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23-05-26 19:10朱建磊
家长·下 2023年4期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音乐

朱建磊

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当前的音乐教育工作中,产生了较高的借鉴价值。利用这一模式开展音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能够在人本氛围中产生强烈的学习主动性,并提升自身的音乐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诠释能力,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稳步发展。初中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教师要贯彻综合发展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本文将以此为基础,对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特征进行简单介绍,着重介绍该教学模式的应用意蕴以及路径。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特征

(一)原本性

以人为本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原本性特征具象化体现。这一教学方法倡导教师要通过音乐这一载体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能够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展现音乐教学的原本性特色。

(二)参与性

奥尔夫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与体验感,要让学生能够在身临其境的状态下产生更加深切的学习体验,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教学氛围以及情境的营造,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

(三)创造性

在初中音乐教育工作中,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乐理基础,调动学生的音乐表达兴趣,同时教师也要尝试利用音乐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在奥尔夫教学法中包含比较丰富的元素,除常规音乐教学中的歌唱元素之外,还包含舞蹈元素和即兴创作的元素,这些元素的存在可以助力学生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利用该种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歌舞的连接稳定性,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并且奥尔夫教学法所生成的教学框架相对比较完善,其中任意环节之间都具有一定的联系,因而其综合性、系统性相对较强,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有效发展。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意蕴

(一)培养学生感知理解能力

强化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是素质教育环境中音乐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如果学生对音乐无法形成强烈的感知,那么其在进行音乐创造或者音乐表达时,会显得十分的生硬,对音乐的情感与意境也无法很好地表达,尤其是学生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自身的想象力会逐渐地在各种客观因素的影響下而受到限制。因此在初中阶段,采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通过这种方法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音乐敏感度,使之能够找到更加多元的音乐鉴赏角度,也会因此而丰富自身的音乐体会,深入理解音乐的思想情感与音乐内涵并产生共鸣。

(二)强化学生音乐表达能力

素质教育背景下,引导初中生开展音乐学习活动时,教师要考查学生的声乐水平,同时也要考查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利用奥尔夫教学法有助于学生音乐表达能力的稳步提高,使之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情感并学会如何表达音乐,在情感传递下,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能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奥夫教学法的有效引导下,教师还可强化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使之在开展音乐学习活动时,产生更加多元且深刻的体验。

(三)提升学生音乐创造能力

初中音乐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也至关重要。音乐是一种有着强大魅力的艺术形式,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演绎,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意识,展开音乐创造,深化在音乐领域的探索深度。因此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工作时,教师应遵循相应的教学原则,利用奥尔夫教学法,带给学生更多的灵感,使之可以展开更加多元的音乐创造。例如日常教学中大众总会无意识地接触到一些音乐或者音乐要素,如下雨声音、鸟鸣声音,甚至是大街小巷中的人群嘈杂声都可以为音乐创造提供灵感,而这些元素也很好地体现了奥尔夫教学法回归自然的精髓。教师可基于这一前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活化、自然化音乐创造元素,让学生能够巧妙地将其与音乐作品相互整合,提高创造能力。

(四)锻炼学生音乐诠释能力

初中音乐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诠释,使之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示自己对音乐形成的感知。因此,教师要适当引入奥尔夫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音乐作品的内涵,把握其所体现出的内在美。教学期间,教师可利用网络化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影视资料,使学生在更多素材的辅助下,准确地理解音乐的格局内容。又或者,教师可根据歌曲的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以现场演绎的方式再现音乐故事走向,加深学生对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基于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看法,深化学生的思考,使之把握音乐艺术的真谛,提升自身诠释能力。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联系实际生活,营造良好氛围

回归人本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最直接应用思想。立足音乐发展历程分析来看,其所体现的是人类对现实生活的感知,对情感的抒发方式与表达方式。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音乐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能够立足生活视角,引导学生开展音乐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捕捉音乐的本质,使学生在浓郁的氛围中深刻理解音乐内涵。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青春舞曲时,为了更好地贴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之能够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魅力,教师便可基于奥尔夫教学法,先引导学生了解歌词以及曲谱,并鼓励学生将歌曲中的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体会歌曲展现出来的青春的活跃与生命力。同时,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青春时期遇到的故事,将自己的生活融入情感并进行音乐表达,通过这一方法能够更加直观且深刻地使学生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价值。

(二)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习兴趣

相较于小学阶段,进入初中后,学生的自主意识会越来越强,很多学生也会因为身心方面出现的变化在面对外界时呈现出“高冷”状态,音乐课堂上羞于表达自己、展现自己。如此一来,即便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节十分丰富,也无法得到学生的良好配合。因此教师需要从教学方法入手,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比不同教学方法来看,奥尔夫教学法的优势较为明显,有助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音乐合唱或者模仿等活动。由于进入青春期,学生的声线会出现变化,教师需根据学生的特点,适当地划分学生小组,安排不同的声部演唱。之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练习与组内配合。随着不断练习以及学生能力的逐渐提高,教师可以逐步地提升任务的难度,要求学生尝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多声部演唱,在循序渐进中增强学生的演唱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与其他同学之间的默契程度,充分体现奥尔夫教学法的人本思想。

除此之外,音乐与学生生活之间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其本质上也是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遵循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回归自然的思想,引导学生聆听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例如敲门的声音,下雨的声音,打雷的声音等,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也能够有效纠正学生的发声偏差,提高其对音乐的感知力。教学期间,教师可以适当地贯彻跨学科思想,加强音乐与美术舞蹈等学科的融合。

艺术具有共通性。例如音乐通常会与舞蹈捆绑在一起。通过舞蹈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出音乐的节奏或者旋律。而奥尔夫教学模式也倡导教育工作者能够加强音乐与其他艺术学科之间的融合。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就可鼓励学生根据音乐的旋律尝试舞动自己的身体,用肢体动作来展现音乐的节奏,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除舞蹈之外,教师也可立足奥尔夫教学,将音乐与美术相互整合达到直观的视觉冲击,加强学生的感官体验,丰富其对音乐的理解与认知。以《百鸟朝凤》一课为例,教师可提前利用网络技术下载与之相关的图片信息,带给学生听觉刺激的同时,形成视觉的冲击,使学生产生的学习感受呈现出多重效果,有效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践行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要求。

教学期间,教师还可适当地将音乐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游戏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也占据着较高的应用地位,有着较强的应用价值,教师可以根据音乐的不同节奏、不同旋律设定相应的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的规律。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演唱《外婆的澎湖湾》时,就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选择肢体动作,在演唱时能够融合动作并鼓励学生相互模仿,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又如教师可以设计接龙游戏,游戏中教师可先通过拍手的方式拍出一段节奏,而后随机要求一名学生进行模仿并创新出一段新的节奏,接下来的学生需要完成前一名学生节奏的模仿,并加上自己的创新节奏,以此类推。通过在游戏中深化学生的音乐感知,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

(三)鼓励即兴表达,提升训练效果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主要特征就是即兴表达。进入初中之后,学生的思维会逐渐达到高速开拓化的发展状态,基于此,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这一发展特征引入即兴表达,让学生通过活动提高自身的音乐学习成效,增强整体的教学效果。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不同的音乐节奏时,教师可以创建多元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在载歌载舞的环境中展现音乐节奏,传递音乐思想。教师也可适当加大教学的挑战性。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阿尼特拉舞曲时,可根据舞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尝试分析舞曲所表述的内容并展开即兴表演,在互动与交流中体会舞曲所传递的思想感情,在有效的思维碰撞与视觉冲击下,增强教学表现效果。

(四)组织实践探索,强化学习体验

基于奥尔夫教学法分析来看,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至关重要。初中课堂上,教师要调整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课堂地位偏低的问题,能够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实践的环节,让学生自主展示,加强自身与音乐之间的互动,在有效互动中深化音乐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例如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节奏组合,引导学生分辨其中的节奏变化,把握音乐节奏的强弱规律。以四四拍学习为例,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完成教学大纲中的任务,了解教材信息。而后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四四拍节奏的现代流行歌曲,如《弯弯的月亮》《故乡的云》,利用类似歌曲引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可使之更好地体会节奏变化以及音乐的情绪变化。教师还可以适当地结合声势律动,让学生能够在声势表达与音乐律动有效关联的状态下,加强对音乐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曲谱识别活动,并鼓励学生根据曲谱自主设计音乐,在多元演绎中提升自身的音乐创造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强化音乐学习感受。

(五)提升教师能力,巩固教学成效

对学生而言,教师是他们在课堂上的主要引导者,教师的教学能力会对教学成效造成直接影响。对我国当代初中音乐教师来说,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很多教师对此并未形成深刻的认识。为保证奥尔夫教学法价值的充分体现,教师要加大学习力度,能够深入把握奥尔夫教学法的内涵,并能够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巧妙地将其与音乐教学相互整合,巩固教学成效。必要时,学校应为教师提供适当的辅助,开辟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让音乐教师能够多多了解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案例,创新整合自己的教学框架,丰富教学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在音乐课堂上适当地渗透民族音乐、传统音乐,以此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学习价值观。

(六)基于创新理念,完善教评机制

奥尔夫教学法具备较高的创新性,倡导以学生为本、回归自然。因此,利用該种教学模式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教师自然也应该创新教学评价机制,以此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师生共同提高。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表现,也要考虑学生的进步趋势。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评价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教学形式是否创新,以此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创作质量,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及学科素养的有效发展。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学校还可以针对教师群体构建管理制度,而教师也可延续这一思想,在课堂上构建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促进师生共同前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的不良局面,促进学生兴趣以及能力的稳步发展。奥尔夫教学法具备较高的综合性、原本性、参与性以及创造性。为保证其特征以及价值的充分展现,教学期间,教师要完成相应的教学创新任务。要联系实际,调整教学氛围;要创新模式,调动学生兴趣。此外,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强化自身的教学能力,构建完善教评体系,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猜你喜欢
奥尔夫教学法音乐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浅议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应用——在“第一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音乐
变动不居 与时偕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