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5+2”延时课后服务的创新优化

2023-06-04 19:21刘霞
新校园 2023年2期
关键词:延时师资双减

刘霞

2021年,《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明确指出要不断提高学生课后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5+2”延时课后服务模式随之被推行。延时课后服务作为“双减”背景下的重要举措,既有助于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压力、解决接送孩子的难题,又有助于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使之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个性化发展中。因此,有必要探讨该模式在未来小学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策略,致力于促进教育质量的更优化。

一、充分认识小学“5+2”延时课后服务模式的价值

首先,整合利用师资,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师资数量、质量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具有支撑性意义,延时课后服务模式倡导尽可能地减轻教师的非教学类负担,通过引入社会力量,缓解当下小学教育中师资紧缺的难题,从而使现有师资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例如,号召退休干部、文体艺术工作者等参与到延时课后服务中,弥补师资缺口;完善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制度,以合理的薪酬体系、职称结构来形成对教师的激励作用,使教师在实施延时课后服务的过程中获得自我认同感、成就感。通过对师资的重新整合与利用,延时课后服务的“救助功能”能够得到更大发挥,如政策规定教师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授新课,在课堂上跟不上进度的学生便能够在课后服务中得到“补差服务”,有助于缩小整体学习差异,从而促进教育公平。

其次,保留个性空间,有助于学生多元化发展。较之常规课堂,延时课后服务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形式更为丰富化、多样化,有助于开发学生的认知及兴趣,也有助于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许多小学生由于心智发展尚未成熟,难以把握兴趣爱好与学习之间的平衡点,通过课后服务模式,教师可在引导学生自我约束的同时,保留适当的个性发展空间,帮助学生把握整体方向,推动学生的全面化、多元化发展。例如,针对对编程、数据信息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在延时课后服务中引导他们阅读一些入门知识类书籍,使学生大致了解相关知识框架,奠定好理论基础;同时告知学生过度沉迷电子产品的危害,鼓励学生在适度上网的前提下有方向地利用软件进行实践。

最后,可以减轻学生家庭负担,有益于改善家校关系。许多双职工家庭长期面临着孩子放学后无人接、无人管的问题。延时课后服务实施后,能够以低廉合理的费用解决上述问题,既减轻了家庭负担,又提高了安全保障水平,因此家长对于延时课后服务的满意度一般较高。得益于此,家长对于教育工作的配合力度随之提升,家校协同合作持续深化,长远来看有利于家校共育格局的进一步拓展。

二、加强责任意识建设,倡导多方主体参与

要从根本上推动小学“5+2”延时课后服务这一举措精准、高效落实,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努力远远不足,应充分整合相关部门、教师群体、学生家长的主体力量,在加强各方责任意识建设的前提下,发挥协同教育作用。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主动发挥督导协调作用。由各地教育部门在“5+2”延时课后服务实施中进行牵头,通过制度建设、宣传引导、责任界定等举措,来确定基本工作方向与工作框架。例如,以明确的责任机制来将具体责任分摊至个人,确保延时课后服务层层落实到位,如出现违规、违纪情况予以严肃追究;统一协调、组织各小学教育单位形成相互配合关系,共同交流课后服务经验,筛选出普适性强的好方法进行推广。

其次,不断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教师作为延时课后服务的实施主体,责任意识、职业道德建设关系着教育质量的最终水平,应通过持续的职业培训、专业化的考核检验来促进教师团队整体素养的稳步提升。同时,重视学生学习反馈,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深化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贯彻落实教师行业宗旨,突出立德树人的价值旨归,坚持以身作则,给学生带来正确导向。

最后,家长树立协同参与意识,发挥家庭教育配合作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互促进、相互依托的关系,因此,家长不能因延时课后服务的开展而忽略了自身在教育中应当承担的责任,而应自觉参与、自觉配合。例如,家长可在空闲时间参与到延时课后服务活动中,与学生共同完成课堂游戏、手工作业等,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配合学校完成教育任务。

三、汇集各方资源力量,夯实基础条件根基

“5+2”延时课后服务需要在原有的教育条件基础上不断引入新的资源力量,形成良好的教育保障,奠定教育基石。

首先,整合“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对现有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能够使之发挥更大价值,考虑到延时课后服务发展时间尚短的问题,应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重新梳理当地已有的可利用资源,打通线上与线下的对接端口,实现资源的流通。例如,开发新媒体课件,将多元化内容以灵活的形式呈现于課后服务环节,学生及家长还可根据需求选择下载,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减少教师日常工作量;开办线上名师讲堂,将优秀教师的授课内容以微课、慕课等形式投放至平台,在原本的教育空间基础上进行延伸,打破时间、场域的框架局限,使不同学校的办学优势能够借助网络路径得以汇集;整合校外博物馆、少年宫等实践资源,围绕延时课后服务内容,引导学生将理论构想落实于实践操作,奠定完整的思维逻辑基础。

其次,加大课后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随着学生发展方向的日益多元化,延时课后服务在设施、场地等方面的资源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应通过有针对性的投入建设来满足基本需要。学校可面向学生及家长进行关于兴趣爱好、预期发展方向等方面的调研,作为设计延时课后服务内容的参考,再由此出发拟定后续阶段的基础设施并完善框架,按照需求度高低划分资源投入比例,致力于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最后,开辟班级公共资源角落,号召学生家长参与捐赠闲置教辅资源。目前,教育支出在大部分家庭中的占比有显著升高趋势,许多闲置的书籍、学习用品也因此普遍存在。可通过开辟班级公共学习角,号召学生及家长将家中闲置的教育资源以捐赠的形式供全班学生共享,使全体学生能够在这种资源共享过程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四、深度衔接校外阵地,丰富课后服务形式

延时课后服务在活动形式、教育形式上较之常规课堂灵活性更强。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可立足于这种灵活性优势,与校外各类教育相关机构、主体保持密切合作关系,以丰富的课后服务形式来提高对于学生的吸引力。

首先,引入资质达标的第三方课外兴趣机构。“双减”政策下,学校专业化师资的短缺问题成为教育界一大难点,可考虑在严格审核第三方机构资质的前提下,引进运动类、艺术类等以兴趣爱好培养为主的课外机构,填补学校内部相关专业师资不足的空缺。同时,不定期举办艺术、体育类等活动竞赛,利用公办小学本身的场地、设施,以及第三方机构的专业指导人员等资源,在延时课后服务时间里组织学生用准备好的作品或节目来参加竞赛,学校、家长共同参与评分,达到多主体协同的教育目的。

其次,构建与当地高校之间的深度合作关系。一方面,小学教育机构可对接当地师范类、艺术类、体育类等高校,打造对应的人才引进机制,将所需专业类别的毕业人才直接引入对应岗位,有针对性地补充延时课后服务的师资缺口。另一方面,高校可组织具有实习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进入小学实习,汲取一线教育实践经验,为后续正式进入教学岗位奠定基础。在这种“双赢”机制下,小学与高校的合作模式可成为常态,从长远来看,有助于延时课后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最后,充分发挥政策统筹力量。《意见》中指出,要“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强化政府统筹,落实部门职责”。由此可见,小学延时课后服务的有序运行有赖于政府主导与政策统筹,应在校内外教育阵地衔接过程中,继续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协调好学生、教师、家长、学校及校外机构之间的关系,缓解突出矛盾,维持好各方平衡。

五、践行协同共育思想,优化整体实施流程

“双减”背景下,小学延时课后服务需要更精准地厘清各方参与主体的责任边界,在有效的沟通制度支撑下完成协同对接,应围绕协同共育思想内核来对整体流程实施优化。

首先,学校方面完善相应管理制度。学校作为直接实施延时课后服务的主体,应在仔细研读相关政策文件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延时课后服务管理机制、教职工管理机制、协同共育推进机制等,并根据对学生及家长意愿的调研结果,不断完善现有的课后服务内容、组织形式,针对一些关键问题签订相关协议,确保校方与家长协商一致,做好后续配合工作。

其次,打造家校共同管理链条,关注学生行为动态。学校重点关注学生在延时课后服务中的问题问答频率、课堂纪律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家长重点关注学生在家的习惯养成情况、学习成果转化情况等。家校双方通过统一平台不定期交流对学生的行为动态观察结果,在分工合作的育人氛围下优化延时课后服务成效。

最后,设置延时课后服务评价机制。将学校、学生、家长、教师等主体纳入评价体系当中,组成相互评价关系,在平等的交流结构中了解其他主体的想法、意愿,便于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消除潜在矛盾,巩固合作关系。

总之,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一些现实难题客观存在,有必要通过配套举措解决问题,“5+2”延时课后服务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结合目前“5+2”延时课后服务实践经验可知,该模式在促进教育公平、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减轻学生家长负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应从加强责任意识建设、夯实基础条件根基、丰富课后服务形式、优化整体实施流程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方案结构,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市龙门学校)

责任编辑:庄 源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規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创新小学课后服务机制和特色课程,同促家校共育新发展”(课题编号:GS[2020]GHB188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延时师资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基于级联步进延时的顺序等效采样方法及实现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Two-dimensional Eulerian-Lagrangian Modeling of Shocks on an Electronic Package Embedded in a Projectile with Ultra-high Acceleration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桑塔纳车发动机延时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