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教育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2023-05-26 08:21李晓红
家长·下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章内容双减教师应

李晓红

“双减”政策的提出,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其开始向着教学改革的方向发展与转变。该项政策的出台,能够有效减轻当前学生承受的课业压力,且对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目标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顺应教育改革的要求,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并实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进与优化,以此打造科学、有效的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促使语文教学工作水平得到提升,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实现良好的改革发展。

一、“双减”教育环境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在引导学生实现人格健全发展以及个人能力综合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合格公民的基础手段。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以及思维工具,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各方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社会具备正确的认知,还能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情感价值的有效培养,同时也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能够养成刻苦学习的习惯,实现自我的个性化发展,这些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构建新型教育环境,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能够发挥出促使学生实现个人良好发展的重要意义。

为实现这一改革发展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双减”政策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明确其重要的指导作用,进而通过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思维加以引导,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水平得到提升。如此,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活动,并主动地体验学习过程,探索语文知识,更好地实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水平的有效提升。因此,在“双减”教育环境下推动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可以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建构能力、文章理解能力等多方面能力。进而在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中,促使学生能够自觉自主地深入探究语文知识,学生个人语文学科综合素养水平得以不断提升。

二、“双减”教育环境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学科兴趣

在“双减”政策的指示和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应避免学生承受较为繁重的课业负担,同时也需要注重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主动跟随教师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进而实现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应树立培养学生语文学科学习兴趣的教学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教学难度的降低也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积极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教学工作,通过将语文知识转换为图片、视频,以形象生动的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不仅能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应注重挖掘一些与学生生活关联的元素,以此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很好地展示出来,促使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活跃生动,也有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以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一课为例,在教学时,为了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中对优美意境的描写,实现良好的感悟,教师可以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对文章的赏析过程中,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搜集有关月亮的图片、小短文,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月亮船》的歌曲视频放在课件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播放或呈现准备好的各类教学课件,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照片或者视频,对月光下美丽的景象展开想象,深入感受。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阐述这些美景带给自己的体会,并组织学生進行文章范读,分析作者在文章中对月亮的描写是否与自己的感受相同。如此,在教师构建情境时,学生对文章内容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能够带有感情地进行诵读和赏析。学生朗读完毕后,教师要提问学生:文章中都读到了哪些景物,并谈一谈读完文章后的感受。以此来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体会和感悟。通过对文章景物描写的深入探析,学生能够透过景物来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深厚的感情,能够分析出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所抒发的歌颂亲情的思想感情,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深入品析,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围绕内容深入探究

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交流,实现良好的课堂互动,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也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加强自身与学生交流的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之间展开合作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在组内围绕语文知识展开探究,实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为保证学生合作探究活动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设计符合主题的讨论任务,通过热烈讨论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同时应开展巡视工作,分析学生的讨论情况,做好总结,以便促进语文教学质量水平的有效提升。

以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白桦》一课为例,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通读,随后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要求学生进行讨论:读完文章后自己的眼前是否出现了一幅画面?画面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否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再次对文章进行精读,并对内容深入探析,在文中找寻相应的答案。学生讨论交流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检查学生的探讨交流结果。有的学生表示自己能看到作者描写的美丽的白桦树,树枝上落满雪花,仿佛洁白的流苏,在朝霞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晶莹剔透,好不美丽;而有的学生发表观点称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手法的应用,让我感受到白桦树在不同时间内色彩的变化,给人营造一种动态的美感;还有的学生通过对作者描写白桦树的高洁与挺拔,从中分析出作者想借此歌颂高尚品格的用意,同时也表达出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发言带领学生总结分析,以此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开展分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也可以发挥出重要的教育作用和价值。根据“双减”政策的具体要求,教师应认识到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压力也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为了能够全面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教师要针对不同学习能力情况的学生开展分层教学,以此来实现各个层次学生学习压力的平衡。基于此,教师要加强对全体学生的了解,分析其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学科成绩,应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推动全体学生都能够实现稳步的提升,促使其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发展,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以及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一课为例,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为其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指标,在平衡学习压力的基础上实现全体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进步。对基础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群体,教师只要求其通过对本散文诗的阅读和探究后,对白鹭的生活习性特点进行总结即可,要求学生能够从文章内容中分析白鹭在觅食、栖息以及低飞等情况下的特点,实现对文章基础内容的有效掌握;而对学习能力稍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进行散文诗的自读自悟,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使自己回味无穷的句子,并对这些句子进行赏析,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要从学生发表的观点内容中分析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领悟情况,以便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而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求其从整体对文章内容进行把控,并在对全文进行阅读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同时学生要进行分析探究:作者郭沫若在本篇散文诗中想要通过对白鹭的描写来表达什么样的感情?以此让学生的文章赏析和领悟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与培养。

(四)培养良好学习方法,注重语文教学本质

为实现“双减”政策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良好融入,发挥出其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应将课堂教学作为教学重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阶段实现对语文知识内容的良好掌握。这种情况下,为了发挥出语文教学的实质性教育价值,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给予重视,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理念、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要立足语文学科教学的本质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使其能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文本理解思路,进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学科素养能力水平得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一课为例,在教学时,为了能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定的整体感知,并实现对文章内容的深入分析和感悟,对其相关知识内容进行良好掌握,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科学的阅读分析思路进行文章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通读,找出其中的生字生词,并对这些生字生词的含义加以分析,为后续对文章整体内容的了解奠定基础。其次,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第二次阅读,并在结束后提问学生:文章内容主要写了些什么?以此来要求学生对文章的大意有所了解。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层次,梳理文章整体内容,如探讨“文章中通过怎样的描写来表明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文章中通过哪些事件的描写来展现刷子李的奇特之处”,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学生才能够对文章内容有更加深入的探究与分析,以此实现对文章内容的有效掌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掌握科学的文章赏析方法,也可以促使其个人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五)优化课后作业设计,贯彻“双减”政策理念

实现课后作业设计的有效优化也是“双减”政策理念提出的重点要求,同时也是教师是否在教学中贯彻“双减”政策的重要体现。教师应当结合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实际要求,对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进行转变和改进,实现语文课后作业的有效优化。教师应舍弃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后作业布置方法,突出作业设计的“精”而非“量”,实现“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提质减量”的目标。教师要大量减少重复性作业的布置,积极探索开放性以及实践性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的作业完成体验得到提升,促使语文教学工作在“双减”教育环境下科学改革发展。

以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为例,在教学时,为了能够检验学生是否通过文章的学习感受到“狼牙山五壮士”以身殉国的悲壮,并分析学生能否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来激发良好的爱国之情,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后作业设计方面进行有效转变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时间观看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视频或者影视资料,并以观后感的形式写下一篇文章,以此将自己的课文学习以及视频观后感记录下来,并反馈给教师进行评判。在下节课程开始前,教师需要筛选出几篇学生优秀文章,向全班学生展示,用以示范。教师不仅可以借助这些优秀学生作品的解读和分析来进行课文知识内容的回顾,还可以通过表扬创造优秀作品的学生,以此为其他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这种实践性的作业设计,不但使学生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而且实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提出,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实现教育改革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教师应立足当前的语文教学工作现状,并基于对“双减”政策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良好转变和创新发展。教师应明确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方向,在实际的教学时积极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和作用,实现课堂沟通效率的提升,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使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在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作出积极转变,实现“双减”政策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有效贯彻与落实。如此,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才可以在“双减”教育环境当中实现教学成效的提升,发挥重要的教育作用和价值。

猜你喜欢
文章内容双减教师应
Harry Potter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70 Days in a Lifeboat
THE THREE MOST INTELLIGENT MACHINES FOR YOUR HOME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