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快乐的源泉

2023-06-04 07:47周颖
慈善 2023年3期
关键词:利他行为焦虑症共情

周颖

古人云“乐莫乐于好善”,意思是说,人世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帮助他人。纵观古今,那些乐善好施的人常常乐以忘忧,助人为乐从来不是一句“心灵鸡汤”。

当你觉得自己一文不值,没有存在价值时,可以真心地去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正向反馈会让你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社会的温度,抑郁的情况渐渐就得到了改善。行善的作用是相互的,救助他人的同时,也是自我拯救的开始。

日行一善、关注他人需求,不仅有助于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转移注意力,还能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感受。

人是社会群居性动物,社会参与度、身处社会中的感受,必然会对身心健康产生深远影响。但很多时候,我們只是专注于从个体层面去解决疾病,包括心理疾病,这是不够的。

人之所以会抑郁焦虑,根本原因在于个人行为与社会关系脱节。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比方说,一个中年男性,他的社会身份很可能是儿子、父亲、丈夫、员工,对于他来说,照顾家庭、努力工作是积极参与社会的表现,一旦他远离人群、自我封闭,与社会身份标签“解离”,就会丧失生活的目标和动力,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继而产生抑郁情绪。

患有焦虑症尤其是社交焦虑症的人,会因为害怕别人对自己有负面评价,出现不愿意主动沟通、不想去公共场合、不希望参与社交活动等行为,这会导致对他人的评价更加敏感,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极其自卑的心理状态中,如果任其发展,就会进入“加重抑郁——拒绝社交”的恶性循环。

因此,让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重新回归社会,是心理学界公认的疗愈之道。至于如何更好地重新融入社会,上述研究证实的“行善能抗击抑郁”,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行善最乐”不谋而合。

当目睹他人陷入困境时,旁观者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人的焦急、痛苦,从而伸出援手。这种情绪上的自动唤起被称为“共情”,是利他行为的重要动力。当看到受助者脱困,“共情”机制同样也会让助人者感到仿佛是自己转危为安那般轻松、满足和幸福。因此,利他本身会给人带来存在感,让人认识到自我价值。

从个体层面来看,利他行为让生活更充实,对焦虑、抑郁患者来说,可以分散、转移注意力。此外,利他行为还能让人产生被需要的价值感,能极大增强焦虑、抑郁患者的自信心。从社会层面来看,利他行为有助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凝聚社会力量。

乐于助人者比同龄人更健康。事实证明,对于普通人来说,日行一善同样会受益无穷。利他行为有利于促进幸福感,提升自我效能感;在生理层面上,利他行为还能缓解急性与慢性疼痛,降低心血管疾病患病和死亡风险。

无论是焦虑抑郁患者,还是普通人,想要从“日行一善”中获益,首先应摆正心态,认识到行善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得回报,而是为了真正帮助他人。那么如何确认我们的所作所为对别人而言是有帮助的呢?一是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二是要提升自己的认知高度,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继而以更宽广的视角、更高的维度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具体来说,在家庭中,我们要尊重家人的劳动付出,情感上多些理解和赞美,行动上主动分担家务;在社区里,我们可以开展邻里互助,包括实物及事务协助、劝导、社交等多种形式,比如助老助幼、民事调节等;在社会上,可以多参加慈善活动和公益活动,前者包括对重病患者或灾民提供经济资助等,后者包括加入志愿者队伍,成为一名义工,参与支教活动等。

需要强调的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善举不分大小,善心没有贵贱,哪怕是随手捡起路边的垃圾、给行人指路、为老弱病残孕让座或提重物,只要发自内心,都有助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提升幸福指数,从而拥有更健康的身心。

猜你喜欢
利他行为焦虑症共情
组织中利他行为的可持续性及其前因机制:基于主动性动机视角*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利他行为研究综述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大学生利他行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