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任视角的社区老年人群中医门诊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

2023-05-30 03:32禹佳琦王斌艳何雨晨刘芬芬余华敏毛学韫郑淼麻潇文张成吴玥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信任门诊中医药

禹佳琦 王斌艳 何雨晨 刘芬芬 余华敏 毛学韫 郑淼 麻潇文 张成 吴玥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 年≥65 岁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1 亿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3.5%。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是老年人群的首要选择[1]。如何为社区老年人群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医疗卫生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健康养老需求,已经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中医药因其“简便廉验”的特点以及广泛的社会基础[2],在老年人群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发挥着独特魅力,能够帮助老年人群实现自身健康管理。但目前老年人群对中医药知识的认知情况,对中医的信任程度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3]。按照信任理论,人群对医疗机构或医生的信任程度越高,其医疗服务的利用水平越高[4]。提升老年人群对中医的信任水平,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群中医药服务的利用,保障老年人群健康。因此,本研究从信任角度出发,了解浙江省社区老年人群中医药知识的认知情况,对中医的信任程度,分析信任对老年人群中医门诊利用的影响,为提高社区老年人群中医门诊服务利用,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21 年7~8 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照人均GDP 分层,选取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和临平区,台州市临海市和椒江区,金华市东阳市和婺城区,每个区域随机选取2 个街道,对该街道所有>65 周岁,居住时长满6 个月的社区老年人群开展调查。所有调查对象在项目开始前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研究方法 以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为架构[5-6],结合研究对象实际情况、《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倾向特征(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是否相信中医、中医药知识知晓程度等)、促进资源(医疗保险、家庭月收入)、需要因素(自我健康状况评分、慢性病患病情况)和健康行为(体育锻炼、吸烟饮酒情况、中医门诊就诊等)。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入户调查。

1.4 质量控制 正式调查前,开展预调查,对问卷中存在的概念模糊,语义不当,逻辑不通等进行修改完善。调查人员为本地医学类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医学知识和语言交流能力,经过统一培训后,方可开展调查。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3.1 建立数据库,SPSS26.0 进行数据描述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为正态分布的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建立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社区老年人群中医门诊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共调查1831 例>65 周岁社区老年人,男829 例,占45.27%,女1,002 例,占54.73%。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73.04±6.42)岁,年龄段为65~74 岁、75~84岁、85~94 岁的分别占64.28%、28.73%、6.99%。婚姻状况方面,老年人已婚,占81.43%。受教育水平小学以下的有1,389 例,占75.86%。退休前从事职业为农业劳动的有989例,占54.01%。医疗保险方面,1,751 例老年人有参保,占95.63%。研究对象的家庭每月平均收入以3,000~<5,000 元、2,000~<3,000 元为主,分别占调查人群的26.98%、24.30%。

2.2 中医门诊利用情况 在调查前2 周内,共有428 例社区老年人因身体不适至医疗机构门诊就诊,2 周就诊率为23.37%。其中,中医门诊就诊占比11.45%(49/428),西医门诊就诊占比64.72%(277/428),中西医门诊就诊占比23.83%(102/428)。以2 周内就诊过中医或中西医门诊算作有中医门诊利用行为,共151 例。

2.3 中医药知识知晓情况 研究对象中,18.79%知道神农是“尝遍百草,一日遇七十毒”的中医药始祖,31.19%知晓中医中“病入膏肓”的词意,37.68%了解铁锅不能用于煎煮中药,仅17.31%能够辨认涌泉穴的位置,40.42%了解夏季午睡是保护阴液、减少损耗、抵御暑热的重要方法。有435 例社区老年人的知晓程度较高(回答正确率≥60%),占23.76%,见表1。中医药知识知晓程度高的老年人群中,有39 例2 周内利用过中医门诊,占8.97%,知晓程度低的老年人群中,有112 例2 周内利用过中医门诊,占8.02%。经χ2检验,两组老年人群,中医门诊利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9,P=0.53)。

表1 社区老年人群中医药知识回答正确情况

2.4 中医信任情况 研究显示,有1,435 例社区老年人对中医表示相信,占调查人群的78.37%。相信中医的老年人群中,有142 例(9.90%)2 周内利用过中医门诊。不相信中医的老年人群中,有9 例(2.3%)2 周内利用过中医门诊。经χ2检验,对中医药表示相信的老年人群,中医门诊利用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833,P<0.001)。

2.5 中医门诊利用的多因素分析 以社区老年人群中医门诊利用(0=未利用,1=利用)为因变量,倾向特征、促进资源、需要因素和健康行为四个维度的指标为自变量,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群中医门诊利用的影响因素。模型2在模型1 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变量中医信任度,R2 较模型1 有明显提高,达到0.107。结果显示,倾向特征中受教育水平为高中(OR=2.292,95%CI:1.215~4.327)的老年人群更倾向于利用中医门诊服务。需要因素中,患有慢性病(OR=2.354,95%CI:1.529~3.624)的老年人群利用中医门诊更多,自我健康状况评分较高者(OR=0.606,95%CI:0.422~0.871)中医门诊利用更少。健康行为中,过去1 年参加过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者(OR=2.027,95%CI:1.197~3.434)中医门诊利用较多,目前吸烟(OR=0.444,95%CI:0.229~0.860)的社区老年人群利用中医门诊较少。见表2。

表2 社区老年人群中医门诊利用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中医药在社区老年人群的预防保健和慢性病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7]。研究显示,社区老年人群的中医门诊利用占比为11.45%,与2019 年AW 等[8]发表的中国老龄化和成人健康研究第一阶段数据结果相似。浙江省中医文化历史悠久,中医药资源丰富,可为进一步增强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提高老年人群中医门诊利用水平提供有利条件。

浙江省社区老年人群中医药知识知晓水平总体不高。中医药知识知晓程度较低的老年人群占比76.24%,与黄飞萍等[9]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显示,中医药知识知晓水平对社区老年人群中医门诊利用没有影响,一方面可能是老年人群尚处于中医药知识获取阶段,尚未建立起对中医的信任并付诸行动。另一方面可能是中医学知识较深奥,理解难度大,已有知识还不足以转化为行动。

有78.37%的社区老年人群表示相信中医,信任程度较高,与多数研究一致[7,10]。信任是促进社区老年人群中医门诊利用的重要因素。对中医表示信任的老年人群会更主动地接触、尝试中医药服务[11]。但目前老年人群中存在一些对中医的负面认知,如认为中医疗程长、疗效慢、用药机制不明等,不利于老年人群中医信任感的建立。事实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医服务,包括中医体质辨识、经络调理等是老年人养生保健、康复护理的有效途径。应明确中医自身的特色,抓住和发扬中医的优势,加强老年人群中医素养,促进老年人群对中医药的理解和信任。

此外,倾向特征中受教育水平可能是影响老年人群中医门诊利用的因素之一,与刘巧等[12]研究结果一致。文化程度限制了老年人获取知识的途径,进而影响中医门诊服务利用[13]。需要因素中,自我健康状况评分较低的社区老年人群的中医门诊利用更高,与王馨悦等[14]研究结果一致,符合老年人群正常健康需要的特征。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群中医门诊利用更高,同林毅翔等[15]结果一致。在慢性病治疗管理中,中医学有着完善的理法方药、个体化的防治措施,能够帮助老年人群更好的实现自身健康管理。健康行为中,目前不吸烟,过去一年参加过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的老年人中医门诊利用较高,可能与该类人群健康意识较高,愿意选择中医作为预防保健的方式有关。综上所述,受教育水平、中医信任度、自我健康状况评分、慢性病患病情况、吸烟情况、是否参加过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均为影响老年人群中医门诊利用情况的因素。其中,信任是老年人选择中医门诊服务的重要因素。老年人群不仅要了解中医,更要信任中医,才能实现中医药服务的有效利用。

猜你喜欢
信任门诊中医药
门诊支付之变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