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助推园所高品质发展

2023-05-31 23:34郎永红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3年1期

郎永红

摘   要:园所文化是幼儿园的精神内核,是实现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能助推幼儿园高品质发展。园所文化建设需要物质与精神相结合,制度构建与人文关怀相统一。为了充分发挥内外合力,幼儿园需从幼儿、家长、教师及幼儿园自身多个层面着手,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园风园貌和精神氛围,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加优良的环境,为幼儿园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园所文化;精神内核;办园品质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03-0021-06

园所文化是在幼儿园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在幼儿园教育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园风园貌、规章制度、管理体系、精神气氛等,主要表现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园所文化是幼儿园的灵魂,决定着幼儿园的精神面貌,是实现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推动幼儿园高品质发展的巨大内驱力。为此,石家庄市藁城区育才幼儿园积极探索园所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逐步打造出“风正、人和、高效、创优”的园风、“平等、博爱、执着、善导”的教风、“动手、动脑、创造、创新”的学风,建立了“童蒙养正、崇礼育才”的办园思想,提升了幼儿园的办园品质。

一、精神文化——礼思启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就要求我们应当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幼儿发展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即“全人教育”,幼儿发展核心素养应植根于中华文化和教育理论的土壤中,也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言“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先生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思想,即培养有根、有魂的中国娃。基于此,石家庄市藁城区育才幼儿园本着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进步的理念,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确立了“全人格养成教育”的办园宗旨和“童蒙养正、崇礼育才”的办园思想,与此同时,遵循“12345办园思路”,确立了“具有中国根、民族魂的国际小公民”的培养目标和“创建最具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的一流幼儿园”的发展目标。围绕上述“两个目标”,宏觀方面,遵照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中观层面,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着力打造实力园所、活力园所、品质园所;微观方面,将幼儿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师易于理解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明确幼儿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结合以上思想体系、文化理念及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石家庄市藁城区育才幼儿园确立了学前教育文化自信的思考,提炼了礼文化的内涵,即礼——理——力——立。

(一)礼——礼思启礼、礼境藏礼、礼学润礼、礼行生礼

礼是立人之根,是成事之源,是文明之象征,是美之体现。礼是幼儿人生的起点,是教师人文的灵魂,是幼儿本身的色彩,是幼儿园育才永恒的追求。为此,幼儿园以多种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基本的礼仪常识,以筝、茶、诗、乐培养幼儿高雅的气质,帮助幼儿掌握初步的礼仪规范,养成礼仪习惯,形成知书达礼的品质,学会以礼待人的初世行为。

(二)理——明白道理、懂得事理、探究物理、分析辩理

知礼可修身,明礼行天下。幼儿园以经典诵读引领幼儿悟道明理,以自编三字经、礼仪儿歌、礼仪活动等陶冶幼儿情操,以科探室、劳动工坊为载体,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使幼儿能够明白道理、懂得事理、探究物理、分析辩理。

(三)力——培养能力、开启智力、富有活力、彰显魅力

以力蕴美,强健体魄,塑造幼儿健康体格;以力促智,提升智力,促进幼儿品质发展。幼儿智力的发展与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有着紧密联系。为此,石家庄市藁城区育才幼儿园以主题活动、户外游戏活动、区域活动、工坊活动等发展幼儿智力,促进幼儿内在品质的养成。

(四)立——自理自立、立身行己、立德树人、立国安邦

“不学礼,无以立”。幼儿园秉承“礼”的优雅、纯真,致力于育善、育美、育慧于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让幼儿在“礼”的沐浴中快乐成长。此外,幼儿园以系统的礼教育为载体,让幼儿学会立身之术,掌握立身之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物质文化——礼园孕礼

物质文化建设是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是育人的“土壤”,幼儿园不仅要注重“硬”环境建设,还要突出“软”环境的培植。

(一)“硬”环境建设实现生活化、人性化、开放化

软弹的地面提高了活动场地的安全系数,为体能课程的推进提供了保障;四季生发的植被与人文教育高度融合,强化了幼儿的生命体验;符合儿童特质的儿童专用篮球场、足球场、体能拓展区等活动场地,实现了攀、爬、滑、钻、荡、平衡、投掷等综合体能训练;细细的沙池、缓缓的溪流、欢乐的荡床,幼儿在“绿色主题乐园”里尽情嬉戏……充满童趣的幼儿园环境,能够陶冶幼儿情操、启迪幼儿智慧、激发幼儿灵感、提高幼儿素质,实现现代化、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有机协调发展。

(二)“软”环境创设实现儿童化、一体化、育人化

幼儿园注重一体化环境创设,搭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区,为幼儿拓展活动空间,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在班级环境创设上,与教育目标相结合,与课程主题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 家园互动、生生互动”。活动室环境生动活泼,由各班自主设计,展现出不同班级的不同风格和色彩,体现了不同集体和个人对幼儿园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赋予了园所环境丰富的生命力。围绕综合课程,对幼儿园园内外进行了有机整合,设立了科探馆、茶艺室、书画室、绘本馆、创意坊、沙盘室、儿童红色剧场、新时代劳动实践基地,积极打造生态化、人文化、儿童化、科学化、教育化的育人环境。

三、制度文化——礼制明礼

制度文化既是幼儿园精神文化的外在显现,也是幼儿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因此,在幼儿园园所文化建设中,制度文化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制度流程规范化

幼儿园从制度全面、流程精密、方案详尽三方面落实制度流程的精细化。一是制度全面,确保有规可依,有岗可查。形成了《育才幼儿园制度汇编》,但针对一些新问题也会利用每年的教代会进行讨论、修整。二是流程精密,确保部门有底可保,处处精益求精。以“全、细、准、实”为目标,形成了《育才幼儿园工作流程管理手册》,使幼儿园管理有章可依,减少了管理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消耗,提升了幼儿园管理成效。三是方案详尽,确保活动有序可循,事事落实到位。要求“一活动一方案”,详尽、周全的方案使活动更加有序可循,更加明确了做什么和怎么做。

(二)管理评价多元化

幼儿园成立了督查小组,对各岗位工作的精细化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督查小组由各岗位管理人员组成,小组内每位成员都有固定的督查事项和督查点位,每天定时、定点、定项对班级及幼儿园进行巡视督导并做记录。督查小组每天记录,每周总结,每月考核公示,并根据月考核积分以年龄组为单位评选出流动红旗。

(三)反思整改效能化

督查小组在多角度、全方位、更精准地掌握各项工作的进程与实施情况后,及时与责任人反馈,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如若遇到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督查组成员会在每天的夕会上共同协商,找到更便捷、更高效的方法,以便下一步工作的部署和开展。

四、行为文化——礼学润礼

(一)以礼规行,争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

石家庄市藁城区育才幼儿园职初期教师占82%,大部分教师为“90后”,她们年轻有活力,专业性强。为此,幼儿园以《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为抓手,认真解读《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推动“创新驱动、原点启动、梯级自动、全面联动”的教师队伍建设。

1.抓师德以德修身。首先,幼儿园从礼教育知识、仪态礼仪、仪容礼仪、交往礼仪等方面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全方位深入培训,不断丰富教师的礼教育知识储备,让知礼、守礼日常化,帮助教师快速成长。其次,开展了插花、茶艺、书法、沙盘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使教师内外兼修,绽放更好的自己。再次,开展了系列师德活动,如签订责任书、师德征文、“夸夸我身边的她”等主题演讲活动,敦促教师牢记肩负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时刻以德修身、以礼待人。

2.提师能以品示范。作为“河北省名师工作站”“石家庄市名师工作室”基地,石家庄市藁城区育才幼儿园实施了“3+4”教师培养模式,依托“南京实验幼儿园综合课程推广活动”和“名师导航”两大平台,通过“专业引领、反思自修、研训提高、课题驱动”促专业发展、“请进来、走出去、分层培训、搭建平台、综合培养”促主动发展,加强课程培训,加大教研力度,聚集群体智慧,找寻问题的有效解决路径,切实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过程中真问题的解决和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二)以礼修身,培养完整儿童

幼儿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以儿童为本的综合课程”,落实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的时代精神,培养具有中国根、民族魂的国际小公民。

1.文明礼仪修身。一是借助《幼儿礼仪品格素质教育》《幼儿礼仪系列绘本》,从个人生活礼仪、同伴交往礼仪、公德禮仪、敬老礼仪、节庆礼仪、传统礼仪六个方面,构建礼仪主题活动、设计集体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学礼、知礼、懂礼、用礼的良好品格习惯。二是以诵读和践行为有效途径,以《道德经》《论语》《声律启蒙》《弟子规》开蒙启智,将礼仪规范落实在日常行动上,做到心正、身正、言正、行正、礼正。三是结合礼教育目标,探索出适合幼儿常规培养的一日七礼:入园礼、敬师礼、加餐礼、盥洗礼、喝水礼、入睡礼和离园礼,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四是组织开展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状元礼等,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优良的品格。

2.传统文化培根。坚持开展德育常规系列活动,深入挖掘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将秧歌、武术、舞龙、太极扇、茶艺、书法、国画、端午赛诗会等传统文化活动请进校园;创建新时代劳动工坊,让幼儿亲历工艺劳动过程,真切感受劳动之美。通过寓教于乐的系统课程,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于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中,让绵延不断的传统文化薪火传承,生生不息。

3.红色教育铸魂。注重爱国主义教育从娃娃抓起,通过每周升国旗、唱国歌,讲红色小英雄故事,看露天红色电影,唱红色歌曲等主题系列活动,引导幼儿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争做社会主义接班人。

4.自然教育启智。幼儿园以时间为经,以“发现自然密码、体验民俗风情、品味饮食健康、滋养文化创意”为纬,深耕“预+遇”的节气课程。春分“立蛋”、夏至探索光影的变化、秋分探索昼夜时间相等的秘密、冬至包饺子等,让幼儿感受物候、气候及自然界的变化,体验不同节气的民俗习惯,品味不同节气的特有饮食,树立热爱自然、感悟生命的基本观念,发展自然观察力、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5.体育立身。开展了幼儿篮球操、篮球游戏、篮球技能、篮球主题教学等篮球活动;将“走、跑、跳、钻、爬”等动作与圆盘、棍棒等器械进行有机结合的“万能工匠”活动;将功能性训练理念与幼儿动作发展规律相结合的功能性动作教学,保障幼儿体能全面、科学、规范发展,强身健体。

6.美育养气。儿童茶修美育课程、优+音乐课程、创意美术课程、晨间艺术签到活动,让幼儿在观察、发现、探索、体验中感受美、发现美。

7.劳动教育树德。从自理劳动、手工劳动、种养劳动、家庭劳动、园内劳动、社会劳动、体验性劳动等方面将劳动教育贯穿始终,让幼儿在体验活动中学会创新创造。借助劳动实践基地,幼儿通过亲手松土、播种、除草、浇水,感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农耕生产节律,在劳动中进一步感悟大自然的奥秘,从而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三)以礼同行,争做新时代文明家长

幼儿园以“教育好幼儿,服务好家长,服务好社会”为宗旨,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通过一系列举措让幼儿园与家长达成共识,形成家园同步的教育合力。

例如,线上培训会,组织家长积极参加“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实现家长从“教育茫然”到“心中有数”的转变。专家现场会,为家长做“礼”文化的专题讲座和礼仪培训,让家长学习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家长现场学习规范礼仪提供平台。参与管理会,家长参与制定了《育才幼儿园家长礼仪守则》。

五、阶段成果——礼行生礼

(一)幼儿层面

2022年7月,幼儿园再次对园内70名教职工和大中小班727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与开题前测(前测时间是2021年9月16日,中测时间是2022年6月22日)的對比,笔者发现,幼儿礼行为在基本礼仪方面提升了44.8%,幼儿园礼仪方面提升了41%,家庭礼仪方面提升了35.2%,公共场所礼仪方面提升了29%。(详见下表)

(二)教师层面

教师的礼仪素养、理论水平、科研能力显著提高。教职工的仪容礼仪、仪态礼仪有了明显变化,多次在区教育系统大型活动中承担礼仪工作。通过问卷及实践测评,基本社交礼仪常识的掌握达到93%。专业能力也得到提升,二十余名教师在省、市、区级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家长层面

给家长的一封信、家园共同制定的《育才幼儿园家长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家长讲座、研讨交流等活动,加深了家长和幼儿对礼教育的认知,家长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在日常接送孩子时,多数家长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能够遵照时间表及时接送幼儿、能到规定地点有序排队接送孩子等。做文明家长的意识已在家长内心生根发芽。

(四)办园能力层面

通过立德树人背景下“四个抓手、四个结合”礼教育实施策略,幼儿园初步创建了“四同步八统一”的工作体系。“四个抓手、四个结合”,即“抓综合课程实施把礼教育与养正教育紧密结合、抓一日七礼把礼教育与习惯培养紧密结合、抓节日节气活动把礼教育与德育活动相结合、抓家长学校把礼教育与家园活动相结合”的礼教育实施策略,初步形成了“四同步(管评同步、教学同步、师幼同步、家园同步)八统一(传统与创新统一、环境与文化统一、形式与内容统一、过程与评价统一、园内与园外资源统一、儿童与成人统一、个体与群体统一、快乐与发展统一)的工作体系。

高品质的园所文化建设,会使每一位走进幼儿园的人,真切感受到园所文化的厚重与积淀,文化的穿透力会给每位教职工一种向上的力量。为耕种者育土,为行远者铺路,让想得到的教育成为看得见的风景。养正一个孩子,兴旺一个家族,育正千万孩子,振兴一个民族。总之,幼儿园要关注师幼精神生命成长,创新机制,加强文化建设,助推园所高品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