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2023-05-30 01:00王堃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3年1期
关键词:生活化作文生活

王堃

生活是一切语言知识的渊薮。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在生活中加以运用。无论是强化学生的写作动力,还是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感,抑或是助力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都需要从生活中汲取素材,把从生活中受到的启迪和获得的思考融入其中。本文对生活化教学的意义以及其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实践方法做了探讨。

生活即教育,写作教学不能没有生活的融入,作为教师,应该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善于通过生活故事和案例,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精彩的,这为生活化教学思想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实践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训练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让生活成为网罗一切写作教学要素的中心环节,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养成。

一、小学写作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写作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在教学理念上,教师的主导思维过重,写什么以及怎么写,学生没有自主权,教师让学生按照固有的模式和方向写作文,甚至刻意限制学生的写作主题和情感,学生只能在老师划出来的写作范围内写作,影响到学生的写作兴趣。而在教学方法上,有的教师没有事先让学生收集生活素材,讨论生活素材,从生活素材中提炼主题,导致学生的写作思维打不开,无从下笔。还有的教师过于重视写作技能的训练,缺乏人文情感的融入,导致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不合格。在教学评价上,一些教师拿所谓的标准范文和学生的作文做比较,认为不符合范文写作技巧的都是不好的作文,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束缚了孩子的天性,也导致作文缺乏个性和变化,不是写作教学的正确路途,需要在生活化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切实改进。此外,教师自身的写作素养不足,人文情感不够,都会影响到小学写作教学的质量。

二、生活化教学思想对于推动小学写作教学的价值

生活素材是写作的前提。学生要想写出优秀的作文,必须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取材,从生活中发现真善美,从生活中获得思维的提升和技能的提高。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意义在于,把语言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语言彰显生活的内容和内涵,让生活衬托出语言艺术的魅力和价值,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事实上,生活化教学也是基于科学学习规律的语言训练方法,因为小学生的写作素养不高,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都不足,生活可以说是他们走进语文世界的唯一入口,在形象的、生动的、美好的生活的带动下,小学生的写作练习才能走上正轨,进而步入光明通衢。

三、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实践方法

1.挖掘趣味生活内容,改善小学生的写作心理

很多小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这和他们较为薄弱的语言文字基础有关,也和教师错误的教学理念有关。需要教师一方面巩固学生的字词语句知识,一方面要增强人本理念,在写作教学中,少一些干预和限制,多一些宽松和自由,给学生展现自己的语言个性创造舞台。而在兴趣提升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实践生活化教学思想,如教学“我的一天”主题写作时,教师把学生每天的生活片段融入微视频中,学生可以看到自己上学、听课、参与体育活动、诵读、吃饭、沉思等多种生活场景,甚至连学生上课搞小动作的图片也被教师悄悄拍下来。这些微视频充实了学生的生活素材,打开了学生的写作思维。教师还可以开展作文竞赛,设置一些奖品如玩具和文具等,激发学生的参与动力,引导孩子们做爱读书、爱写作的好学生。写作兴趣的引导可以落实在写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比如在训练写作技能时,围绕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师可以让一位学生上台,其他同学运用比喻来对这位同学的相貌进行描写,看看谁写得最有趣,最形象,最妥帖,营造欢乐互动的写作课堂氛围。

2.收集生活素材,为写作教学做铺垫

素材是生活最直接的反映。学生描写生活,需要借助于素材,无论是人物还是景色,无论是感悟还是情感,都需要以生活素材为媒介。生活素材广泛存在,多观察,多收集,多思考,养成收集素材的好习惯,才能在作文练习中驾轻就熟。收集生活素材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记日记,素材本,拍摄图片,等等,其范围可以是校园生活也可以是家庭生活,通过收集训练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写作的价值。生活素材的收集工作重在平时的积累,要避免临时抱佛脚,才能凸显素材的应用价值。这就需要教师经常在语文课上开展素材教学,问问学生每天都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促进学生对生活的记忆,让学生能够在遇到相应的写作题目时,只需从头脑里调取即可,省去了收集素材的时间和精力。

3.交流生活素材,促进顺利写作

写作的铺垫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收集素材,还包括让学生交流生活素材,从收集到的生活素材中挖掘人物的闪光点,找到景物的特征,发现新的论点,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能为接下来的写作练习创造更好的条件。比如有的学生拍摄了几张妈妈做家务的图片,想要表达感恩的主题,但经过交流,老师和同学认为这不能覆盖妈妈的全部工作,如果仅仅把妈妈做家务的内容写到作文里,没有妈妈为自己准备早餐,为自己辛苦赚钱,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规划等内容,妈妈的形象就立不起来。学生由此获得了启发,通过更多生活素材的收集,可以更好地衬托出母爱无私的主题。围绕着收集来的写作素材展开交流,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新的写作视角,大家通过思维碰撞,可以发散各自的写作思路。在学生的交流互动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复述生活素材,把生活中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讲出来,通过口语表达,促进学生对故事逻辑关系的认识,达到以口语促写作的目的。

4.弥补学生在作文能力上的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不同,因此教师应该照顾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于后进生,要从他们最熟悉的生活入手,引导他们多看多思多读多写,从中发现生活的乐趣和美好,从最简单的词语和句子开始,逐渐拓展到段落和篇章,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改善学生的畏难心理,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对于感悟能力较强的优等生,要鼓励学生尝试新鲜的生活方式,获得更多的启迪,同时大量阅读,从优秀作家的文章中发现描写生活的新角度,拓展自身的写作视野。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作文比赛,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安排不同的写作题目,设置不同的写作目标,实施不同的评价策略,选出优秀作文,大家开展集体阅读和点评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互动学习,互相帮助,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特别是在写作技巧的认识上,不同学生的差异更加明显。同样是生活中的小事,有的学生写成了流水账,看到前头猜到了后面,语句生硬呆板,缺少变化,有的学生的作文却跌宕起伏,给人遐想,语言文字充满张力,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情景交融,夹叙夹议,充满童真童趣,在结构方面也詳略得当,前后呼应,因此要把写作技巧的训练作为差异化教学的重点,使后进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表达技能,也使优等生通过技能训练,获得更大的进步。

5.把读写结合融入语文教学中

阅读和写作是一体两面,互为羽翼,不可分割。教师应该在平日的课文教学中,注重加强读写结合练习,让学生收集教材中的优美语句,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提炼写作的方向,通过仿写、扩写和续写等形式,促进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和写作技能。比如《陶罐和铁罐》中,生动的语言描写成为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动力,而这些拟人化的语言描写,本身就是生活化的内容。教师把对应的作文题目交给学生,如:纸和笔,米和菜,电子书和纸书,让学生自主构建对话内容,结合课文,借助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拟人手法写作,推动故事发展。以“纸和笔”为例,学生可以创作一个这样的故事:纸在笔面前耀武扬威,认为笔离不开它,再好用的笔,没有了纸也无用武之地,笔却认为自己更重要,除了纸,笔还可以在其他材料上书写,二者通过辩论,最后形成共识,谁也离不开谁,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构建人类的文明。这样的写作教学方法非常有效,既能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多阅读,广泛涉猎课外读物,如绘本、小说、散文、诗歌等,提升阅读速度和技能,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丰富语言积累,促进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并通过引导学生撰写读后感的形式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6.借助社会新闻和课外实践,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

小学生的生活视野狭窄,局限于校园和家庭两点一线。为此,教师有必要结合社会新闻打开写作教学的新局面,比如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挖掘一些生活素材,如半条被子,培养学生对党的感恩之情,再比如结合一些社会热点让学生思考:小学生该不该给老人让座?诚信过时了吗?为什么小学生不应该躺平?等等,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辩论能力。除了社会新闻,还应该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一方面学校可以经常举办一些校园活动,如读书会、植树、演讲、诵读、包粽子比赛等,充实学生的生活素材,另一方面,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去公园,去博物馆,进行一日游,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促进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提升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7.养成日常写作习惯,助力学生的写作素养

写作教学需要把课堂和课外结合起来,通过课外练习巩固课堂所学写作技能,通过课堂练习,对学生的写作问题进行指导,让二者成为教学一体。而课外作文练习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有的小学生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虽然每天只写几句话,但长期坚持下去,包括生活观察能力在内的写作素养就能获得有效提升。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口语或者书写,抒发对生活的感知,这不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还能完善学生的心理。

8.关注自身的写作技能和人文情感

教师自身的写作素养是写作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一些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很少抽出时间进行课余写作,自身没有养成写作的习惯。教师要增强责任感,多阅读,多练笔,让丰富的生活内容助力自己的成长,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提出有针对性的写作建议。此外,写作教学特别是生活化的写作教学,需要教师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才能在作文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这就需要教师提升道德素养,修炼内心世界,做和蔼可亲、真诚友善、乐于助人、积极向上、性格开朗的教师,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给学生以感染,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综上,生活是语言的基石,教师需要重视生活化教学思想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探索新方法,凸显生活化教学的魅力,促进学生的独立感知和思考,让学生通过生活化写作教學的实践,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在个人审美能力和写作技巧等方面都能获得提升。

猜你喜欢
生活化作文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