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求索:心定行笃的语文前行者

2023-05-30 10:48黄日暖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2期
关键词:本真初中语文素养

黄日暖

《广东教育》:李老师,您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后,确认并坚持在一线开展“本真语文”教学。您基于什么提出“本真语文”教学主张,“本真语文”的内涵是什么?

李燚鑫:在22年一线工作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作为语文教师,首先是一名人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把握时代脉搏,要始终把“三观教育”放在育人的首位,在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是说,教师要用“真心”给学生“真爱”。

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他带的兵都很尊敬他。父亲常常说:“对这些离家在外的兵娃子要像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从小,父亲便在我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做一名教师——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

在长期的教学中,将这种爱逐渐转化为课堂的守护。我发现语文课堂教学往往存在局限性:许多语文课过于重视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作用,过分考究语言文字的外在表现形式,不断训练学生剖析理解的能力。

诚然,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但它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满载着真、善、美,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始终紧扣文本,走进文本的深处,脚踏语言文字的土地,在教师、作者、学生、文本的多重对话中陶冶情操,丰盈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挥语文的育人作用,才能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本质。这也正是“本真语文”的内涵所在。

《广东教育》:在您的教学主张下,目前形成了怎样的教学实践模式呢?

李燚鑫:多年课堂实践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自己的一点感悟。课堂上学习经典的文章,学习语言文字的美,感悟文字所承载的道理,传承文明、训练思维、启迪智慧,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传播正能量,达到育人的目的。

在本真语文理念指导下,我始终探索“四语”语文,即语与用(运用)、语与思(思维)、语与美(审美)、语与文(文化),引导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有效地运用语文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提升审美品质、理解文化意义。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基于“四语”,我逐渐开始思考及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即“四动课堂”: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帮助学生产生足够的“自我成功感”作为课堂形态,提倡“教师动手,树立典型;学生动口,讨论问题;师生动脑,寻找规律;学生动笔,练习运用。”

如今在“双减”“新课標”等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聚焦核心素养,塑造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合作探究意识,注重其生命体验,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

此外,还要聚焦统编教材,贯通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材,熟悉其整体螺旋架构,熟知全套教材的整体结构及编排特点,每一册教材的单元布局及主要篇章,每一章节的内容及安排,探究“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设计思路,让学习促进思考,让研究推动教学。新课程标准下,以生为本的理念,以学习为本的路径,都更加倾向于学生的学。

《广东教育》:作为深圳市初中语文教研员,您打算如何带领大家践行这样的教育主张呢?

李燚鑫:我想先谈谈在做教研员之前的一些经历。2018年,我被评为南山区第一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通过公开教学、组织研讨、现场指导、专题研究等一系列活动,工作室充分发挥了示范、辐射、引领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圆满完成了教育精准帮扶暨跨区域骨干教师培训班的组织任务,不仅承担上课、讲座的任务,也让骨干培训班的教师感受到来自深圳教育同行的爱。

这段研训经历历练着我,同时,我担任过深圳市八年级120分语文调考命题组组长,交出了一份令大家满意的试卷,我还组织了市教师基本功大赛,拟定了2020年深圳中考考试说明。对教师、班主任、骨干教师等培训20余场,获各级各类奖项30余次,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5篇,作为主持人完成市、区课题,帮助更多教师提升业务能力、发掘职业价值。

“本真”,也包含着对平常工作的坚守,对平凡教育的认可,是“真实”工作的状态的心理提炼。

现在,我想我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守正创新。语文需要坚守,也需要与时俱进;在坚守,也在创新。

“双减”背景下,如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摆在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道难题。

我要做的,首先是及时了解并梳理初中语文主要矛盾与问题:教师更迭频繁与科组作用发挥势弱的矛盾、学生负担沉重与教学改进创新滞缓的矛盾、教师质量提升意愿与命题走向模糊的矛盾、学生素养发展与学科环境逼狭的矛盾。

其次是抓住服务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点,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化点,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书育人能力,确立以系统性改造作为区域性课堂变革的驱动。课堂开展系统性改造作为行动目标,以“顶层设计,分步实施,问题导向,选点突破,逐层推进,螺旋进阶”为行动思路,对课堂教学开展“全方位”“全系列”“全路径”“全课型”和“全要素”深度实践与探索行动,致力于“破唯”和“破围”,发现规律,创新手段,重构价值。

《广东教育》:您对深圳市初中语文教学和研究有何展望?

李燚鑫:深圳的初中语文教学应该牢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原则,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作为课堂教学实施的出发点,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品德修养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重视开展实践性、跨学科、长周期等综合类研究与实践,力图在设计、活动、评价、展评等方面取得突破;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应用,创造自主学习空间,设计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同时,应该做好传、帮、带,带动更多人,提升教学素养、教学技能,成长一批人,成就一批人,成为我不懈的追求。

我始终坚持搭建平台育新秀,以身示范树榜样。工作至今,从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到现在的教育科研,工作的着力点是给语文教师的成长出点子、搭台子、铺路子,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在传、帮、带中形成结对帮扶联盟,挖掘教师的内在潜力,让他们在各自的平台上充分展示自己。

勤奋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任劳任怨甘愿做“铺路石”。与教师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在成就别人的同时提升自己。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无论是作为精英教师跨校交流,还是疫情期间克服困难统筹深圳市初中语文“托底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拟定教学内容、审核微课内容课,为深圳初中生带来有序而又高效的线上教学课,再到日积月累充分发挥名师先进示范作用,不断努力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从实践积累到专业研究,我的教育行为不再局限于一个班级,而是带动一个区域,影响一个群体。

就像父亲告诉我的:“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你就能给人们一片绿荫。”教师是我的职业,但我把它当作事业来奋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我的选择、我的热爱,做一名新时期的教研员,构建深圳特色的初中语文教科研研修成长共同体。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    韦英哲

李燚鑫,深圳市初中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硕士研究生,在读博士。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初中文科名教师培养对象,深圳市骨干教师,深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深圳大学和深圳城市学院教师继续教育授课专家,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山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山区优秀教师。曾获国家级奖6项;省级奖项3项,其中包括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市级奖项7项;区级37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参与编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优化》、学教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资源《初中语文全程学案》等多部专著。

猜你喜欢
本真初中语文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本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