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得新冠?鉴定12个网络热门传言

2023-05-30 13:17佚名
好日子 2023年2期
关键词:奥密克毒株颜值

佚名

每天被与新冠有关的信息轰炸期间,你一定收到过许多来路不明的截图,里面对于新冠的预防、治疗、特性等各有说法。我们总结了近期热度很高的疫情传闻。其中,几个是有依据的呢?

抽烟喝酒,不得新冠?

解读:别信!

酒精确实能杀死新冠病毒,不过那是 60%~95% 浓度的酒精消毒液啦。喝酒肯定是不能在身体局部达到这么高浓度酒精的,更重要的是无法持久,根本不会帮助你抵御新冠病毒的入侵。至于危害嘛,除了你熟悉的酒精对身体整体伤害,也有了多篇研究报告称饮酒者新冠感染相对更重,预后更差。

吸烟预防新冠?只列一份数据好了。BMJ 上一项研究显示,吸烟整体上让你的新冠感染风险高出了一倍,住院风险升高 5 倍,死亡风险升高 10 倍。

颜值越高,越不容易新冠?

解读:说法不准确,证据不足。

一直以来都有颜值(面容对异性的吸引力)越高,免疫力越强的论点。或许是高颜值、体面打扮的背后是家庭优渥,有更好的健康条件。另外,也有观点认为,人类出于繁衍本能,吸引力高的面容应该也是更健康的。

不过,很遗憾。从研究来看,更受女性喜欢的男子(男性面容)似乎并没有表现出更好的免疫能力。而关于女性颜值与免疫的关联暂时还缺乏严谨研究。比起颜值,疫苗才是真正的免疫。

胖子不容易得新冠?

解读:说法不准确,肥胖人群更危险。

从感染几率的角度看,肥胖者感染可能性稍微比不胖的人高一点儿,大概是 BMI 每增加 5,风险升高 7%。重点并不在感染几率,而是胖子感染新冠之后会更加危险。越胖负责免疫的 T-淋巴细胞越少,越胖肺活量储备越少,肺在关键时候越撑不住。

最终结果就是胖子因为新冠住院的概率是常人的 3 倍,死亡风险也升高了。肥胖儿童相比于正常体重的同龄人,受新冠威胁的可能性更大。

O 型血不容易得新冠?

解读:这个还真的有统计数据出处,但 O 型血的朋友先别着急高兴

最早注意到血型差别对感染的影响,是 2020 年年初的中国,因为数据较少,最初只是一个设想,后续很快有世界多地的研究证实了 O 型血更少感染上新冠的结论。

不同地区观察到的数字不同,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综述性研究中总结,大概风险降低了 35%。与之相对的是 A 型血风险增加了 45%……不过这些差别,没有明显意义。尤其是奥密克戎时代,病毒传播较快,感染预防起来难度较大,即便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差别,也到不了就高枕無忧的程度。

存在“天生抗新冠体质”,基因上不会得新冠?

解读:传言大部分是有依据的。基因和遗传因素确实会对人的新冠易感性造成影响。

对那些经历了多轮疫情、有过密接,但未感染的志愿者研究发现,影响新冠易感性的基因为数不少,并非单一基因。

著名的 ACE2 受体相当于病毒打开人体的“钥匙”,如果它发生突变,就有可能让病毒进不来。另外,有些基因与人体的免疫机制,比如人类白细胞抗原敏感性、 I 型干扰素、记忆 T 细胞的相关调控有关,也可能会影响新冠易感性。

这些基因目前还没有被遗传学家找齐,还需要继续研究才能彻底揭开真相。假如你身边的朋友同事都“阳过”好几波了,唯独你毫发无伤,说不定真是天赋异禀。当然,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基因也不能保证你绝对不感染新冠。

广州传播的毒株(BA.5)比北京(BF.7)更温和?

解读:都是奥密克戎,致病性没有大差异。

首先,不管是 BA.5,还是 BF.7,它们都属于奥密克戎的变异株,甚至 BF.7 就是 BA.5 的一个分支,有较为亲近的关系。它们具有奥密克戎的特性,也就是强大的免疫逃逸能力,能导致一波再感染。但在致病性方面,新旧奥密克戎并没有明显差异。另外,北京流行 BF.7 是 11 月份时作出的研判,今天尚无大规模测序,未必还是这个毒株流行。同理,广州也未必还是 BA.5 了。

新冠感染之后个体症状差异就是很明显,有人重一些,有人轻一些,还有人完全没有症状。不同人在社交媒体发声,可能都会让你对感染症状有不同的感知。

“地狱犬”新毒株肆虐日本,杀伤力巨大?

解读:“地狱犬”也是奥密克戎的变种,参考上一条。

不管这些变异株在其他国家是不是折腾出了样子,对中国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奥密克戎本来就有多种变异,当有更新免疫逃逸的毒株出现,不管是哪一种,都有可能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独领风骚。但这是建立在该地区该时期整体免疫的基础上的,在另外的地区另外的时期就不一定易于传播了。

各种变异的致病能力其实相差无几,目前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 BQ.1 (地狱犬)毒株的致病性比其他毒株更强。

至于地狱犬这个看上去凶残的名字,也不是真的“人如其名”。这些是网友自创绰号,很多毒株都有绰号,Python(大蟒)、Gryphon(狮鹫Argus(百眼巨人)……个个都是威风凛凛的。

新冠多次感染会“击穿”免疫系统?

解读:这个说法太夸张了。

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感染或重复感染新冠能够对人的免疫系统进行普遍破坏。现有的研究刚好相反: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感染新冠病毒会让身体“记住”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类似疫苗的作用,帮助抵御下一次感染。

不过,存在两种较为特殊的情况:

① 每次感染总有极小概率发生重症,也总会有人碰巧在某次重复感染时身故。但这种引发“免疫风暴”的重症乃至死亡,在如今奥密克戎主导的疫情中并不常见了。

② 年龄较大、有基础疾病的人频繁感染新冠,可能导致健康状况恶化。经常被引用的一项研究来自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指出:重复感染导致死亡风险增加 117%,住院风险增加 232%。

上面的研究样本绝大部分是中老年男性(平均年龄 60 岁),且大部分未接种疫苗。这提示我们,多次感染新冠对特定人群可能杀伤力更大。

可以从症状判断新冠、流感与感冒?

解读:新冠并不存在统一的发病症状,无法完全从症状分别到底是新冠还是流感。

感染新冠后大概会出现如下症状:发烧、肌肉酸痛、疲劳、全身无力、咳嗽、腹痛、腹泻、鼻塞、流鼻涕、失去嗅觉/味觉、头疼、呼吸困难等等。

从症状上来说,新冠与普通感冒的主要差异,在于感冒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更多。而流感的症状与新冠十分相似,都可能出现高烧,几乎唯一的差异在于流感不容易出现味觉嗅觉减退。这些差别都无法用来鉴别不同疾病。

同时,新冠的症状表现也因人而异,有些人不咳嗽、不发烧,比如无症状感染者;有的人可能会乏力、发烧;有些消化系统脆弱的人,可能会出现厌食、腹泻。

抗原检测前不能吃橘子,否则会“阳”?

解读:总体而言,由于吃橘子导致假阳性的概率很低。

新冠抗原檢测试剂盒的原理,是通过特异抗体捕获特定抗原,但抗原抗体的结合需要维持适当的 PH 值(酸碱度),样本处理液可以保证抗原抗体在合适的 pH 值下结合。

将橙汁或者各类饮品直接加到试剂板条上,破坏了适宜的 pH 环境,造成抗原抗体的非特异性结果,这才产生了假阳性。但抗原检测是从鼻腔采样,吃下去的东西影响非常有限,再加上采样之前推荐擤鼻子,也会把这些异物清理出去。

得一次新冠,能保证 3 个月不再得?

解读:确实不容易再次感染,但不是百分百保证。

病毒感染一般会使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抗体,对下一次感染带来保护。2021 年,《科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感染新冠带来的抗体能持续 6 到 8 个月。

不过这些抗体的作用相对有限,能抵御感染的能力未必能持续这么久。一项研究估计,人在感染新冠病毒三个月后可能会被再次感染。

如果觉得感染过就能彻底逍遥三个月,可能还有个新问题:奥密克戎作为“天然疫苗”的效力并不太强,不如德尔塔及之前的毒株。

最近一年,两波新冠疫情的平均间隔似乎也明显缩短了。有学术研究记录的两次新冠感染间隔最短为 20 天,而网上能找到不少间隔更短的个例。

黄桃罐头能治新冠?

生病已经很难受啦,开心就好。

猜你喜欢
奥密克毒株颜值
奥密克戎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迎战奥密克戎
谁说C-HR只有高颜值?
颜值何过之有
除了颜值 你还会发现的我有趣
颜值高低只是一时的,保湿抗老是持久战
广西鸭圆环病毒流行毒株遗传变异分析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V/JZ06-3基础毒株毒力返强试验
猪瘟强毒株与兔化弱毒疫苗株的LAMP鉴别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