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化护理在预防老年伴疼痛患者跌倒中的效果探讨

2023-05-30 03:32张英毛菊鸣赵向琴程燕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量表住院精准

张英 毛菊鸣 赵向琴 程燕

中国疾病监测系统数据显示,跌倒已经成为我国>65 岁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1]。跌倒通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伤害、功能障碍,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医疗费用和死亡率[2-3]。卫生部门将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作为评价医院临床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降低患者跌倒的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一直所探索的。疼痛科患者年龄大、病种复杂,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服用各种镇静止痛药、抗焦虑抑郁药、降压药、降糖药等,这些跌倒高危因素使疼痛科患者跌倒事件时有发生[4-5]。精准化护理干预[6]是一项新兴的护理模式,较传统护理更具针对性及全面性,本资料对疼痛科患者采用风险识别下的精准化护理进行预防跌倒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至12 月疼痛科患者189 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72 例(38.1%),女117 例(61.9%),平均年龄(64.16±10.55)岁,2021 年1~ 12 月收住院的患者187例设为精准化护理组,男66 例(35.3%),女121 例(64.7%),平均年龄(66.12±11.4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合并症、服药种类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疼痛科收住院的常见病种,包括腰椎间盘突出、带状疱疹神经痛、骨质疏松、三叉神经痛、各类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强直性脊柱炎、癌性疼痛,所有患者接受疼痛科常规治疗。排除标准:严重精神疾患、意识障碍(昏迷)及危重卧床不起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预防跌倒流程,包括:入院患者行Morse 跌倒风险因素评估[7],中危以上患者预防跌倒预警,保持病区环境整洁干燥,进行预防跌倒知识宣教及环境介绍,留陪护,穿防滑鞋子等。精准化护理组予风险识别后的精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跌倒风险因素识别,在Morse 跌倒评分量表评估后,对得分≥25 分的中高风险患者罗列出各自风险因素,具体包括:(1)70 岁;(2)半年内有跌倒史;(3)人、物准备不当,无人陪护、鞋子不防滑、助行器牢靠性和使用方法存在隐患;(4)知识缺乏;(5)过度自信;(6)精神异常;(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量表评分<70分;(8)步态不稳;(9)导管;(10)视力和/或听力下降;(11)高危疾病及症状;(12)高危药物;(13)疼痛特殊治疗。针对患者存在的风险因素提供精准化护理,包括:(1)年龄≥70 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量表评分<70 分的患者协助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正确使用各种助行器,检查助行器性能。(2)适时、多次安全宣教,尤其是过度自信的患者需反复讲解跌倒的危害,用以往跌倒致伤、致残事例作为教育材料。采用假设性提问方式以促进患者对预防跌倒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知晓自己存在的高危因素,预防性练习[8]。(3)跛行或步态不稳的患者,指导患者慢步行走、如何保持身体重心、正确使用过道扶手栏。(4)身上带有多根导管时,下床活动前捋顺和固定管道。(5)视力严重障碍者尽量限制患者活动范围或有人陪同,告知患者在需要帮助时主动寻求医护人员帮助,听力障碍者耐心和患者沟通,使患者熟悉病区环境。(6)高血压患者做好宣教,指导患者避免突然改变姿势,起床时应做到3 个30 s,即醒后30 s 再坐起,坐起后30 s 再站立,站立30 s 后再行走,如有眩晕、心悸等不适立即停止活动[9]。(7)加强用药安全,对服用降压、降糖及镇静止痛、抗抑郁药的患者应做好用药教育,服药后加强巡视,出现头晕、乏力、精神和意识障碍等不良反应,应更换药物或调整剂量。根据反应轻重采取相应措施,如头晕、乏力严重或者出现平衡协调问题,限制患者活动,以卧床为主直至症状消除。(8)做好疼痛、肌力、平衡协调能力的评估,予以相应的措施,包括协助下床活动,做好生活护理,进行肌肉和关节的锻炼和提供缓解疼痛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等。(9)患者出现低钾、低钙、严重贫血时及时查找原因,补充电解质,增加营养的摄入,下床活动有人看护。(10)行疼痛科特殊治疗的患者途中有人护送,观察治疗效果及有无不适。

1.3 观察指标(1)住院老年患者参与预防跌倒知信行量表评分[10]。量表涵盖知识、态度、行为3 个维度,知识方面11个条目,分值33 分;态度维度9 个条目,分值27 分;行为维度有13 个条目,分值39 分。(2)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例数,两组跌倒发生例数与两组人数的比值为各组患者跌倒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数据以()表示,两组间采用t检验,两组护理前后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知信行量表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知信行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知信行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01

2.2 两组跌倒发生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跌倒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多项研究表明疼痛科不安全事件发生中跌倒事件占据首位,这与疼痛科所收治的病种,且以老年人居多有关[11],有文献报道>65 岁人群中伴有疼痛的人群比无疼痛的人群跌倒的可能性高73%,疼痛科患者使用镇静止痛,抗焦虑抑郁等多种药物,微创治疗操作多,使患者跌倒的风险明显增加[12-13]。临床护理中发现有患者虽知晓跌倒的危害性,但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巧;有患者态度上忽视或过度自信、缺乏遵医行为,这些患者常是跌倒的高危人群。传统护理强调病区环境安全及家属陪护,适当进行跌倒知识宣教,由于对患者的防跌倒缺乏预见性和针对性,导致跌倒不良事件仍时有发生[14]。精细化护理服务的实施过程中,强化对患者的评估,针对患者跌倒的高危因素,在保证沟通顺畅前提下反复进行跌倒知识的宣教、配合康复训练、用药的监护、人财物的优化等措施,能够将护理工作落到实处,使患者从态度上重视、继而掌握预防跌倒的知识和技巧。

综上所述,精准化护理是在实施风险识别后针对高危跌倒因素提供的护理,既强调全面性又突出重点和针对性,从外在因素(环境、陪护人员、器具)到患者内在因素(疾病、认知、意识、精神、药物)入手,消除跌倒的潜在因素,提高患者预防跌倒的应对能力,从而降低跌倒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量表住院精准
妈妈住院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