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遇良师,何其有幸

2023-05-30 02:36王丹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师者讲台语文

王丹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得遇良师,何其有幸。人生一定有一位老师曾照亮你的生命,影响你一生前进的脚步。有这样一个人,她几十年如一日,投身教育事业,扎根一线,诲人不倦;她授人以渔,带领徒弟探索自身特色,个性生长;她坚守教育理念,德艺双修,推动学生多元化发展。在我的人生道路里,黄文业老师不可或缺,她的引领持续焕发耀眼光芒,为我指引方向,带领我不断成长。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农民在土地上辛勤开垦、播种、施肥、灌溉、除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他们挥洒汗水,只为禾苗的茁壮生长。头顶太阳,脚踏黄土,万般辛苦浑不觉,幸福滋味在心头。黄老师就是这样的存在。对她来说,教书育人宛如种庄稼,饱有职业热情,坚守教师情怀。她用汗水挥洒青春,用爱意助力前行,用真情关怀成长。

故事开始于2015年的秋天,我调入诗城路小学,开始了新的教学生涯。新教师展示课上,我遇到了我的师者路之明灯——黄文业老师。她既是诗城路小学的校长,更是一名资深语文教师。几十年的教学生涯沉淀了岁月,黄老师的身上散发着书卷之气。“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她最好的写照。从一名教师成长为学校的校长,黄老师身上凝聚着文学的力量与爱的光芒。在展示课上,黄老师严谨认真、细致地进行点评,对于优点不吝夸奖,明确指出不足之处,在困惑之处指点迷津。黄老师鼓励我们参加各种活动,给我们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黄老师说,讲课是教师成长的唯一途径。在不断的展示与黄老师一针见血的细致点评下,我的课堂不断精进。黄老师温柔却不失力度的话语如醍醐灌顶,在我的心里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记。在之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常常回味黄老师点评过的展示课,从中汲取更多收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非常有幸,在2019年学校师徒结对活动中我成为了黄老师的徒弟。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刻领悟了黄老师的教学魅力。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我看来,黄老师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黄老师在培训的第一天就跟我们强调:“生长是一种神奇的脉络,每个人的身上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你们必须在成长的过程中伸展探索,展示出独一无二的特色。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国学知识数不胜数。文化是鲜活的、灵动的。学习语文不能生硬,要顺著语文的生命与她融合,感受文学脉络,不断前行。我不会面面俱到地手把手向你们传授技巧,你们的生长必须依靠自身的学习和领悟,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成为一名拥有灵魂的教师。”

带领我们的第一步,黄老师就亲自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语文名师完整的上课流程。黄老师说,教育是面向学生的输出,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在不断的磨合中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示范,黄老师来到我的班级。面对一群陌生的面孔,黄老师依然沉稳有力、不疾不徐。教学《宝葫芦的秘密》一课时,怎样续编把故事编得奇妙呢?她让学生先完成这样一幅思维导图:

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应该在什么支点上想,怎么想。解决不会想的难题,避免瞎想、随意想、乱想,故事创编既要在意料之外,又要在情理之中。恰当的学习路径,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有的学生还结合生活实际,希望复活袁隆平爷爷,让他永远健康长寿,与人民一起过着快乐、幸福、安康的好日子。她以自己的节奏带领学生沉浸于课堂之中,留意学生的学习状况,灵活授课。她的课堂轻松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她将语文的魅力展现出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学习语文的乐趣。示范过后,黄老师又向我们详细解说如何进行教案的准备工作。黄老师告诉我们,授课不是肆意的,教师必须深入解读教材,了解教学目标,牢牢把握知识脉络,围绕核心知识开展教学。教学准备工作极其重要,一名教师若想教好学生,首先自己要熟练掌握知识,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起初,在课堂上我总是无法达成教学目标,一节课学生也听得云里雾里,黄老师立即找到了关键问题,她指导我巧用支架,引导学生真学。支架是引导学生达成目标的路径,是学习效果的催化剂,能助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方法地学、有深度地学、快速地学。我在备课《桥》时,一度卡在了如何让学生理解文本上。黄老师提醒我:文章写的是老支书,为什么以《桥》作为题目呢?可以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点和矛盾点阅读文本,着眼小说的文体特点,从小说回归生活,探究小说的文眼价值:桥既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普通桥,更是像老支书一样的共产党员为老百姓架起的希望之桥、生命之桥。这样,学生对文本价值的理解就变难为易了。

立于讲台。教师是输出的职业。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要一直与讲台为伴。但是,没有谁生来就是教师。教学也不是照本宣科。每一名教师都要立于讲台,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行,逐渐总结形成自身的经验。立于讲台是黄老师让我们生长的第一站。她说,若要成为一名好老师,必须扎根讲台,形成自身的授课风格,总结经验,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成长。授示范课之后,黄老师便让我们在课堂中不断地摸索,在实践中探索发展的新方向,在不断的反思之中收获经验。她说,别人的经验很好,但自己摸索总结的才是最适合的。在黄老师的要求下,我们逐渐形成了更加严谨的教学态度,形成了自身的教学特色。

立于专业。作为师者,丰厚的知识储备是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若想更好地输出,首先必须要有所输入。黄老师经常向我们强调要充电赋能。学习是一生的事业,停止学习只会止步不前。作为师者,应当更加注重自身的知识储备,正视自身职责。黄老师经常带领我们参加教学活动,向我们分享专业书籍,让我们在研究与学习中不断地认识不足,补足短板。关于备课,黄老师对我们有着极高的要求。她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理解课程的内容,对于不够明确的字句,她带领我们在课本中找共性,从文体特征、单元要素、课时目标、学情分析等角度进行解读。在磨炼中我们深入了解语文教学的特色,掌握语文的教学方法。

立于自身。师德是教师立于讲台的基石。对于我们的思想建设,黄老师有着严格的标准。她要求我们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提高自身涵养,做德才兼备的师者。传道者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身必须要有高尚的灵魂。在黄老师的言传身教与严格要求下,我们更加敬畏教师的职业,正视自身职责,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端正言行,杜绝歪风邪气,传播正确价值观念,引领学生发展,助力校园建设。

黄老师常说,人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不能一味地追求文化知识的提升,德行的成长与综合素质的发展也同样重要。培养学生,不能只传授他们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德行。在黄老师的引领下,我在备课时不断调整教案,增加趣味性拓展知识的比重,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普及更多综合知识。学习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在教授学生的同时,我也收获了不同程度的成长。

在注重我们独立生长的同时,黄老师也积极地向我们提供帮助。当我们遇到困难时,黄老师耐心地倾听我们的心声,为我们解惑,带领我们走出工作盲区。在她的带领下,我们也迅速成长,各自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黄老师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相遇是一种特殊的缘分,师徒是一生长久的情谊。在我的成长道路中,何其有幸遇见黄老师这样的明灯之师。她赋予我教学生涯的灵魂,我深深折服于她的教学魅力。在她的带领下,我生长,我前行,我登高,我望远。黄老师的教育将一直照亮我的前行之路,不断激励我伸展、生长,在讲台上挥洒汗水,在校园里追寻幸福。

感恩校园,感恩相遇——黄文业老师,点亮我的教学之路!

(作者单位:重庆市奉节县诗城路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师者讲台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我只说给月光
爱在讲台
陈俊玲 师者应有“常流水”
师者风范
讲台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
江枫:诗人气质 师者襟怀
DV校园小讲台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