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双减”有效落实应聚焦一线教师

2023-05-30 03:55徐妮娜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2期
关键词:作业负担高水平情怀

徐妮娜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一场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教育革命”在全国各地各中小学校展开。

作为政策直接执行者的一线教师,他们的教育理念以及对“双减”政策的认知,决定了其教育行为,影响着“双减”政策在各中小学校具体被执行的情况,进而影响学生课业负担的实际水平。因此,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在于教师;让学生在学校学足学好,在于教师;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于教师;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于教师。

全面推进“双减”政策,让“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着力点,主要在于教师。那么,如何让教师有效落实“双减”政策,顺利打赢这场最大力度、最大范围、最大影响的“双减”战役?

重视加强教师教育,培养教师教育情怀

师范教育不能过于注重知识的习得和技能的提升,而忽视培养一名未来教师最核心的品质——教育情怀。回想自己本科读师范的时候,也是空习得一身应付教师招聘考试的知识和技能,而不知教育情怀为何物。

重视加强教师教育,若能以培养教师教育情怀为首要任务,让教师长年累月沐浴在古今中外这些万世师表的精神熏陶之中,“虽不能至”,也能“心向往之”。培养出一批批拥有教育情怀的好老师,何愁攻不破“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何愁“双减”政策不能有效落地生根?

提升继续教育质量,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师继续教育作为在职教师进行知识补充、更新和提高自己的重要路径,在实际操作层面却逐渐演变成“鸡肋”般的存在。其根源在于继续教育培训一方面主题芜杂,无關教师痛痒,提不起教师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内容空洞,高大上的标题之下只有肤浅的概念阐释,流于表面,教师学不到真东西。广大一线教师苦于每个学年必须完成继续教育学习的“硬任务”,却无法获得转变教育理念和增进教学水平上的实质益处,陷于白白浪费学习时间,又无甚收获的尴尬境地。

为让继续教育不再是教师的喉中骨鲠,相关部门应以有效提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质量为第一要务,提供一批可选择、专题化、有深度、高水平的培训课程。可选择,意味着一线教师能切实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以修补自己的教育短板;专题化,意味着教师不再走马观花,而是深入学习、实践并应用于教学;有深度,意味着培训课程接地气,不再是在概念和理论上泛泛而谈;高水平意味着相关部门要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上大力投入,遴选名校长、名师的高质量教育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以供一线教师真正能够通过继续教育而学有所获。

提升继续教育培训质量,以可选择、专题化、有深度、高水平的继续教育课程为一线教师的成长助力,是“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作业设计和布置水平,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做优做强校内教育的有效路径。

优化学校管理水平,激发教师创造活力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有效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和培训负担,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一线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心理负担。

我们应看到,一线教师只是“双减”战役中冲锋陷阵的士兵,统领整个学校战斗局面的指挥官是学校管理者。有效推进一线教师落实“双减”任务的最大保障,是学校管理者提供的优良育人环境。如果学校管理观念不到位,依然秉持唯分数、唯成绩至上的教育质量观和个人政绩观,施行“遮眼法”,私下仍以学生成绩、班级排名等衡量教师水平和教师绩效,那么,教师势必会继续给学生追加大量学习任务和课堂作业,追求更多练习、更好成绩,以应付学校管理者的考核。学校管理水平低下,是造成教师焦虑,并把这种焦虑传递给学生,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

优化学校管理水平,提高学校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在学校管理理念上不再以分数论英雄;在学校管理能力上,精细化管理不再吹毛求疵,减少过度宣传等“形式主义”和“面子工程”,切实减轻一线教师的事务性负担,为教师提供深入钻研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的优良环境,一线教师才能真正有时间、有精力、有活力深入钻研教育教学,推进“双减”有效落实。

本栏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作业负担高水平情怀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探析小学生作业心理负担的定量分析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减轻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有效识字 减轻写字作业负担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