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

2023-05-30 01:00吴秋榕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3年1期
关键词:双减写作能力分层

吴秋榕

双减政策的提出,进一步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直以来都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视角,了解学生的诉求,以减负和提质为原则,统筹利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多措并举,真正做到对症下药,确保双减能够顺利落地。

一、“双减”下,提高对农村初中学生作文水平的要求

1.学生分层

双减政策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减负为核心,确保教学回归本源,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更好地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及要求。农村初中校的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需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及教育公平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语言文字表现情况,综合考量学生的写作兴趣、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了解学生的作文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最终的分层结果命题,明确具体的写作要求,让学生自主写作,再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调整教学思路。教师应坚持从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激活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学生参与不同小组的协作学习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和行为习惯,满足学生多层次的学习需求,实现减负增效双目标。

2.目标分层

目标分层要求教师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设置不同的训练任务,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写作教学目标,坚持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让学生通过不懈努力达成个人的学习目标及任务。为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跳一跳就摸得着,教师要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的真实诉求,分析学生的闪光点和薄弱之处,确保所设置的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避免挫伤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写作热情。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会着眼于语文课程标准制定写作目标,让后进生吃得消、优秀生吃得饱,积极打造开放课堂和互动课堂,不再完全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全权包办。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主体差异性进行调整,确保目标分层能够落到实处并发挥相应的作用。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后进生都能够在层次化的目标下自主学习知识,掌握适合自己的写作技巧,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以及高涨的学习热情。在互帮互助共同促进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写作有一个全新的认知,进而在各抒己见以及取长补短的同时实现个人的高层次发展。

3.任务分层

教师需要了解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学任务,明确具体的实施过程,抓住写作训练的重点,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设置实施性以及实践性比较强的任务。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思路,合理控制任务的难易程度,实现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的一一对应。任务数量的合理控制非常关键,直接关乎双减政策的落实成果,教师需要尽量避免学生过于容易地完成学习任务,融入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教学任务,引起学生的重视,进而主动自觉地参与写作训练,充分凸显写作训练的育人优势。教师需要根据当前的教学任务执行情况,对具体的任务分层以及目标分层进行调整以及优化。比如对于第一个层次的学生来说,需要每天完成200字到300字左右的小练笔任务,确保逻辑严密、句子通顺,简明地表达个人的核心思想。第二个层次的学生则需要以星期为单位,每个星期写两个小片段,根据不同的主题以及中心进行写作和发散。第三个层次的学生要书写周记,能清晰明确地阐明一件事情,保障语句通顺、逻辑严密,严格围绕中心写作。第四个层次的学生则要在每个星期写一篇大作文,做到中心明確、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表述得体,将个人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能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字数需超过600字。这样学生才能在明确可行的任务指导下主动参与语文写作练习活动,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只需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任务完成水平,给予学生指导,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4.授课分层

机械生硬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存在消极应付的情绪和排斥心理,双减政策的落实面临重重阻碍,效果不够理想。为了确保双减政策落实到位,教师需要从授课分层这一核心环节着手,根据双减政策调整教学思路,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给予学生公平教育以及个性化深入指导,全面践行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打破教学常规,整合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重新设计教学任务及方案。首先,教师需要进一步优化写作内容,根据教材中的相关提示明确具体的写作内容及写作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层次分布情况,综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当拓展以及延伸写作任务及目标,充分凸显写作任务的层次性。其次,在设置问题时,以层次化问题为基础,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迁移,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最后,教师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抓住写作教学的核心以及侧重点,稳步落实分层教学活动。借助情境教学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共享写作素材,交流写作思路和情感体验。这一点有助于充分凸显分层授课的作用和价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5.指导分层

指导分层主要以学生的全程参与以及全身心投入为目标,避免学生成为旁观者,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写作中收获更多知识和技巧,提升写作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整合多种现代化的指导形式,了解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再冷落后进生,以学生的生活感悟、留心观察为基础,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调整教学思路,鼓励学生发挥个人特长及优势,稳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将个人独特的生活体验以及感悟书写下来,进而产生更多的能动性。优等生的写作基础比较扎实,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训练目标的指导下大胆构思、独立写作。中等生以及后进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对写作比较畏惧,往往无从下手,教师可以适当降低写作难度,确保教学目标能够顺利落地。在针对性指导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分层指导,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让学生逐步掌握写作技巧,真正地爱上写作。

6.评价分层

评价分层非常关键,直接关乎双减政策的实现成果。教师要抓住作文评价的关键环节,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内驱力为原则,不再按照千篇一律的评价模式机械地指导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为前提,在层次性评价中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保障学生能够按照不同的评价标准自主反思及总结,以成就感驱动写作能力的稳步提升。首先要以多元主体评价为基础,结合当前的中考作文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作文。从小组长以及优等生的作文评价着手,指明学生的不足以及闪光点,弥补其短板,发挥其特长。学困生的评价则比较复杂,教师需要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在课下通过开小灶的形式来鼓励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引导其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其次,要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以及自主评价,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沟通能力,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反思能力。引导学生从立意、题材、构思、语言等角度出发,多层次地评价作文,找出作文中的精彩段落,说出个人的评价理由并提出相应的建议。这有助于锻炼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合作互动的学习行为习惯;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写作思维;促使学生更积极、自信和乐观,在交流与互评中享受写作的乐趣。

7.考核分层

“双减”的本质就是体现教育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考核分层直接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教师要将考核环节与教学环节相结合,实现同步更新和逐步攻克,充分凸显双减的具体要求,全面落实好分层教学工作。教学考核环节的改革及创新非常关键,教师要着眼于分层考核和分层实践的具体要求,实现两者的一一匹配。明确具体的作文主题以及作文素材,尽量避免千篇一律,设置开放性的作文题目,适度调整写作的难易程度,让学生自主选择、自由发挥,教师则以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为依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考核,充分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双减”下,提高农村初中学生作文水平的对策

为了确保双减政策顺利落地,农村初中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来引导、鼓励学生,稳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全面强化学生对写作的理解及认知。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农村的教育教学条件比较有限,文化氛围不够理想,学生的学习空间相对比较狭窄。“双减”对教学的要求更高,教师需要主动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电脑、多媒体,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新鲜的事物,进一步拓展课堂教学容量,实现课内外知识的有效整合。比如教师可以借助远程教育系统,让学生观看城市学生的写作教学视频,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作文互评以及作文创新的相关对策,将合作教学、思考教学和討论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发散思维,让学生身临其境、自主感知,掌握适合自己的写作技巧。如果教学时间比较宽裕,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观看科学视频,让学生主动学习地理、人文、科学知识,增加知识储备,拓展视野。

2.积累多元化素材

作为写作的基础以及前提,写作素材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和整理多元化的写作素材,进而为自主写作做好铺垫。教师要扮演辅助者的角色,从多个视角着手,真正实现多措并举和环环相扣。首先,要鼓励学生积累好文章、好句子以及名言警句和经典词汇,适当控制学科作业的数量,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在课外自主阅读。其次,要引导学生主动积累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相关的知识,打破课堂和教材的局限,主动收看电视节目、网络媒体,参与各种科普活动,阅读各种课外读物。最后,要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以及生活态度。教师需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主动感受亲情以及友情,体验人间的温暖;在留心观察生活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之美,进而实现自主创新和大胆写作;引导学生保持正能量,学会站在不同的视角思考,在理性判断和深入分析的过程中逐步提升个人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3.分层次、分目标的写作教学

为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教师要以分层次、分目标的写作教学为基础,主动调整个人的教学思路和方向,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保证写作训练的统一性、系统性以及完整性,稳步提升低层次学生的写作能力及水平,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照及肯定。这有助于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诉求,释放学生的天性;学生也会主动尝试不同的写作技巧,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及写作能力。

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农村语文教师需要抓住写作教学的核心及重点,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加强对分层写作教学指导模式的分析和研究,确保双减顺利落地。

猜你喜欢
双减写作能力分层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雨林的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