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向同行,价值引领

2023-05-30 10:48王虹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课程思政课程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两山理论”为“景观设计实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学理逻辑。“景观设计实务”课程要按照艺术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全面规划、循序渐进、以点代面,提升艺术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关键词】艺术设计;课程思政;“景观设计实务”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13-0017-04

【作者简介】王虹,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000)教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景观设计实务”课程建设中,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目标,以全员、全程、全方位建设为路径,依托专业优势,突出价值引领,紧扣课程思政着力点,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围绕课程所涉专业、文化、行业和历史内涵,提升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深化思政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以实际行动践行教书育人责任,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一、课程思政总体设计思路

“景观设计实务”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其他艺术学类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按照教育部2020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学院在推进“景观设计实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学校“双高计划”建设目标,秉承“开放协同、创新卓越”的发展理念,融合“培养新商科创新型卓越人才”的育人思路,紧扣高职人才“德技并修、育训结合”培养要求,从专业核心课程定位入手,有针对性地修改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建设重点、建设目标,搭建了“景观设计实务”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框架(详见下页图1)。

课程思政的设计以“同向同行”为原则,以“价值引领”为导向,从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科学性着眼,围绕高质量人才培养,立足教育理念、原则、路径、方法、内容评价各环节,着力打造符合专业育人特点与艺术学科认知的新型艺术类课程,使教师产生理念认同、提高教学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入耳、入脑和入心。为此,在課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通过设立大中小三个维度,实现了“顶天”和“立地”的有机统一。通过“立意”这个大维度的方向引领,培养人才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法律规范等方面的核心素养;通过“明理”这个中维度的目标引领,实现人才对文化素养、社会责任和行业规范的认同;通过“躬行”这个小维度的思想引领,教育人才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使其思想认知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其文化自信。

在“景观设计实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通过项目渗透、案例分析、平台互动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式、多平台挖掘思政元素,建成以企业项目为依托,从主题设计切入、方案设计导入、实训阶段深入、考核评价嵌入,将育人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对接的艺术设计课程,推动以“景观”为文化传播载体的创新性开发,培养人才具备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提升其职业能力。

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过程

引导人才在打造优质项目,服务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坚守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是“景观设计实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通过“理论+实训+创作”的方式,将完整的项目设计、富含思政元素的案例、正确的艺术观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推进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详见下页图2)。

1.发挥专业优势,绘好“路线图”

课程思政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新生事物,是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更好发挥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四个服务”功能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其核心是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和教育教学全过程,与立德树人同向同行。因此,课程思政要充分发挥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景观设计实务”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意、有机、有效地对人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人才的思想政治培育作为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还应厘清“景观设计实务”课程的功能定位和建设路径,发挥专业优势,绘好“景观设计实务”课程思政建设“路线图”,实现课程“四个服务”功能。为此,“景观设计实务”课程思政建设要做到实事求是、创新开发、突出重点、注重成效,从课前着眼、从课中着手、从课后着力,深挖细节,不断优化课程思政知识点,探寻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在什么时间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何时点题等问题。

2.借助企业项目,确定“任务书”

“景观设计实务”课程通过企业项目完成知识传授,因此课程思政需要借助企业项目确定“任务书”。借助企业项目,设置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教学,最后以完成项目“任务书”的方式结束教学质量考核。学生以5~8人为一组,教师依据企业真实项目精心设计和下达“任务书”。其中,课前“任务书”包括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主要成员、设计理念、设计主题;课中“任务书”包括项目评判、概念方案、方案成果设计、扩初设计、施工设计;课后“任务书”包括方案修订、现场施工配合、项目验收、总结反思。每个环节都设置岗位职责和完成的分值,学生完成“任务书”的过程就是完成教学内容的过程。“任务书”思政元素的选取以“问题+任务”为导向,在不同教学阶段融入不同课程思政知识点:课前调研阶段主要考查学生的团队协作、民主友善和学习能力;主题选取阶段主要考查学生以人为本、创新理念和国际视野;项目考察阶段主要考核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品牌意识和文化自信等素养;项目设计阶段主要考核学生的专业认同、职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施工阶段主要考量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考核阶段主要考量学生的职业能力、诚信公平和法治观念。“任务书”力求做到全面规划、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3.根據课程特点,列出“时间表”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景观设计实务”课程在课程思政的设计过程中深入梳理了专业教学内容,结合艺术设计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引导人才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为此,“景观设计实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选取我国典型景观设计样品作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其文化自信。同时依据“景观设计实务”课程特点列出“时间表”,突出系统规划、科学实施、分步推进,有序完成教学任务。横向时间推进表为:第一,整体设计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开始;第二,课程设置中突出对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中课程思政知识点的设置;第三,备课时强调对课件、教案和教材的选取;第四,授课、研讨、作业论文和考试过程中坚持课程思政知识点的融入;第五,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上也要融入思政元素。纵向的时间推进表为:在课前、课中、课后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课程思政内容,并根据学生学习时间拓展教学内容,做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线上线下三结合。课程成效评价的时间表(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为:首先,将思政目标纳入教学效果考核评价体系;其次,采用线上线下、理论与实践“双线”评价法;最后,突出校内外同行与学生评价等三方评价机制。

“景观设计实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时事热点切入项目实践,在强调景观设计的布局形式美、色彩搭配美、单体造型美的同时,更专注于人才责任担当精神与家国情怀的培养,使人才受到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熏陶,以此形成“景观设计实务”课程思政实践推广范式,引导人才将灵动的设计理念与严谨的科学思维相结合,并运用到工程实践中,贯穿于任务书撰写、现场勘探、方案形成与表达、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工艺等景观设计与实施全过程,养成严谨、专注、精准、务实、创新的思考与表达习惯,实现职业素养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周书林,张忠.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究[J].教育与职业,2022(8):89-92.

[2]韩宪洲,宋志强.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教书育人论述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1(11):3-7.

[3]王会花,施卫萍.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路径探析[J].外语界,2021(6):38-45.

[4]李林英,卢鑫.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J].中国高等教育,2021(20):34-36.

[5]关世春.职业教育课程思政融入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5):44-49.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课程思政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星.云.海》
《花月夜》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