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谚语的德育价值及逻辑体系

2023-05-30 16:36李渭李秋生
文学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谚语德育

李渭 李秋生

内容摘要:民族语言生动地诠释、反映了民族精神的每一个方面。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框架下以科学的态度挖掘中华多民族谚语的德育价值与德育逻辑体系,是保证民族精神永生不息的重要手段。鉴于民众对谚语的高度认同,系统研究中华多民族谚语所蕴含的以德兴国、以德树人以及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目标,修身立德、榜样示范、践履笃行的德育方法以及以家国情怀代表的德育内容,是对传承中华优秀道德文化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德育 谚语 中华多民族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文化认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厚的伦理道德思想和理想价值追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在构成传统文化的诸多要素中,最能体现民族本性和民族特色的就是民族语言,民族语言生动地诠释、反映了民族精神的每一个方面。因此,可以通过分析民族语言来考察民族的道德思想和价值观念。谚语因其语言精练、寓意深刻、韵味隽永,成为民间文学百花丛中姹紫嫣红的鲜花。它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经过广泛传诵、千锤百炼而固定下来的艺术语句;是人们在实践中得出的对自然和社会现象与规律的经验性总结;是内嵌着劳动人民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与智慧的口头语言形式,具有很强的宣传、训导和评价功能。构建当代中国道德教育体系,需要把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基因传承下来,并将其与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现实相融合,从而结出丰硕的道德教育之果。

一.“中华多民族谚语”概念的提出

理解“中华多民族谚语”的概念可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着手思考。因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中的“文学”既包括各民族创造的书面文学,也包括诸如谚语这种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存在的口头文学[1]。从对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描述可知,中华多民族谚语这一称谓即强调了一体,又兼顾了多元,避免了汉族谚语与少数民族谚语的二元分置。通过突出“多”使中华民族這个一般的、抽象的概念有了更明确、更具体的定位,体现了浇筑着不同民族血液和多样文化特质的各民族谚语在思想内涵的一体化过程中的各自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更为历史地、全面地、客观地分析与阐释中华多民族谚语中蕴含的道德教育思想。

中国自秦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众多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历经岁月沉浮,形成了水乳交融、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费孝通先生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看作多元结合成一体的历史过程,肯定了汉族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避免了各民族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或民族间彼此认同而导致的对中华民族这一高层次认同的消解,把所有民族的认同指向“中华民族”这一最高层次的认同,明确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实体,是不可分割的民族整体。在此基础上,费孝通先生进一步指出对中华民族这一民族实体的高层次认同与各民族自我认同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可以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2](P.11)即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由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分析可知,中华多民族谚语是建立在中华民族由分散的多元到结合成一体的历史过程和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属性基础之上的各民族谚语的集合,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基本特征。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的关系原理,中华多民族谚语恰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发展与中华多民族谚语的传承和扩布交错共生。中华多民族谚语的遍布传承是基于各民族相互交流借鉴而形成的谚语内涵在时空上的延展。多民族谚语在各民族频繁而密切的交往交流交融中以或隐或显的方式彼此影响,并且这种交互影响一直存在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谚语存在着许多相通和一致的地方,多民族谚语间的局部交融和整体交融从未间断过,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客观存在,多元互补、多项互动、分进整合、多元一体,是中华多民族谚语发展的规律性特征。”[3]

二.中华多民族谚语的德育价值

毛泽东主席曾以中国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反对剥削压迫、反抗外来侵略的革命斗争为例,对劳动人民的优秀道德品质做出了精辟的概括,并提到尽管不同民族发展程度不同,但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4](P.622-623)。因此,要立足于新时代道德建设需求,传承中华多民族谚语的德育思想与价值,为当代中国的道德法则构建提供丰富的德育资源。

(一)中华多民族谚语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

谚语作为前人生产生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是广大劳动人民道德实践所提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语言上的高度凝练,表达了他们对自身道德行为及其社会效果的直观感受。无论对某一个人还是对某一时代的人来说,人们的实践范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亲身实践。人类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接受前人和他人有用的、先进的间接经验。但另一方面,人们又总是根据自身的直接经验来理解和运用所接受的知识和理论,从而加深对知识与经验的理解。这两个方面对于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都是必不可少的。谚语把前人的朴素的道德伦理思想具体化为可感受的经验,引起人们道德情感的共鸣,人们又根据自身的经历,不断赋予谚语新的德育思想内容,这样经过长期反复的积淀与锤炼,中华多民族谚语蕴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

(二)服务道德建设是中华多民族谚语的重要使命

德国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人首先学的是符号,其次是观念,再其次才是真理本身。”[5](P.25)这句话表明语言的文化符号功能在形成人的思想观念和自觉行为中的指令作用。中华多民族谚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各民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的实践中所积累的地域性和群体性思想特征充实和丰富了中华多民族谚语的思想内涵,彰显着中华多民族谚语的时代品性。中华多民族谚语代代相传,发挥着传承文化的指令作用。深刻认识中华多民族谚语蕴含的德育价值与德育逻辑体系,使中华五千年的深沉道德智慧和精神追求更接地气、更具亲和力和感召力,并通过谚语这种广泛而深刻的社会语言形式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同,从而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三)中华多民族谚语蕴含的德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中华多民族谚语作为各民族特有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心理情感和行为规范的集中反映,具有俗传性、教育性、艺术性、权威性等特征。从文化历史性与文化社会性的角度看,中华多民族谚语蕴含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对体现和印证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态势的民族共有精神财富的生动诠释,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社会表达。因此,系统研究中华多民族谚语所蕴含的以德兴国、立德树人以及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目标,修身立德、榜样示范、践履笃行的德育方法以及以家国精神为代表的德育内容,是对传承中华优秀道德文化的有益尝试。

(四)以科学的态度挖掘中华多民族谚语中的德育思想

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劳动人民在为社会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从未停止对剥削阶级的反抗与斗争。剥削阶级打着“全人类的道德”、“人的道德”等旗号,试图对劳动人民进行思想控制。面对剥削阶级这种温情脉脉的手段,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与阶级斗争实践中,也逐步形成了与剥削阶级道德根本对立的道德。但由于劳动人民的历史局限性、阶级局限性、繁重的体力劳动以及剥削阶级的愚民政策,他们没能形成自己成体系的、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也没有将自身的道德理论诉诸于文字。但是,后人可以从谚语这一广泛流行于劳动人民口头的语言形式中管窥他们的道德风貌、道德认识以及实际遵循的道德范畴、道德规范等,并批判继承劳动人民道德中那些优秀的、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的成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统一的、坚硬的文化价值内核,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在道德教育领域,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深挖中华多民族谚语中蕴含的道德教育思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整合创新,同时对中华多民族谚语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同一性进行研究,“让马克思讲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6](P.98)使中华多民族谚语的德育资源助力新时代道德建设。

三.中华多民族谚语德育思想的逻辑体系

齐如山先生曾对谚语做出过这样的描述:谚语是国人行事之准则、评事之标准,其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与影响力是任何其他文学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7]。鉴于民众对谚语的高度认同,重视中华多民族谚语的历史与现实价值,挖掘中华多民族谚语中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思想,充分发挥中华多民族谚语的道德教化功能,对于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合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一)德育目标

以德兴国。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一方面,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决定道德的性质,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社会道德的变化,但另一方面,道德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道德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经形成,对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就不是消极中立的,而是积极地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反作用于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中华多民族谚语作为劳动人民实用哲学的鲜明典范,对符合社会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道德现象予以积极的鼓励肯定,对各种虚伪的、落后的道德现象予以严厉的抨击,所有这些都展现出强烈的思想教育情感,例如谚语“大地养大众,英雄保祖国”(汉族)、“生命诚可贵,献给人民才有价值”(白族)、“对亲爱的孩子,别珍惜你的乳汁;对大众的事业,别珍惜你的生命”(蒙古族)、“泥沙淤积会堵塞河道的畅通,奸贼当道会贻误国家的前程”(哈萨克族)、“尊重百姓可行千里,愚弄百姓寸步难行”(壮族)等表达了人要具有为大众事业献身的精神,社会才会进步、国家才能富强,反映出前人已充分认识到国人价值观念塑造对于国家独立与稳定的重要意义。可见,中华多民族谚语是探究民族性格最真实、最客观、最有效的源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以德修身。“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8](P.304)中华多民族谚语特别强调品德修养对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并把道德水平与人的社会地位直接相关,由此形成谚语“年少时缺修养,长大了败门风”(汉族)、“梯田再弯能打粮,人心一弯难成才”(哈尼族)、“衣服可以破旧,人品不可丑恶”(傣族)、“光有知識而无高尚的品德,他的知识像狗尾巴一样无用”(维吾尔族)、“看鹰看飞翔,看人看品德”(羌族)、“癞皮的狗最肮脏,无赖的人最恶心”(瑶族)、“桂花香飘千里,德高受人尊敬”(白族)、“如果没有才德,位高只是羞耻;木头雕的雄狮,虽凶谁又怕”(藏族)等。马克思指出劳动是道德产生的首要前提,并把通过劳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道德理想,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充分肯定了劳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华多民族谚语虽未形成系统的“教劳结合”思想,但也包含诸多劳动对人品格养成具有重要意义的谚语,例如“摸过黑路的人,才知火把可贵”(哈尼族)、“麂子要在悬岩上学跑,老鹰要在暴风中练翅”(彝族)、“丰硕的果实来自辛勤地劳动,坚强的意志来自长期地磨练”(哈萨克族)、“柴不经火成不了炭,人不经磨练成不了才”(侗族)、“山鹰常在云中飞,翅膀越练越坚固”(纳西族)、“瓜果葫芦是吊大的,儿女是摔跌长大的”(白族)等,这种对劳动的经验认知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表明,核心价值观是国家与民族赓续绵延的精神支撑。面对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长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沃土,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否则就缺乏生命力和影响力。“宝刀没磨刃无力,说话没谚语无力”,谚语在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有学者认为“从培育层面看,谚语容易让群众‘听进去;从接受层面看,谚语容易让群众‘记心里;从践行层面看,谚语容易让群众‘照着做。”[9](P.1-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经常引用谚语来说明问题,例如在强调锲而不舍推进改革时引用谚语“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谈及新一届领导集体共创伟业时引用了谚语“众人拾柴火焰高”;谈及要善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时引用谚语“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在解释基层服务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性时引用谚语“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等[10](P.3)。

(二)德育内容

中华多民族谚语作为各族群众世代留传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其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和合价值、民本思想、大同理想等聚焦和佐证着中华民族成员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基础和道德支撑。此处仅以家国情怀为例,探讨中华多民族谚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濡化和滋养作用。

家国精神是一种历史责任意识与伦理义务型人格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人不能脱离集体与社会独自生存,而是依托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环境并与之融合,这种环境就是祖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个人是具体化的、压缩的祖国,祖国是个人活动的客观化和概括化。个人与祖国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在中华多民族谚语中有丰富体现,例如谚语“国泰民安,国富家兴”(汉族)、“到了外地,才知道家乡的可爱;到了异国,才晓得祖国的可亲”(哈尼族)、“国家富强,百姓康乐;国家遇难,百姓遭殃”(白族)、“水涨渡船高,国富家兴旺”(壮族)、“天鹅留恋清净的湖水,人民热爱自己的祖国”(哈萨克族)、“百灵鸟关在笼子里想的是花园,漂泊者走到哪里都想念祖国”(塔吉克族)、“离开祖国的人,就像离开花园的布谷鸟”(乌孜别克族)、“国强民不受辱,民强国不受辱”(维吾尔族)等。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国是社会的整体。在中华民族成员意识的深层,民族成员以血缘与地缘关系为纽带获得彼此的认同,个人的“小家”与祖国的“大家”存在休戚相关的和谐关系。

个人与祖国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在道德层面的体现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深刻影响:它使人乐于使用本国语言、接受本国文化、生活在本国的土地上,继承发扬本国的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同时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例如谚语“人出生在哪里,哪里就最珍贵”(柯尔克孜族),传达出人任何时候也不要忘记给予自己生命的那片热土,不要忘记养育自己的父老乡亲。谚语“离开家乡,也不忘家乡的语言”(藏族),表达了方言是连结游子与父老相亲之间感情的纽带,任何外力都难以割断。谚语“人老思乡,鸟晚思林”(藏族)表达了对家乡的依恋之情。

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质。谚语“贵族常跪在敌人膝下,平民却勇于同敌人血战”(俄罗斯族)意为有权有势的贵族,经常跪倒在敌人的膝下苟且偷生,劳动人民却勇于同敌人决一死战,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虚伪的爱国主义的批判。与自私狭隘的剥削阶级为了阶级利益牺牲民族利益不同,劳动人民与剥削阶级的斗争是对爱国主义的继续和升华。中华多民族谚语中有众多反映劳动人民憎恨并勇于反抗剥削压迫的谚语,如“铁核桃不怕斧头,穷苦人不怕寨头”(傣族)、“敌人来了拉弓箭,朋友来了同饮酒”( 藏族)、“被吐司活活折磨死,不如拿起刀枪战死”(哈尼族)、“宁可做同胞脚下的泥土,也不当敌人掌上的珍珠”(蒙古族)等反映出劳动人民面对民族压迫、阶级压迫奋起反抗的坚定决心。

家国精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特征,以家族为单位的生产生活是人民大众的传统生存方式,在此基础上孕育而成的家国精神在历史进程中不断积淀和升华,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共有心灵家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多民族谚语为着眼点,挖掘血缘认同向道德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推展的家国精神的价值理路,是国人提升个体生命境界、培养道德伦理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益资源。

(三)德育方法

尽管道德教育在时代变迁中不断吐故纳新,但对生活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各方面积淀而成的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各族群众而言,系统掌握和灵活运用中华多民族谚语所蕴藏的修身立德、榜样示范、践履笃行的德育方法,开展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更易获得他们情感上的回归和价值上的认同。

修身立德。个人道德修养是道德意识修养和道德行为修养的统一,它表现在人的社会关系中,即客观地反映了一个人行为的道德水平,也揭示了对这一行为的主观满足程度。个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反映出整个社会的道德修养程度,整個社会已达到的道德修养水平体现在个人身上就是个人的道德智慧。各族人民清楚地认识到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谚语“自己批评自己明智,自己夸奖自己愚昧”(哈萨克族)、“责己严者受人尊敬,责人严者朋友疏远”(白族)、“想被人尊重,首先要自重;莫做梧桐树,要做金钢木”(瑶族)、“与其修饰面容,不如整修心胸”(蒙古族)、“右眼看到别人的错误,左眼要严格检查自己”(哈萨克族)、“食物好,多吃伤肚子;话有益,多听能修身”(藏族)等均表达了对谦虚自省的赞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克服思维中的形而上学成分,是提高道德意识的关键。事物在矛盾运动中得到发展,对于一个人来说,要想道德品质上得到提升,就必须不断自觉地进行两种道德观的斗争,谚语“宁做站死鬼,不做亡国奴”(汉族)、“为财而生,不如为众而死”(蒙古族)、“即使舍弃性命,也不出卖朋友”(哈萨克族)、“宁失骏马,勿食己言”(达斡尔族)、“宁可亏自己,不可占便宜”(回族)、“宁可卖柴养子,也不偷盗养孙”(瑶族)等反映了各族群众对践行礼义思想的价值关切。中国传统伦理学主张通过“礼”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并把礼义思想贯穿于个人修身立德全过程,认为“礼”的行为是出于人的道德良知发挥作用。谚语“讲别人的错,唾沫横飞;讲自己的错,扭扭捏捏”(白族)、“批评别人时,像扑食的老虎,批评自己时,像孵卵的鸭”(蒙古族)、“摘不到桃子,就说桃子是酸的”(维吾尔族)、“说别人嘴巴好似莲花开,说自己好似皮袋封了口”(藏族)、“自己的错误,像大山也不说;别人的缺点,像虱子也要说”(藏族)等反映了劳动人民知行合一、内外兼修的礼义思想。“中国古代的道德良知在当代并没有消亡,而是以或‘显或‘隐的方式出现在现代的道德法则中。”[11](P.372)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古今中国人对良心的执守基本一致。由此可知,传统文化中的礼义思想,在当代社会,作为政令规范早已衰亡,而作为价值观念层面的“礼”,仍具有道德层面的行为指向功能,并深深影响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榜样示范。道德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不限于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重在感染,强调榜样的力量。中华多民族谚语中有众多反映榜样示范对人道德品质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谚语,例如汉族谚语“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婆学假神”、“鸟随鸾凤飞能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习善则善,习恶则恶”等;哈萨克族谚语“站在高处的人眼睛亮,跟着智慧的人心里亮”、“遇事主意要多,育人榜样要多”、“同勤快的人接近,不会偷懒;同懒汉接近,不会勤快”等。德育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家长、教师、人民群众等的表率示范作用。例如谚语“有蛮横的父亲,才有撒野的儿子;有凶狠的丈夫,才有骂架的妻子”(蒙古族)、“自己疼爱子女,子女也爱其子女”(维吾尔族)、“巧匠能使弯树成才,良师能使逆子归正”(白族)、“德高为师,以身立教”(汉族)、“河水从山中来,办法从群众中来”(佤族)、“最快的马也追不上风,最能的人也离不开群众”(彝族)等均表明这种榜样示范作用源于教育者自身道德上的崇高威望,而不只是地位、权势的影响。正如古语所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2](P.163)

践履笃行。“道德修养之所以能够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践中,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中来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13](P.565)“青年在磨练中成长,土地在雨露里变绿”(汉族)、“刀在石上磨,人在苦中练”(锡伯族)、“讲一箩话,不如做一次”(瑶族)、“真金要在烈火中锻炼,好人要在劳动中考验”(维吾尔族)、“在飞翔中识别鸟,在奔驰中识别马”(鄂伦春族)、“与其幻想未来的大事,不如干件眼前的小事”(哈萨克族)、“小时饱经风霜,老来不怕风霜”(壮族)等谚语的遍布传承说明劳动人民已意识到人的道德行为与道德活动贯穿于社会的一切生活领域和实践领域。离开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把道德修养说成是内心的“自省”、“自讼”是一切旧伦理学无法达到其道德修养目的的症结所在。开展道德教育活动,要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实践与个人道德品质提高密切结合起来,把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融入到实际中去,化为实际行动。然后,要对实际行动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自我反思,促使新的道德观念战胜落后的、腐朽的道德观念,如此循环往复,达到提高个人道德品质的目的。谚语“奴隶脖上的锁链,靠奴隶自己砸断”(蒙古族)、“没有斗争和牺牲,就没有自由和解放”(维吾尔族)、“见恶不除三分罪”(回族)、“不怕风雨的牧民,羊群为他歌唱”(柯尔克孜族)等表明劳动人民与腐朽、落后的剥削阶级道德观念斗争的坚定决心。劳动人民在与历史上各个类型的剥削阶级斗争的过程中,认识到了斗争的残酷性与艰巨性,培育了坚强的道德意志和乐观的斗争精神,反映在中华多民族谚语中,有众多教育鼓励人要具有勇敢坚毅品质的谚语。例如,谚语“钝刀不怕碰铁”(侗族)喻指意志顽强、坚毅不拔。谚语“乱藤绊不倒飞奔的金鹿,狂风吹不断岩鹰的翅膀”(苗族)喻指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再大的困难、再恶劣的环境,群众都无所畏惧。谚语“在风雪里,前进就是温暖的帐篷”(藏族)喻指在危难之中,只有坚毅不拔,英勇奋斗,才能寻得出路,赢得胜利。

“中华民族经过千年发展,共同分享着各自历史和诸多伦理共性。由此,一個族群联合体逐步浮现出来,并被纳入文明与行政共同体之中。”[14]中华多民族谚语作为各民族劳动人民共同的心理自觉在语言层面的表现,不仅体现出不同民族、地域文化多样性之“殊相”,更体现出不同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共相”,并通过指导不同民族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实践反作用于共同体运行和成员行动,进一步引导成员在交流互鉴、包容和美的基础上达成伦理共识。中华文化符号包括各民族的语言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具有集中代表性的凝练图式,中华多民族谚语是各民族文化的天然“图腾”,是各族劳动人民借以表达其爱国情怀和道德范畴的重要途径。中华多民族谚语的德育目标与促进各民族文化认同内在契合,中华多民族谚语的德育内容为促进各民族文化认同提供了客观载体,中华多民族谚语的德育方法为促进各民族文化认同提供了有益参考。中华多民族谚语作为民族精神和民族本色的鲜活再现,整理传承好中华多民族谚语是保证民族精神永生不息的重要手段。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统领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中华多民族谚语进行整理创新,是建立在各美其美基础上的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珍视,是建立在美人之美基础上的各民族价值追求的相互融合,是建立在美美与共基础上的对中华民族伦理道德规范的共同遵守,是建立在天下大同基础上的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共同认可。

参考文献

[1]李晓峰.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理论基础及其内涵[J].民族文学研究,2008(4).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

[3][7]李树新.中华多民族谚语的文化特性和文化价值研究[J].民族学刊,2021(02).

[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6]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8]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和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9]温洪玉.百姓谚语说核心价值观[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6.

[10]陈锡喜.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11]李宗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12]冯国超译注.论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

[13]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4]马戎.中华文明共同体的结构及演变[J].思想战线,2019(02).

基金项目:2022年度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社区教育视域下传统文化涵育乡风文明的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NJSY22431);内蒙古开放大学青少年社区教育创新工作室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内蒙古开放大学)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谚语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说说谚语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谚语趣画(一)
24节气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