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学法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2023-05-31 19:04张兴祖
学周刊 2023年18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策略研究初中化学

张兴祖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的一系列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转变,都是旨在实现由师本位向生本位的转变,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各自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打造高效课堂。问题导学法在高度重视问题意识的基础上,让教师借助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提升课堂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以初中化学课堂为例,结合初中化学学科特点及问题导学的特点,探讨如何利用问题导学来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化学;问题导学法;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8-0058-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8.019

问题导学法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并让身处问题情境中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问题导学法的定义可知,问题导学法成功的关键就在于问题情境的创设与教师“导”的能力,只有在具体有效的问题情境下,在教师的因势利导下,学生才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才能及时对教师的授课内容做出反应,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能融入课堂,紧跟教师的思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推动课堂的进行,因此问题导学法本质上是靠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来提高教学效率的,可以说问题导学法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与基础。

一、问题导学法概述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问题导学法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对问题导学法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而认识作为实践的基础,直接影响了实践的效果,因此要想提高问题导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就必须增进教师对问题导学法的认识。

(一)特点

1. 问题化。问题导学法的实现媒介就是问题,因此教学内容的问题化就成为问题导学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贯彻实施问题导学法的初中化学课堂上,问题在课堂中的占比非常大,教师通过问题实现了引导学生思考、推动课堂进行等目的。不难发现,教师频繁提问的部分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而教学内容向问题形式的转化,就是问题导学法问题化的突出表现。

2. 包容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的一系列教学方法都不是互斥的,而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结合的,尤其是问题导学法,几乎可以与任何教学方法进行融合,因此提问式教学成为传统化学课堂与改革后的化学课堂共同使用的重要方法。问题导学法作为提问式教学的升级版,发挥出问题的引导性,表现出比传统的提问式教学更加深刻的包容性。

3. 主体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的所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是基于素质教育观念下的以生为本教育观念形成的,问题导学法作为其中之一,自然也应该在使用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比较独立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实施原则

1. 关联性。问题导学法中的问题应该体现出关联性。首先,关联性是指问题的设置要与教学内容相关。问题导学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问题化,即教学内容向问题的转化,这就形成了教学内容与问题的联系,因此必须基于教学内容来设置问题。其次,关联性体现在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联。在授课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一种递进的关系,因此以知识为背景的问题导学法必须具有这种递进性,通过一个个问题来密切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前一个问题成为后一个问题的鋪垫,后一个问题成为前一个问题的深入。再次,关联性体现在问题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上。初中化学课堂都是教师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组织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可以说,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教学内容等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问题导学法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自然也要对实现教学目标具有促进作用。

2. 情境性。问题导学法的定义就指出其是教师借助一定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因此问题情境作为问题导学法实施的前提条件就使其具备了情境性。情境性要求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问题导学法时,不能孤立地进行提问,而要结合时事政治、化学情境等来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

3. 探究性。问题导学法与传统的提问式教学最为明显的一个区别就是问题导学法更加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这就使问题导学法具有了探究性,即问题不能过于容易,而要让学生进行探究,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其问题意识的产生。

4. 发展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最近发展区,这对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并且对于深化学生认识、发展学生能力等也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因而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也要对问题进行适当的扩展与延伸,使学生能够在思考与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二、基于问题导学法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提高初中化学教师应用问题导学法的意识

理念作为行为的先导,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想发挥问题导学法在构建高效课堂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提高教师应用问题导学法的意识。

首先,要从学校入手。学校要承担起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责任,通过定期举行教研会、组织培训活动等方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使教师对问题导学法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正视其对于构建高效课堂的积极意义。

其次,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也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姿态。问题导学法作为新兴教学方式,应用时间并不长,教师们对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教师们可以互相学习借鉴,一方面主动分享自己的应用经验,另一方面也要积极与其他化学教师进行交流,通过听课、课下交流等方式向其他化学教师学习。

(二)提高问题质量

问题作为问题导学法的核心,直接决定了问题导学法在化学课堂上的应用效果,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问题的设计,提高问题的质量。

1. 结构化备课。备课是教学活动正式开始前的必要环节,教师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使其能够满足自己的教学需求。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时间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并不能保证问题的质量,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进行结构化备课。

结构化备课就是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由不同的教师负责不同的环节,通过分工合作的形式来共同完成备课。这种备课方式可以集思广益,提高备课质量,保证问题导学法中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一方面要在学校的组织下以年级与学科为分组标准,成立备课组,加强结构化备课组建设;另一方面,要在结构化备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结构化备课流程,在严密的组织体系与工作流程的指导下,完成结构化备课的任务,提高问题质量。

2. 设置有价值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就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推动课堂进行的问题。

首先,要对所教班级进行学情分析。一方面,教师要立足班级整体,对整个班级的化学水平进行科学的评析,对该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个体进行学情分析,并制订学情分析表,通过记录其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分析其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对其采取个性化的解决措施。只有在对班级整体学情及学生个体学情有清晰、明确了解的情况下,教师才能设置出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问题,才能在保证问题适配性的基础上发挥问题导学法对学生成绩提高及对高效课堂构建的积极作用。

其次,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层次的基础上设置问题。一方面,化学课堂上的问题难度本身存在差别,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化学成绩的不同将学生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区别提问。问题简单时,教师选择化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难度较大时,教师选择化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层次灵活调整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进度。只有在充分考虑学生层次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才能照顾到班级中的所有学生,才能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化学课堂上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只有大多数学生参与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才能提高化学课堂的效率的质量。

3. 提高问题的连贯性。在一节化学课上,知识的难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提高,作为适应教学内容的问题,也应该顺应化学课的这一特点,体现出一定的连贯性,使化学课上的问题能够连接在一起。

首先,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认识水平与特点来设计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正逐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着抽象逻辑思维转变,但是具体形象思维仍是大多数初中生比较主要的思维形式,在正确认识初中生这一认知特点后,教师就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提高问题的连贯性。

首先,问题的连贯性应该以问题有价值为前提基础,当课堂上出现没有价值的问题时,就无所谓连贯不连贯了;其次,在授课过程中,问题要随着知识实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转变,如从化学概念开始,去观察实验现象,进而再去推断反应条件,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也要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上設置问题,并形成问题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第三,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要增加问题的悬念,在抛出问题之后不立即对问题进行解答,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进而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使下,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4. 使用教材中的问题组。教材是初中化学学科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托材料,经过严格的编写与审校过程,且最新版本的教材也顺应了新课程改革,是质量极高的辅导材料,教材中的课后习题、思考交流等部分中的问题质量也能够保证,可以成为问题导学法的载体。因而教师在组织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吃透教材,客观分析教材中问题组的质量与效果,在对其进行处理的基础上用问题导学的方式进行呈现,利用其进行问题导学。

5. 创新问题内容。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应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创新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课堂上已有问题的创新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要设置迁移性问题。迁移性问题就是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的一种问题形式,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该问题所涉及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能够应用一种化学原理来解决若干个问题,实现知识迁移,避免出现在课上一听就会,在课下仍然不会做的情况。

其次,要改变问题的条件进行假设。在化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改变一个反应条件、一个试剂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而且这也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应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要重视这一题型,在解决完一个问题之后,改变问题的其中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让学生再次思考是否有不同的结果。通过改变问题条件的方式对已有问题进行创新,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应用某一化学知识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6. 利用生活现象设置问题。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关键在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与生活化教学法的结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现象来设置问题。在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今天,化学知识已经渗透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生活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保证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

问题导学法的侧重点在于“导”,在贯彻问题导学法的化学课堂上,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不仅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要想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就必须在问题导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思维独立性。

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自觉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发言机会,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教师所提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避免因为思考不深入的情况降低问题导学法对构建高效课堂的积极作用。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在化学课上进行独立思考。一方面,教师要在提出问题之后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避免因为时间过短造成学生思考不深入、不全面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在正视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度的应用,避免让学生就一问题直接进行小组讨论,而是要在学生充分思考之后再组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法对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积极作用的发挥,必须以科学的应用策略为基础,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提高应用问题导学法的意识,从问题设置本身以及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外因等多个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为问题导学法在初中化学课堂上积极作用的发挥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问题导学法的科学应用,打造师生互动、妙趣横生的化学课堂,让身处这种课堂氛围下的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进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王丽红.运用问题导学法构建高效化学课堂[J].山西教育(教学),2022(2).

[2] 李金丽.问题导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新课程,2021(18).

[3] 陈鸿.研究问题导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2020(31).

[4] 王廷伟.问题导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7).

[责任编辑 胡雅君]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策略研究初中化学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