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理念探索初中写作教学的方法

2023-05-30 01:00徐琔琍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考教师应生活化

徐琔琍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其中写作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尤其对于即将面临中考的初中生而言,作文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中考语文成绩。初中写作教学应与现实生活有机融合,引导学生用生活元素写作,培养学生独特的写作思维,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推进初中写作教学的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不少教师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写作素材,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式各样的写作方法,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体验,学生被动地写作,写出的作文缺少真情实感。本文通过探究现阶段初中写作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提高初中生的整体作文水平,增强学生表现生活的能力。

一、初中写作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实践是理论认知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认知的动力泉源。初中写作教学应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感受,才能将学生的直观认识转换为内心的理解,提升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新课改要求学生从实际出发,立足实践活动,积极进行生活化写作。因此,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势在必行。

二、基于生活化理念改革初中写作教学面临的问题

1.写作教学缺少实践性

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还应教会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技巧和能力。而在现阶段的初中写作教学中,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寥寥无几,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写作,甚至给出写作思路,让学生在固定的框架里写作,严重违背了学生自主成长、学习,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教學理念。

2.初中写作教学缺乏主体性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观察生活,形成记录生活的良好习惯,将生活中的元素转化为作文题材,这样才能写出融入真情实感的佳作。然而,目前,大多数教师更注重自身的课堂主体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我创作灵感。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写出的作文往往脱离生活轨道,缺少蓬勃的生命力。

3.初中写作教学缺少真实情感

在中考压力下,学生参与感受生活的机会少之又少,受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部分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偏差,对于生活中的趣事视而不见,青春期本该有的朝气正在逐渐消失。此外,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的作文分数,没有将生活化理念融入写作教学中,对学生的个性表达重视度不够,使学生的思想受到限制,作文内容缺乏真实情感。同时,“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累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只有善于开拓创新的人才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开启学生想象创新的大门,提高其写作能力。

4.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传统的作文评价普遍存在评语统一化、缺失情感等问题,教师更多是以作文得高分为目的,造成作文评语偏离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轨道,缺少对学生学习能力、情感表达的人文关怀,这种评价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创作心态,约束了写作能力的发展。

三、基于生活化理念改革初中写作教学的实践对策

1.培养学生积累生活化写作素材的习惯

在初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素材,为学生创造感受生活的机会。写作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学生只有参与生活实践,才能发现记忆犹新的人或事物,并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素材。如学校每年都会举办校运会,教师可以利用手机或摄影设备将比赛的激烈场景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反复回放、定格,使学生在观察和回忆中写出当时参加校运会的真实情感。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游山玩水,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仔细观察大自然的美,体会每一个日出或晚霞,享受每一次大雨滂沱的早晨或夜晚,以此培养学生累积生活化写作素材的习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部分地区还保留着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也可以将此作为生活化写作素材,如河北唐山皮影、安徽黄梅戏、河南确山打铁花等,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地区的人文特色,为日后写作收集更多创作素材。

2.提高学生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直接影响着写作教学成果,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拟定标题时适当选择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这样的题目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且富有灵性,如“激情的夏季”“画卷般的人生”“校园楼外楼”等。也可以拟具有悬念、新颖的主题,如“那是一张难忘的脸”“1+1是否等于2”等。值得注意的是,作文开头就如一个人的名片,要让人有读下去的兴趣,可以多引用名人名言,具有诗意的文字,这样能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如在写有关青春的作文时,可以这样开头:“有人说,青春是人生路上的一道伤,使人颓废、使人止步不前;青春是那么伤感、苍白,没有光彩。我却觉得不尽然,我个人的看法来说:青春是划过忧伤的太阳花,经历了雨的洗刷,绽放出迷人的光彩。”“青春是火,燃烧我们年轻的光华,青春是灯,照亮我们美丽的豆蔻年华,青春是路,指引我们从青涩走向成熟。”最后适当在文章开头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激发读者往下阅读的好奇心。

3.培养学生个性化写作

写作是抒发内心情感的过程,表传达自身对生活的向往及热爱。在初中写作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培养个性化写作意识,引导其用心体验生活中的不同感受,如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及家庭环境发生的趣事。如可以“我所生活的校园”为题,教师引领学生仔细观察校园,向学生给出写作思路,比如“校园里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我们的学校和你见过的学校不同之处在哪里?”等问题,然后根据学生所喜爱的事物进行分析,仔细观察所描写的事物并做好详细记录,并讲解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最后将自己的体会整理成作文素材。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深刻认识,还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另外,不少初中生的写作就是痛苦凑字数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情灵活设计作文题目,继而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还可构建相应的作文课堂,引导学生深入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期许。还可以有针对性选择一些中考命题作文让学生练习,让学生感受中考作文的难度,找到中考作文切入点,使学生提前适应中考。还可以分享往届优秀的中考作文,让学生探究,找到各种作文题材值得学习的亮点,继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4.提高学生对生活化写作的感悟

良好的写作行为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实际意义,在初中写作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对生活化写作的感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面对不同的写作题材时都能从容应对。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表达对生活的不同感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现实生活,探究生活中的亮点,形成自身看待问题的个性化视角。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在网上搜索可用的生活题材,学生选好素材后相互交流讨论,产生思维火花,在构思实践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可围绕宝马撞人事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背景材料及新闻报道,从不同角度命题,从写作主题看可拟题《法治还是人治》,从文体角度而言,可拟题“我对‘宝马事件’的看点”等,学生可写出角度新颖、观点独特的作文。家长也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不同的社交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社会的丰富多彩,也感受到社会的纷繁复杂,继而写出对生活的真实感悟。

5.作文讲评的生活化

要完成一篇质量上乘的作文,讲评和批改也是必不可少的。初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以自身专业标准衡量学生的作文,否则无法体会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其次,教师应进行发展性评价,用心写下每篇作文的优点及修改建议,最后做到一对一批改,珍惜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学生最期待的莫过于老师对自己每一次作文的点评,教师也能够从学生作文里更了解他们的内心动态,以此拉近与学生的交往距离。如在作文中发现学生情绪低落,可以写下积极鼓励的话语:“只要现在开始,什么都不晚,加油,你可以做得更好!”又如看到心事重重的作文,可以鼓励学生:“每天给自己一个微笑,你的运气不会太差!”看到学生遇到喜爱之事为其感到欢喜:“能够遇上自己喜爱的事物,为你高兴,愿你永葆初心!”。不论以何种方式讲评作文,教师都应保持期望和赏识的态度。美国心理学家古德提出“教师期望效应模型”,该模型证实:教师客观上对不同学生赋予学习期望,这些期望向学生透露教师期望他们出现什么样的学习成就信息,因而改变学生的自我信念和成就动机,受到高期望的同学成绩不断再提高,而受到低期望的学生学习成绩逐步下滑。这一模型启发教师在初中写作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坚信每位学生都能写出一篇优秀作文;将信心转化成期望,使学生感受到他们自身可以写出好作文的成就动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度应随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持之以恒,使学生写作动机逐渐增强。

6.灵活运用随笔

日记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直接途径,然而这种方式对于学业繁重的初中生而言极少有人能坚持。因此,教师可以顺应时代潮流发展,满足学生情感需求,灵活运用随笔,当学生想写点什么的时候,随时随地在班群留言板上记录下来,可以是每天上学放学路上的趣事,也可以是某个感触很深的场景。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多渠道,如空间说说、博客、朋友圈等记录心情,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这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通过有温暖、有情感的渠道流露自身感受。若有一天感到心情烦躁时,也许曾经写下的某些文字能够使自己淡然宁静,又或者其中的一些人或一些事能够影响别人的一生。

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世界万物唯有用心感受,才能获取高质量的吸收,只有學生的感受力得以提高,才会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客观事物相结合,从而使客观事物成为写作素材。因此,教师应多了解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用心体验生活,做到写作与生活相结合,表达自身的真实情感,从而促进生活化理念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中考教师应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