集体观念,在故事情節中让幼儿感受到集体意识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给幼儿们讲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从前,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上来了一个陌生人,这个陌生人的打扮很像一位拥有神奇魔法的魔法师。这个陌生人神秘地对一位想要帮助他的村民说道:“淳朴善良的人啊,我这里有一颗神奇的石头,只要将它放入开水锅中,就会将那一锅无味的开水变成天底下最美味的汤。”村民听了此言,很是心动,非常想尝尝天底下最美味的汤是什么味道,于是,他立即就找来了一口大锅,烧起了开水,在这过程中,不断有好奇的村民围过来想一同尝尝这美味的汤。终于,水烧开了,陌生人将汤石小心翼翼地放进锅里,煮了一会后尝一口,道:“太美味了,要是再加点辣椒就更好喝了。”听到这话,立刻有周围围观的村民回家拿来了一捧辣椒,陌生人接过辣椒,丢进锅里,然后又尝了尝,接着说道:“真是太棒了,如果再加一些蔬菜和肉片就更完美了。”为了能够一起喝到天底下最美味的汤,陆陆续续有村民从家里拿来了各种蔬菜和肉类,在陌生人的建议下,还有人拿了酱油、盐等调味料,陌生人把大家带来的食材丢进锅里煮了煮,然后分给每人一碗汤,当大家一人一碗共同享用这美味的汤时,他们发现,这碗由大家的食材共同熬成的汤真的是天底下最美味的汤。

通过这样具有集体观念教育意义的课程故事,让幼儿体会只有每个人都像故事中的村民一样热爱集体,想要和大家一起品尝“美味的汤”,愿意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将“美味的食材”加入汤中,才能制作出最美味的汤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集体才会变得更好,同时也使自己受益良多。

通过这样简单易于理解的课程故事,使幼儿感受到集体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是幼儿园课程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

(三)劳动观念德育

劳动观念的教育也是幼儿德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的同时,还能培养幼儿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在幼儿时期培养劳动观念,鼓励幼儿多劳动可以促进幼儿手脑并用,使幼儿的双手与大脑得以协调发展。除了带领幼儿进行劳动小活动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程故事的方式传递劳动观念,侧面开展劳动观念的德育。

劳动观念的德育首先就是要让幼儿了解劳动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给幼儿讲述相关的课程故事,从幼儿感兴趣的角度开展劳动观念的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劳动观念德育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给幼儿们讲这样的课程故事:从前,有一对父子住在美丽的山脚下。这个父亲在山头上开辟种植了一个果园,父亲每天都会去果园中辛勤照顾他的果树。在父亲的辛勤照顾下,果树茁壮成长,结出了很多美味的果子,而他的儿子却每天只想着吃喝玩乐,从未去果园劳动,总是幻想着天上会有馅饼掉下来。好景不长,由于年纪已大,父亲卧病在床,不能再每天去果园照顾果树了,只能将其托付给儿子,儿子嘴上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会去果园耕种,但他并未付诸行动,很少去果园劳动,依然沉迷于玩乐。就这样,果树由于无人照顾,逐渐凋零,不再产出美味的果子。父亲看到儿子如此贪图玩乐,就想出一个办法,告诉儿子自己在果园的地里埋了一些金子。父亲去世后,儿子将果园翻遍了也没找到父亲所说的财宝,儿子十分失望,不过,他转念一想,既然都把土翻遍了索性就顺势种点果树吧!于是,他开始种植果树并精心照顾,等到了秋天,果树结出了很多美味的果子,儿子恍然大悟:原来父亲说的金子是用劳动创造出来的啊。这则课程故事可以很好地增强幼儿热爱劳动的观念,简单的中心思想便于幼儿理解,在课程故事的教学环节中渗透劳动观念的幼儿德育。

劳动是人们生存的必经道路,也是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必要手段。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劳动,从小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观念,激发幼儿对于劳动的积极性,有助于他们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劳动是有着神奇力量的教育。”在幼儿园的课程教育中渗透劳动观念的德育,从小培养幼儿的劳动观念,劳动观念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在幼儿日后的成长道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文明守纪德育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文明守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幼儿时期不仅是智力开发的关键阶段,也是塑造良好文明守纪品德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对幼儿开展文明守纪德育十分必要,对幼儿日后的个人成长生活以及学习生活都有重要影响,拥有良好的文明守纪道德品质对幼儿的终身发展大有益处。

将文明守纪的德育渗透在幼儿园的课程故事教学中,可以引导幼儿向故事中文明懂礼貌、遵纪守法的人物学习,以他们为榜样。例如,教师可以给幼儿们讲这样一则课程故事:从前有一只老鼠,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对别人很不礼貌。路上遇到别人总是会一脚踢过去并叫嚷着别人挡了它的路。有一天它看见一只刺猬趴在路边,想也没想就一脚踢了过去,没承想刺猬没什么事,反倒自己的脚被刺破了,刺猬站起来对老鼠说:“你总是对别人傲慢无礼,从不尊重他人,今天尝到苦头了吧。只有文明对待他人,才能被他人文明对待。”老鼠听了刺猬的一番话,羞愧地说:“我错了,以后我一定会讲文明。”通过老鼠这样的反面例子教育幼儿不讲文明的坏处,培养幼儿讲文明的意识。除了寓言类的课程故事,教师也可以选用一些名人的课程故事,通过名人故事,为幼儿树立文明守纪的名人榜样,引导幼儿向榜样学习,树立良好的文明守纪道德品质。

幼儿对于外界尚处于懵懂时期,还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因此,文明守纪德育对幼儿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在幼儿园的课程故事教学中渗透文明守纪的观念是开展幼儿文明守纪德育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

幼儿园是培养幼儿德育的最佳阶段,在幼儿接触世界的伊始就为幼儿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幼儿自身乃至社会的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幼儿感兴趣的课程故事教学模式,渗透爱国家、爱集体、爱劳动以及文明守纪等道德品质是开展幼儿德育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守纪王二小观念
君子必守纪
传承王二小精神 争做新时代少年——“王二小中队”风采录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向小英雄王二小学习
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
教师该葆有什么样的“初心”
健康观念治疗
谈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之我见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