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普法:新时代思政教育新方向

2023-05-30 03:55叶丽诗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2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交通

叶丽诗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根据学生经验基础,以劳动项目为载体,以学生经历体验劳动过程为基本要求,开展不同类型的劳动教育。广州市越秀区豪贤路小学早在2015年就已成立“童梦志愿服务队”,积极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志愿服务劳动教育模式。本文以交通安全、服务性劳动的实施呈现学校普法教育开展情况及实施成效,并由此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思政教育新方向。

一、智慧普法的校园实施

豪贤路小学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普法教育,其中系统化开展的法制、文明、安全、健康、志愿服务等更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1.拓宽普法教育架构,构建齐抓共管社会共育大格局

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司法公安等单位齐抓共管、社会共育大格局。德育领导小组下设普法领导机构,专设交通安全工作组负责指导、指挥和协调学校普法工作和“警家校护安护畅”工作。分设各工作组,具体设计、策划和组织开展各项交通安全宣传及教育体验活动。

以点带面,组建红领巾“小交警”宣传队。“小交警”队由学生自行报名,学校大队辅导员和志愿辅导员指导管理,负责全校交通指挥手势操推广和外出展示等。班级设立交通安全宣传员,监督并提醒学生校外文明交通、安全出行,校内上下楼梯靠右行、轻步慢走靠右走等文明礼仪、习惯。

全面营造,保障健康生活文明安全。学校门前的护安志愿者、显示文明交通宣传标语的电子屏、斑马线上的流动交通灯、学校专题文明交通宣传栏和宣传海报、教学楼走廊张贴的学生文明交通主题绘画作品等,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时时处处受到熏陶。

2.丰富活动载体,培养健康文明素养及服务劳动意识

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是交通安全文明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校根据主题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对交通、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的兴趣,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成立志愿服务组织,推动志愿活动入校入家庭。和全市广大志愿者一起参与文明交通行动,拓宽学生及家长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渠道。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市区各种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助力提升全市文明交通行为,同时对劳动课程标准提出的服务性劳动内容先行先试。学校志愿服务队现有注册志愿者700多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时数5449小时,人均开展志愿服务时数7小时(数据来自广东省志愿者平台)。

整合社会资源,拓展师生活动场域。学校与越秀区青创力社会发展中心、广东少年警训等公益组织合作开展各类教育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家庭到广州市青少年交通安全体验基地学习体验,参与“我有一颗糖,送给不闯红灯的你”文明交通行动、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交通游园会活动”、开展面向全市的交通安全云课堂活动,以各种方式宣传交通安全文明教育。

3.警家校合力,共建文明交通共同体

擦亮“警家校护安护畅”品牌,为文明城市、文明交通助力。教师、家长、学生志愿者以亲子上岗服务模式开展校门口护安护畅行动,每天校门口的蓝色马甲、红色袖章和帽子成了温暖的代名词。2021年9月,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张锐、广东省公安厅治安局政委张绍新、广州市公安局副局长雷虎到校视察校园安保工作时,对学校家长志愿者协助交通疏导和安全保护予以高度赞赏。

坚持交警进校园活动。学校与越秀交警保持密切联系,每年以多种形式开展交警进校园活动:协助训练“小交警”或带领“小交警”外出參与展示活动;定期到校开展交通安全主题教育、交通安全宣传体验活动等。

树立榜样,弘扬正能量。联合交警大队评选“警家校护安护畅”模范小队、文明交通模范家庭、文明交通小先锋、星级志愿者等。开展“我为文明交通献计策”家庭优秀金点子征集活动,将金点子反馈给交警大队,共同为文明城市安全出行出谋划策。

4.本项目创新点

针对“健康生活”核心素养提出的“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及劳动课程标准中对服务性志愿劳动的要求,结合新时代思政教育一体化研究目标,“以法育德”“法劳兼顾”“多元并进”的创新性实施,保证了校园智慧普法的深度落实。

二、项目实践效果

润物无声,学生的法制、安全意识得到提升,文明交通、健康安全、志愿服务成为自觉行动。人人争做文明志愿者、实践者,家家争创文明模范家庭。“警家校护安护畅”项目的有效开展,将推动多个部门联动起来在全市推广该项目。近年学校普法特色在省市区进行交流汇报,被媒体报道二十多次,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等。

1.实践成果

建立文明交通教育资源库,为不同年龄特点开展分层教育活动提供素材。1—2年级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培养意识;3—4年级通过交通指挥手势操学习、文明交通体验营活动等养成文明交通习惯;5—6年级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行动和我为文明交通献计策等活动。

2015年学校被广东省公安厅、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司法厅等六个部门联合评为广东省交通安全文明示范学校(广州市唯一单位)。2017年学校作为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公安局推荐开展“警家校护安护畅”行动全市第一所学校,多次参与文明交通展示、宣传、云课程等教育推广活动。学校实践成效在省市区会议上做主题发言交流分享。成功案例为交警部门在全市推广“警家校护安护畅”行动提供了参考学习模板。2020年11月,学校被评为广州市越秀区“思政一体化建设实践基地”。

2.社会影响

自2017年起,学校“警家校护安护畅”行动是全市坚持最久、践行最积极的。家长志愿者和“小交警”的志愿服务成为校门口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多次协助交通安全宣传片拍摄。为交警破解城市交通难题提供参考,促进交警部门在全市推广豪贤路小学模式。近年,学校多人次获得“广州市道路交通安全先进个人”“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接待来自武汉市东西湖区交警大队、江西赣州市章贡区交警大队及学校代表到校观摩交流。

2019学年开学日,作为广州5所学校分会场之一,学校参与广州交通安全第一课拍摄活动。2020年5月,学校在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上分享学校普法工作经验,交通安全第一课活动被《广州日报》报道。2021年,学校协办“金色盾牌,红色使命”活动,“小交警”现场展示的飒爽英姿登上《人民日报》。2022年6月,学校被广州市教育系统推荐参加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调研座谈会”并在会上作交流。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交通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繁忙的交通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交通劝导员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