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23-05-26 04:22孙万贤
家长·下 2023年4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生内容

孙万贤

作为一项基础类学科,小学语文涵盖着较为广泛的范围,教学工作若是仅围绕有限的课堂时间展开则无法助力学生累积更多的语文知识内容,不利于学生构建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更无法提高学生参与各项语文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学习,确保学生学习和阅读期间收获更多知识。与此同时,还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文化素养。基于此,在实际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课外阅读的作用和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全方位提升课堂教学整体质量和效率。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作用以及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挥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用的对策三大方面来进行深入剖析。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作用

(一)将课堂内的知识进行课外延伸

学生的生活与语文学科之间有紧密联系,在语文写作中,学生也可以将丰富的生活经验作为写作素材。在展开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期间,若分离课内教学与实际生活,就会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内容时,无法与课文思想感情内容产生共鸣,从而对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要想确保体现出现实生活与语文教学工作的紧密性,需要借助课外阅读来满足现阶段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需求。不仅如此,在长时间学校生活学习中,学生因无法深入接触社会,会更难以有效探索自然知识,而借助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延伸课内知识内容,在探索和实践期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由于课外阅读内容涉及了多方面的社会生活,相较于课内阅读来说,内容板块和人生哲理更加丰富,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在实际开展语文教学课堂工作时,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意識地延伸课外知识内容,并借助组织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能够有效运用这些知识,以此保障学生能将知识融会贯通。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师讲解《卖木雕的少年》一课后,可以启发和指导学生去对相关文章进行阅读,而后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社会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积累到更多的知识内容,还能够获取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从而帮助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方位提升。

(二)调动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兴趣

课外阅读是延伸阅读课程的一种体现,能够极大地调动小学生阅读热情,激发阅读兴趣,同时,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提升综合语文水平。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理解能力,而发展和培养小学生的侧重点则是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思维发展,并使他们能够真正理解语文知识的内涵。学生只有真正意识到学习语文知识的关键性和意义,并借助于一系列的课外阅读学习材料提高自我,才能为日后坚持不懈地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际展开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期间,小学语文教师会引导学生借助学校图书馆的图书或者是课内阅读资源来补充阅读学习材料,从而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整体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也会更多地选择名家篇目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但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此类文章时,并没有很高的兴趣,特别是部分分割式段落阅读内容的含义使学生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学生就易于产生畏难甚至厌学心理。需强调的是,对于课外阅读内容,小学生有着较高的阅读兴趣,并且热情十足。导致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科书中的文章规范特征较为显著,不够贴近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小学生年纪尚小,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内容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易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而文章学习反映的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差距。因此,在实际展开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无法对其含义进行充分理解,更无法在课堂中寻找到阅读乐趣。为此,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课外阅读,能够借助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合的内容来引导学生,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社会辨别能力。与此同时,将阅读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也会不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提升自我的审美水平。比如:在学习低年级的语文知识时,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全面掌握和熟悉拼音的正确用法,同时加强一些汉字的认知,若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在课堂中利用童谣来展开拼音阅读联系,则能够让学生歌颂的时候无形中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在教学中年级的学生时,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一些童话故事,包括《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学生在阅读一些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童话故事时,能够探寻人生真理,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对于学生发展而言尤为关键。在教学高年级的学生时,主要是培养他们的语文思维,并在阅读故事时,使学生掌握其中的中心思想和修辞手法,此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国内外经典文学作品,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还能使学生通过阅读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三)强化学生的识字量与文学基础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若是他们能够养成长期阅读的好习惯,有助于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阅读期间,学生能够接触和了解到教科书中没有遇到过的生词生字,而想要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理解,或者是通顺地读下来整个文章段落,就要询问或者用工具来查阅生词生字,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与他人展开语言互动,借助字典查询或者是询问家长,学生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学生能认识并掌握更多的生词生字,积累更多的词汇,有利于后续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仅如此,在阅读时,部分学生选择的文学作品一般具有很高造诣,在切实展开阅读期间,学生也能够借助多次的模仿与练习来提高自我语文基础能力,夯实自己的语文功底。比如:学生在学习完《鸟的天堂》后,会迫切地想要了解大自然,而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森林报》《昆虫记》这类涵盖自然界中许多奇观和有趣事物的图书,使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自然知识,并获得自我发展和累积。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日常的自然现象和事物意识。

(四)提高小学生的课堂阅读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通过养成阅读习惯,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阅读环境,为学生展开自主探索提供充足的空间。在切实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期间,活跃的阅读气氛能够为学生学习营造绝佳的环境,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课堂阅读积极性,进而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蜜蜂》一课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关于蜜蜂的问题。由于学生已经完成了《森林报》《昆虫记》的阅读,因此许多学生能够熟悉像蜜蜂这类常见的昆虫,而后小学语文教师再展开引导,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准备,学生运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展开口语表达,在语文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大胆发言,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要借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建立完善的教学方案,从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工作时,需要重视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更要注重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学生后续的自我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在切实开展教学工作期间,需要指導学生独立展开阅读,激发他们强烈的阅读热情和兴趣,为开展后续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不仅如此,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明确学生所处的环境以及其个性与学生的个人发展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基于学生的个性来科学合理地为学生选择阅读读物,且在合适的条件和情况下,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查阅和选择,使学生能够体会到阅读知识内容的魅力。需注意的是,在完成课外阅读教学工作后,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展开交流互动,以此了解学生的阅读成效。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需要教师的督促,使学生正确理解阅读并深入了解和熟悉知识内容,避免学生自欺欺人的情况发生。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留一节课或者是布置任务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阅读任务,在课堂上让学生分享自我总结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进而全方位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发挥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用的对策

(一)合理选择阅读材料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时,需要强化分析小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借助多样化阅读活动的设置来引导学生自主对课外内容进行阅读。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其阅读的信心,使其能够体会到语文知识内容学习和阅读的乐趣。例如一、二年级的学生更侧重于阅读的兴趣和整体感受,可以借助主题式、体验式阅读学习活动,加强学生阅读体验,从而激发其求知欲和表达欲,使其不断掌握和熟悉课外阅读写作的规律和逻辑思维,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而针对高年级的小学生,在展开阅读教学活动时,应更重视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例如创造能力,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自我阅读经验的结合,可以组织他们参与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然后要求他们积极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学习成果,通过交流和互动,深入对话文本,产生更多的阅读情感共鸣,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为了增强阅读材料提供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学校应当强化建设阅读教学资料库,整理和收集国内外著名的读物,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文学佳作。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很多类型的文学作品充满好奇和兴趣,并且阶段不同,他们的兴趣点也有所不同,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多多与小学生展开交流和沟通,按照学生个性化需求向其推荐适合的课外阅读书,采用此种方法,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从而推动学生全面成长。

在切实展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期间,为了将课外阅读的有效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加强阅读书籍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一,需要深入分析学生所处年级的发展规律,明确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水平,合理选择与学生实际相吻合的课外阅读书籍。比如,针对低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学的汉字量不多,在选择课外阅读书籍时,可以更多地选择带有插画的读物。而对于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语文思维,可以为他们推荐英雄故事、寓言、神话等多样化文体形式的阅读材料。针对高年级的学生,需要侧重于他们阅读深度的拓展,使他们接触和积累更多的素材,可以向他们推荐文学、科幻等体裁阅读读物,促使他们能够结合文章内容展开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例如《地心游记》《搜神记》《三体》等。

(二)优化课内课外链接

要想借助展开课外阅读来加强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需要有效衔接课内和课外,结合课外阅读教学目标合理设计语文任务期间,将课堂活动与课外阅读活动相结合。基于此,需要加强课外阅读教学目标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结合新课改要求,立足四大方面来制定教学目标,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审美创造、逻辑思维,促使学生围绕多个维度对课外阅读内容进行归纳、分析、欣赏,发展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更好地使学生传承和理解传统文化知识,树立学习学科正确观念。细化而言,第一,要重视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阅读意识,通过阅读内容类型、单元主题、个体兴趣等,实现阅读任务的合理设计,包括故事描绘、人物刻画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组织语言来表达。第二,需要通过问题、阅读目的等方面的结合,提出多样化的阅读方法,包括泛读、精读等,实现感知人物形象、捋顺逻辑思维等教学目的,推动学生借助多种途径,包括网络、工具书等,学会其中的语言表达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逻辑思维。第三,需要设置故事、人物想法等教学任务,启发学生思想情感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具有将课堂内的知识进行课外延伸、调动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识字量与文学基础、提高小学生的课堂阅读积极性、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合理选择阅读材料、优化课内课外链接等方法,来不断提高课外阅读教学工作的效率,从而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小学生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主要内容
我是小学生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