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运动试验观察原发性高血压降压药使用者运动血压特征

2023-05-30 03:32沈琴金春飞赵媛媛应飞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降压药静息平板

沈琴 金春飞 赵媛媛 应飞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CVD)的主要危险因素。判断用药后血压控制情况多采用临床静息血压测量及24 h 动态血压测量的方法。但仍有较多病例血压控制不充分,需寻找评估高血压的补充设备和方法。运动血压异常与增加的 CVD 风险相关,可能是改善高血压识别和控制的一种媒介[1]。平板运动试验中规律负荷下的血压变化数据客观、规范,重复性佳,近年来对于运动性高血压(EH)的评估及诊断标准均来自该类试验的研究结果[2]。本文通过平板运动试验观察降压药物使用者血压控制情况与运动血压变化趋势、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8 年10 月至2021 年11 月在本院行平板运动试验者590 例(见表1)。男333 例,女257例;年龄14~85 岁,平均(48.58±11.99)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6.90~38.53,平均(24.05±3.12)kg/m2;最高代谢当量4.6~20 METs,平均(11.61±2.46)METs;静息立位收缩压78~224 mmHg,平均(126.49±18.66)mmHg;静息立位舒张压44~117 mmHg,平均(78.15±11.09)mmHg。

表1 4组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1)纳入标准:①符合浙江省平板运动试验适应证[3]。②至少进入标准Bruce 方案第二阶段。(2)排除标准:①已经确诊(冠脉造影证实)冠心病或运动试验阳性者。②试验中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者。③试验中血压异常增高>230/115 mmHg而提前终止者。④继发性高血压者。(3)分组标准:诊断按照WHO/ISH 标准,根据静息血压值及降压药使用情况分4 组:①观察1 组:静息血压正常[收缩压(SBP)<140 和舒张压(DBP)<90 mmHg]并有服用降压药(下称1 组);②观察2 组:静息高血压(SBP ≥140 和(或)DBP ≥90 mmHg)并有服用降压药(下称2 组);③原发性高血压组:静息高血压(SBP ≥140 和(或)DBP ≥90 mmHg)且未服任何降压药(下称高组);④正常组:静息血压正常(SBP<140 和DBP<90 mmHg)且未服任何降压药(下称0 组)。(4)降压药包括: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激动剂、利尿剂。(5)仪器选择:①运动平板仪:美国GE 公司(型号Case)心脏测试系统。②血压仪:美国SunTeck 袖带式电子血压仪。(6)监测及记录方式:①按照“浙江省平板运动试验操作标准”,将血压袖带缚于左上臂,分别测量静息仰卧位与直立位血压,按照“BRUCE 方案”,达到目标心率2 min 后停止运动并仰卧位观测≥6 min 或直至血压恢复至测试前水平。目标心率=(220-年龄)×85%。②记录项目:性别、年龄、BMI、最高代谢当量(METs)、服降压药情况、静息仰卧位和直立位血压值(本文选静息直立位血压作为后续研究调整指标[4])。运动阶段每3 min 记录1 次心率和血压值(本文选运动第一个3 min 和峰心率血压值作为研究指标);恢复阶段分别记录1 min、3 min、5 min 的仰卧位血压值。③观察项目:高血压包括目前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并使用抗高血压药物(不论静息血压是否异常)或未使用任何降压药但静息血压SBP ≥140 mmHg 和(或)DBP ≥90 mmHg;根据表1 发现,年龄、BMI、最高代谢当量、静息直立位血压值对运动血压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后续将这些因素作为混杂因素并使用相对血压值(运动开始及恢复期血压分别减去静息血压)进行研究。根据前期分组进行两两比较,了解降压药控制静息血压情况与运动血压变化特征的关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组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4组对象各项指标(年龄、BMI、最高代谢当量、静息血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4 组对象各阶段SBP 变化值比较 见表2。

表2 4组对象各阶段SBP变化值比较[(),mmHg]

表2 4组对象各阶段SBP变化值比较[(),mmHg]

注:与0 组比较,*P<0.05,#P<0.01

2.3 4 组对象各阶段DBP 变化值比较 见表3。

表3 4组对象各阶段DBP变化值比较[(),mmHg]

表3 4组对象各阶段DBP变化值比较[(),mmHg]

注:与0 组比较,*P<0.05,#P<0.01

3 讨论

3.1 4 组患者SBP 变化值比较 平板运动中,正常人群SBP 随运动量增加而增加,随运动量下降而下降。多数学者认为[5]高血压患者在运动中,SBP 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显著增加,且易出现EH,提示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6]。高血压患者运动耐量随着SBP 的增加而降低,即使是轻度高血压也伴随着较低的最大代谢当量[7]。由表2 可见,运动峰值SBP 相对值1 组接近0 组,2 组接近高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 组和高组总体SBP 增量低于1 组与0 组平均值约10 mmHg。此种区别在运动峰值阶段表现明显,恢复阶段不明显。此为降压药物控制静息血压不佳者运动SBP 变化特点。此结果与既往分析SBP 绝对值的研究[8]略不同,高血压患者的运动SBP 绝对值过度反应多见,如观察SBP相对值(增量),则高组SBP 增量不如0 组显著。多个学者指出[9-10]高血压患者运动时,心率快,心输出量减少,总运动时间缩短;合并左室舒张功能受限时,运动耐量进一步下降[11];因此,高血压患者易提前达到终止标准,致SBP 增量不如正常者显著。

3.2 4 组对象DBP 变化值比较 运动时正常人DBP 变化不大或有一定的下降[12]。DBP 主要与心肌血供、心功能、外周血管阻力密切相关[13]。由表3 可见,1 组DBP 变化近似0 组,整体波动范围小,运动中平均峰值DBP 轻度增高,恢复期平均DBP 轻度降低;2 组和高组整体变化趋势相近,运动中平均峰值DBP 轻度增高,恢复期平均DBP 下降,整体变化幅度大,且运动后1 min、3 min、5 min 下降至基础静息DBP 值-6 mmHg及以上,对比0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为降压药物控制静息血压不佳者运动DBP 变化特点。作者认为这亦是运动耐力不足表现之一。

3.3 基于以上结果提出假设 平板运动试验中,规律的负荷量下,能短时间内观察血压变异情况,从高血压用药史、静息血压控制情况、运动峰值SBP 增量及运动后DBP 下降情况间接判断降压药控制是否有效。研究高血压患者的运动血压时观察各时段血压增量特征及其趋势更客观合理。药物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运动峰值SBP 增量低于正常组10 mmHg 左右。峰值DBP 轻度增高,恢复期DBP 下降,整体DBP 变化幅度大,基于本次结果推算,运动后1 min、3 min、5 min DBP 下降幅度(基于静息DBP 值)6~8 mmHg 提示血压控制不佳。提示临床上除积极控制近期血压外,对运动血压异常变化者也需积极干预,寻找具体原因[14]。

降压药种类繁多,降压机理不同[15]。虽大部分药物组合均个体化发挥良性协同作用,但本文分组中未细分各种药物单用或合用情况,仍需要更细致的亚组分析及更大样本量来进一步观察、评价运动试验中各类降压药物使用与血压的变化趋势与特点。

猜你喜欢
降压药静息平板
降压药漏服了,怎么办?
降压药您吃对了吗
茶可用来开发降压药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属于你的平板电脑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平板对缝焊接视觉跟踪试验及异常数据分析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电功率谱熵的对照研究
首发抑郁症脑局部一致性静息态MRI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