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中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的策略

2023-05-26 16:13王金红
家长·下 2023年4期
关键词:劳动家庭幼儿园

王金红

我国对幼儿的教育向来秉持实践活动优先,知识学习为辅的教学模式。幼儿还处于依靠自我意识进行活动的时期,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实践活动的教育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国对青少年的发展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劳也就是劳动,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双重劳动教育能为幼儿劳动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从劳动教育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的全方面健康发展。

“劳动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创造价值的源泉。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提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指出“要在孩子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孩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可对于劳动的价值,很多人都忽视了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更多地注重孩子的脑力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都不重要。关于劳动方面的事务多数家长习惯替代孩子完成,比如整理文具、背书包、清洗袜子、内衣等,错误地认为孩子体力上的劳累会影响脑力学习。一味地阻止孩子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容易使人懒惰、从心理上造成对父母的过度依赖,还会影响孩子的独立发展,使孩子的自理能力得不到锻炼,对于孩子各方面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应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想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劳动教育无疑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幼儿时期是孩子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在孩子们幼儿时期培养其劳动意识,使他们感知劳动乐趣,体会劳动光荣,逐渐形成吃苦耐劳的品质,并且在促进幼儿语言、合作交往、思维等能力的发展,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开展劳动教育,使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幼儿园要注重从生活入手,将劳动教育生活化,除此之外,还需要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发挥好家庭这个劳动教育阵地的作用,支持配合园所开展劳动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孩子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只有从小养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长大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那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保证劳动教育更有效呢?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展开校园实践活动

目前的幼儿园大多实行托管制度,即中午幼儿不回家,下午放学时由家长接回家,在漫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们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生活细节,开展我们的劳动教育。比如用餐环节,以往的幼儿园教育,出于安全考虑都是由生活教师将孩子要吃的饭打好、摆好,孩子们再进行就餐。教师为了增强幼儿的劳动意识,可以将这一环节根据孩子年龄段逐步全权交给孩子自己处理。对于中小班的小朋友,可以让孩子帮忙摆放餐具,用餐后自己动手将餐具送到清洗区。对于大班的孩子们,身体机能和动手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教师可以制定一个打饭表,对当天打饭和清洗水果、发放午点的孩子做好安排,并为当天参与活动的幼儿发放和生活教师统一的小围裙,增加为他人服务的仪式感,同时在表格上记录幼儿参与劳动的具体表现,幼儿在当天离园前,作出总结,表扬肯定孩子们的付出,激发孩子们参与劳动活动的兴趣。另外针对幼儿阶段许多孩子挑食,将不喜欢的食物剩下倒掉,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还可以积极响应近年来提倡的光盘行动,在幼兒园也开展提倡光盘行动。通过开展集体教学,让孩子们知道我们吃的食物,经过多少道程序才能被摆上饭桌,使幼儿懂得食物来之不易,珍惜每一位劳动者的辛苦付出,真正体会《朱子家训》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当然教师们还可以更细致地安排,在餐饭分发区,安排一个小小“监督员”,每天由小监督员负责在用餐时间提醒其他小朋友们“不可以挑食,肉类和各种蔬菜都要吃,放在餐盘里的食物必须吃完”。通过小监督员的监督,带动孩子们开展光盘行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学会珍惜食物,同时也能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教师们还可以将劳动教育由用餐活动延伸到班级其他日常管理中,比如班级卫生的维护,可以在班级构建清洁小组和值日生。值日生的作用是当班上有幼儿制造垃圾时,值日生要提醒这位小朋友把自己的垃圾扔到垃圾桶,并对小朋友的行动进行监督。而清洁小组的作用一是在离园前检查班级的卫生情况,如果有脏的地方要进行清理。二是对班级的教学工具进行归位,如教师今天带领小朋友利用班级的物品做了小游戏,那么清洁小组就要在完成游戏后将教师和幼儿使用过的物品放回原处,进行整理。通过这样的方式,能使幼儿在实践中培养劳动意识,并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使幼儿的集体感增强。

另外也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和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活动加强对孩子们的劳动教育。比如植树节主题活动,五一劳动节主题活动,通过种植、帮助保育教室清洁、清洗擦拭幼儿园的桌面玩具等活动,使孩子们亲身体验劳动,不仅懂得了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更在劳动中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双手给学习生活带来的改变,激发孩子的成就感。同时,也可以结合幼儿身体发育特点,组织各种各样的劳动竞赛活动,比如小班组可以通过穿衣服、穿鞋子、自己吃饭开展竞赛活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锻炼孩子自己服务自己的劳动能力;中班组除了自理能力之外,可以拓展到叠被子、分发整理文具、擦拭桌子等简单的家务劳动;大班组可以增加稍微细致的劳动,比如洗毛巾、洗碗、拖地等,当然在教学活动中,也可加入有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绘画活动等。孩子们通过形式丰富的劳动活动,充分感受到因为劳动,我们的世界变得多么美好,体会到劳动改变了生活,创造了世界,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除此之外区域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加强劳动教育的形式,比如我们园围绕开展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创设了许多情境,植物种植实验区、角色扮演活动区、超市采购区、自助火锅体验区、创造创新搭建区、绘本故事阅读区等,孩子们在丰富的区域活动中,感受不同的劳动带来的不同乐趣,增强了积极参与劳动的兴趣,锻炼了能力,提升了水平。同时教师们也可以通过日常的观察,做好记录,及时发现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与亮点,及时调整劳动教育的重点以及措施方法,进一步帮助孩子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二、通过故事进行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实践活动中,如果幼儿只知道按照教师或家长的要求进行劳动活动,却不明白劳动的原因,缺乏对劳动活动的认识,无法感知劳动的重要意义,那么孩子们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肯定不高,劳动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的连续作用就难以进行,劳动教育的目的也难以实现。故事对孩子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在开展劳动教育时,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情节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现在有非常多适合幼儿阅读的读物,比如我们在五一劳动节时,开展了劳动主题的故事会,教师给孩子们讲了《十四只老鼠种南瓜》的故事,使孩子们了解到一颗小小的南瓜种子,如何结出大南瓜。借着十四只小老鼠种南瓜的故事,让孩子感受故事中要想拥有收获南瓜的喜悦,就要敢于经历一场历经刨土翻地、拔草、养护的辛苦耕作,同时十四只小老鼠种南瓜能够坚持认真不懈不偷懒,最后种出能做成好吃的南瓜糕、南瓜汤的大南瓜的經历,这个故事告诉小朋友们,要想享受劳动的成果,就要学会依靠自己的双手,通过努力劳动,才能收获丰富的回报。讲完故事后,还可以展开适当的课堂延伸,让孩子们演唱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有了一双小小手,能洗脸来能漱口,会穿衣会梳头,自己事情自己做,我有一双小小手……在生动的旋律中,孩子们感受小手的神奇,感受劳动的神奇,激发想通过自己小手改变生活的热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能力发展较好的孩子分享自己劳动的故事,比如在教师的鼓励下,大班小朋友讲了自己阅读的绘本故事《朱家故事》,通过故事使小朋友明白,家务劳动不是妈妈的专属责任,而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作为家庭的一分子,小朋友要懂得体谅、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只有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学会主动帮忙承担,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的家庭才会充满爱和温馨。还有小朋友主动分享自己家里发生的或是与劳动有关的小故事,讲述和爸爸妈妈在家里劳动的情景,焕发对家庭的关爱,对劳动的热爱。看似不起眼的小故事,却在劳动教育的课堂中发挥着大作用,不仅可以教育孩子们树立独立负责的观念,还让孩子们学会勇敢地承担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激发了孩子们对家庭的责任感,这样的教育方式效果比起枯燥说教方式自然事半功倍。

三、家长配合幼儿园教学

《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确定了家园共育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家园共育是对幼儿园教育的延伸。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沟通的渠道不再局限于家访、电话、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和开放日等形式,更倾向于家与园之间的协同合作,幼儿园向家长宣传介绍科学育儿的知识,家长向幼儿园提出幼儿教育的合理化建议,家园共育为幼儿教育助力续航,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开展劳动教育,家庭教育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家长加强交流配合,制定劳动教育的阶段目标,开展具体劳动教育实践措施,不仅能保证教育的连续性,还能起到不断巩固劳动教育成果的良好效果。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可以制定家庭劳动计划表,详细记录爸爸妈妈和幼儿的分工,如:妈妈负责做饭,爸爸负责洗碗,幼儿负责将自己吃饭的地方收拾干净;妈妈负责洗衣服,爸爸晾衣服,幼儿负责将自己的衣服叠起来放在衣柜,以及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玩具自己收等。父母为幼儿做榜样,使幼儿在积极的家庭氛围影响下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除了家务劳动外,爸爸妈妈们也可以拓展劳动的外延,比如和孩子们一起做手工,一起玩家庭小游戏,一起开展居家的各种体育活动。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积极参与园所组织的各种线上活动,如我园开展的二十一天阅读打卡活动,家长们陪伴孩子开展阅读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逐渐养成从小阅读的好习惯;再比如,绘本故事屋活动,孩子们通过阅读绘本故事,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将无声阅读转变为有声讲解,再到整个视频的录制完成,孩子们不仅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更有利于增进与亲子之间的感情;还有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我和爸爸妈妈的做游戏活动,孩子们通过一次又一次与爸爸妈妈的合作活动,体会到自己动手的乐趣,充分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加深了对劳动本质的认识,不再将劳动理解为单纯的脏累苦的体力劳动,而是能感受到劳动的多样性,体会到劳动给家庭、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带来的改变。在社区发展比较好的地区,爸爸妈妈的家庭劳动教育可以以更丰富的形式、孩子们更喜欢的方式呈现,比如带领孩子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清洁小区座椅,到养老院看望陪伴老人,帮社区的工作人员发放安全小传单,和爸爸妈妈们一起清理社区的小广告等。家长们通过和孩子一起参与各种劳动活动,不仅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使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注、帮助、肯定和爱,并且对培养孩子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活动,对于增加家庭的亲和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对幼儿的全方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将枯燥的劳动教育生活化,将劳动教育的课堂拓展化,教师和家长携手并肩,共同配合做好幼儿的劳动教育工作,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助力。

注: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幼儿园劳动教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项目批号:BY[2021]G011号)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劳动家庭幼儿园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家庭“煮”夫
爱“上”幼儿园
热爱劳动
恋练有词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