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一体”:校本研修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2023-05-30 10:48冯家传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2期
关键词:江门市教研组研修

教师发展,研修为本。校本研修,无疑将为教师的培养、名师的孵化、个人的成长与团队的发展注入源源动力。我校校本研修以幸福教育办学理念为指导,从教师的专业发展入手,围绕“打造名师、培育骨干、提升整体、均衡发展”的思路,把“研教、研学、研训”有机融合,构筑“三研一体”校本研修体系。

一、“三研一体”校本研修模式的内涵及解读

校本研修,起于教,立于研,拓于学,用于训。在校本研修实施过程中,“教”“研”“学”“训”不是孤立的,而是主体融合、形式合一。我校倡导的“三研一体”,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形成“研教、研学、研训”一体化、立体式推进的校本研修体系。“三研”的切入点在“研教”,通过课例展示聚焦教学问题,以教促研开展教研活动;“三研”的着力点在“研学”,通过理论学习化研为学,引发思想交流与思维碰撞;“三研”的落脚点在“研训”,把校本研修作为一种培训模式推进,最终指向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三研一体”校本研修模式的路径措施

1.构建“一模式”

校立足课堂教学,依托学科组建设,以构建“开放·活力·高效”课堂为目标,以学科组、智囊团和工作室为载体,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三三三”研修模式。

(1)突出“锻炼—打造—成就”三个层次。青年教师突出基本教学常规的培训和教学基本功的训练,骨干教师突出教学能力的打磨和教学风格的提炼,教学名师突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

(2)基于“学科理论学习、学科素养发展、教学能力训练”三项内容。针对这三项内容通过建立学科教研制度和集体备课制度,形成“自主备课—集体议课—科组研课”三级备课、研课体系。

(3)用好“岗位练兵、外出培训、备战赛课”三种形式。通过这三种形式,形成校本研修从输入到输出,从理论到实践,从校内到校外的立体化建构体系。

2.推进“三工程”

(1)落实“青蓝工程”。年轻教师要迅速成长,需要进行专项培养和系统打磨,全方位给他们铺路子、出点子、压担子、搭台子。一是以“师徒结对,以老带新”形式开展“青蓝工程”,实施一对一“传、帮、带、引”辅导。二是推行“首席教师”制度,以首席教师的专业引领支持示范指导,手把手带动本年级本学科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教研。三是实行“巡课+听课+评课”推门听课制度,全面听课,个别指导,实现与新教师上课的无缝对接。四是启动对新入职(含调入)三年内的教师实施“一周一培训”的“321工程”,立足教学实际,聚焦教学现象,让受训教师看得见,学得会,用得着。

(2)助推“名师工程”。“名师工程”以工作室为平台展开。随着2021年5月广东省冯家传名校长工作室、广东省胡务娟名教师工作室的启动,学校已初步形成工作室建设的层级体系,包含省级2个、市级4个、区级1个、镇级6个。各级工作室通过上下联动,内外互动,承办各类跟岗培训、专题研讨、校际交流、互联互访,邀请各级专家名师、学科教研员进校指导,引导骨干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学术研究的高度,最终实现从教学型名师走向研究型名师。

(3)启动“智囊团工程”。比赛是一个锻炼教师、快速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的舞台,以赛促研是最有效的校本研训方式之一。我校完善“赛课+智囊团”的高级教研模式,发挥智囊团学科学术指导中心作用,以赛课为契机开展种子选拔和课例研磨,以集体智慧打造精品课例,打磨青年教师,继而通过赛课促进校本教研,历练团队发展,通过个人赛课带动团队教研能力提升,实现教师抱团发展,形成“一人赛课带动科组集体教研”的良好教研氛围。

3.搭建“四平台”

(1)岗位练兵平台。校本研修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夯实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我校立足岗位练兵,落实常规训练,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开展学科教学能手比赛;坚持开展粉笔字“一周一评展”;坚持开展学科考卷命题比赛;坚持开展期末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

(2)培训学习平台。立足本校,借助外力,不斷拓展外出学习新渠道,创新外出学习的新形式,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进行有层次、有深度的培训,让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找到个人专业发展的动力和获得幸福的能力。学校还落实外出学习撰写心得体会制度和交流分享制度,凡外出学习都要上交一份不少于1000字有质量的学习心得,凡参加大型教学研讨会回来要在教研活动上作专题学习汇报。

(3)比赛展示平台。我们努力为教师搭台,通过“智囊团”全力为教师备战,主动把教师推出去,让他们在各种比赛、展示的舞台上成长起来,成熟起来,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良好局面。学校还充分发挥“牵线搭桥”作用,特别是通过工作室这个平台,让学科名师有用武之地,有展示舞台;通过教育集团,启动“名师大讲堂”活动,以城乡交流来促进集团教师互动。

(4)名师引领平台。通过“搭大台,请大师”,承办高端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把本市、本省乃至全国的专家名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教研员请进学校,让教师在家门口也能领略大师的教学风采,与名家零距离开展交流、教研。近年来,我校先后承办了全国真语文五周年理论与实践成果展示活动、广东省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论坛、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作品展示交流研讨活动、江门市新课程改革观摩研讨活动等多项高规格、高层次的大型课改研讨和学术交流会。

三、“三研一体”校本研修模式的实施效果

“三研一体”校本研修的倡导与推进,对学校发展与教师成长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一是学校高质量建设长足发展:先后荣获广东省基础教育校(园)本教研项目、广东省中小学校本研修示范校、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示范校、广东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广东省基础教育学科教研基地项目基地学校(江门市小学数学、江门市小学英语)、江门市小学阶段协同教育质量先进学校。

二是学科教研组建设成绩斐然:在江门市星级教研组创建中,我校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艺术教研组、科学教研组均被“江门市示范科组”,英语科组被评为“江门市先进科组”。语文科组在2022年被评为江门市首批“十佳教研组”。

三是教师专业发展迈上快车道:学校现有广东省特级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2人;市级教育专家、名校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学科带头人、兼职教研员等19人次,区级36人次;60多位教师获区级以上教学赛课一、二等奖,13位教师获省级以上一等奖。

校本研修已经成为学校办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校本研修工作中,我校将重点立足校本,激发校本教研的活力;突出示范,擦亮示范教研组品牌;扩大影响,拓展省级工作室张力;面向未来,植入“互联网+”思想。如此通过“研训一体”,把“教”引向“研”,把“学”导向“训”,线上线下一体推进教研活动与教师培训的深度融合,推动教师高水平成长,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注:本专题作者所在学校为广东省校本研修示范学校。

猜你喜欢
江门市教研组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阳光路上歌声扬
——广东省江门市老干部大学校歌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江门市氨氮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应用现状浅析
大白兔奶糖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数据挖掘在江门市社会保险基金数据研究分析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