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和实施案例研究

2023-06-04 00:55周玉妹
新校园 2023年2期
关键词:整本书布置学科

周玉妹

小学语文学科项目的目标要基于课程标准,对应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知识与能力。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深度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知识,在做事中体现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在成果中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关注单元素养目标,关注学生学情,还需要考虑与教材“快乐读书吧”中推荐阅读书目的匹配程度。为此,我们展开了以整本书阅读为依托的项目化实践研究。

一、确立真实的驱动性问题

教师要创设基于真实情境的挑战性问题,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索与互动相结合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应用的学习与探索的学习,形成自己的意义建构,并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经历深度学习。

项目化学习主要围绕一个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展开,这个问题会作为整个学习项目的驱动力而推动学习的进行。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中驱动性问题的提出,改变了原来学科学习从低阶开始并且主要在低阶徘徊的特点。一般来说,驱动性问题的选择与确定需要具备如下特点:指向性、真实性、综合性、挑战性、开放性。

“笑与泪,经历与成长”,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的主题,通过仔细研读内容,笔者决定围绕“童年和成长”的主题来重组单元内容。本册教材中,与之相关的内容有:“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高尔基的《童年》、徐光耀的《小兵张嘎》、曹文轩的《草房子》等成长故事,习作二《多彩的活动》,习作四《让生活更美好》,习作七《我的拿手好戏》,课文《竹节人》《夏天里的成长》《盼》《少年闰土》等。

驱动性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是学生感兴趣的,而且来源于真实的情境。我们进行了一个有关“童年和成长”的小调查,看看学生最为感兴趣的是什么内容。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以下问题都很好奇:名人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父母、长辈的童年是什么样的?我们的童年生活又和他们有什么区别?

经过梳理提炼,笔者和学生一起确定了本次语文项目研究的驱动性问题——布置“多样童年生活”展台,分为三个展区:名人童年区、父母童年区、我们的童年区。

二、构建系列的学习实践历程

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因为其独有的学科特点,具有周期长的属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持续地经历有意义的学习实践历程,就显得非常关键。学生在这一语文学科项目活动中,需要至少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在真实生活中观察与调查,提出问题;与以往所学的知识建立联系,建构理解或运用推理、批判性思考和模型进行设计;形成相关的模型或解释并进行验证;讨论这种模型、解释、设计的适切性,进行修订与完善。本案例中,学生围绕驱动性问题,将开展三项序列研究活动。

1.第一阶段:项目化的主题阅读

围绕六年级上册的必读书目——高尔基的《童年》来开展阅读研究,思考童年生活中对高尔基产生影响的是哪些人、哪些事。学生依据“人物关系图”“情节链”等思维导图,深入感悟给高尔基童年带来深刻影响的人和事,并进行了交流和分享。经过思维碰撞后,学生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虽然高尔基的童年生活是苦难的,但是他却从这些苦难中汲取了精华,去除了糟粕,最终促进了自己的成长。

關于“童年和成长”主题的课外阅读,当然不限于此。阅读高尔基的《童年》之后,学生还进行了相关主题式阅读:《小兵张嘎》《草房子》《城南旧事》《汤姆·索亚历险记》等。阅读时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思考:每本书中的主人公的童年经历如何,给他(她)童年带来影响的人、事、物是哪些,他(她)在童年经历中获得了怎样的成长等。

为了布置好“名人童年”展区,学生在系列主题式阅读后,还需通过分组讨论,研究选取哪些事件、采用什么方式来布置。比如,有一组学生制作了高尔基《童年》的绘本,绘本中选取了高尔基童年的主要成长经历,可谓图文并茂。还有的小组选择用橡皮泥等材料,再现《草房子》一书中桑桑的生活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开展真实的阅读,从浅表化阅读走向深度阅读,还需通过小组合作、讨论,选取最有表现力的场景来布置展台,由此,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2.第二阶段:项目化的调查体验

优秀的长辈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们对长辈的童年生活也充满了好奇,让他们在调查的过程中亲近长辈,在了解、体验长辈童年生活的过程中,加深了解,可以进一步密切亲子关系,也更容易使孩子得到启示。

因此,第二个阶段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研究:调查了解父母的童年生活,他们的童年生活与我们有什么不同?从中你有什么感悟和收获?要完成第二阶段的研究,学生需要设计调查问卷,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方面,自主设计调查内容,以便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父母的童年生活。

在调查问卷后,学生可以自主开展体验活动,如,跟着父母逛逛以前的文化用品商店,了解父母小时候的娱乐活动——看黑白电视机,用录音机播放磁带收听歌曲等;和父母一起玩他们小时候的游戏——打弹珠、放鞭炮、钓龙虾等;和父母一起制作玩具——竹节人、弹弓、小帆船等。在各种实践体验后,学生有了感悟:虽然父母童年生活条件艰苦,电子产品不像现在这么丰富,但是却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锻炼了动手能力。

在调查体验活动后,学生们进一步讨论:如何布置“父母童年”展区呢?学生的交流很热烈,认为可以展示父母童年时代的用品,玩一玩他们童年玩过的玩具,做做他们小时候的游戏。

这一项目化学习探究不仅关注学生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发展,也关注学生学习素养的形成,比如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真实体验,收获丰富多元而又有纵向深度的课程学习经历。

3.第三阶段:项目化的活动展示

这个阶段,先从教材出发,结合习作二“多彩的活动”和习作四“让生活更美好”,让学生梳理自己童年生活中多彩的活动,如丰富的校园社团活动,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体现出学生童年生活的缤纷多样。为此,学生首先联想到的就是童年“照片墙”的布置,并选取学生的优秀习作辅助展示。

接着,结合习作七《我的拿手好戏》,让学生上台表演,并依据评价表,选出代表节目进行展区的现场展示。比如,有的学生的拿手好戏是折纸,他可以折出许多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有的学生的拿手好戏是软笔书法;还有的学生可以进行精准投篮……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谁了解过边远山区的同龄人的童年生活?由此引导学生关注留守儿童的童年生活,并选取资料进行不同生活的对比展示,激发学生的公益热情,并转化为实际行为,比如捐赠图书、冬衣等爱心行动。

三、给予学生多元的成长空间

项目化学习是多种学习样态的综合,一个项目的研究过程可能会涉及调查、访问、拍摄、查阅、整理、寫作等学习行为,学生在持续性的学习活动中锻炼了综合能力,发展了核心素养。

1.个性的团队协作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教师应协助学生完成分组,成立“学习共同体”,共同探讨和解决在阅读整本书或完成项目时遇到的问题。学习共同体可以一起制订阅读计划,一起讨论话题,甚至可以一起筹划课本剧的演出等。当然,这个团队也可以是个性化分组。

在阅读《草房子》这本书时,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再确立小组深入研读的主题。比如:有的小组可以研读“桑桑是怎样一步步成为真正的小男子汉的”,有的小组可以深入探究“使秦奶奶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的小组对“秃鹤”感兴趣,有的小组则试着探究小伙伴之间美好的情感。

而在本项目中,学生和家长也将组成一个团队,大手牵小手,去深入了解长辈的童年生活。在这个团队中,每个孩子都是体验者,最终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体悟。而这种体悟经过多次交流和碰撞后,将会产生更多的思想火花。

2.多维的学习资源

以整本书阅读为依托的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科项目化研究,应当调动学生利用多样化的资源。这里的资源不仅仅是整本书,还有与整本书阅读相关的一切内容,包括作者的背景介绍资料、相关相近的文体知识等。

如在进行《城南旧事》的整本书阅读时,可以先布置前置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对林海音的生平、所处的时代进行了解;可以在阅读整本书后,布置跨媒介学习任务,如让学生观看《城南旧事》同名影片,并与书进行比较;还可以布置群文阅读任务,如让学生阅读林海音的《窗》《一家之主》等,以全面的视角去了解作家及作品。

利用多样化的资源,还包括家长资源、社会资源。在进行第二阶段——项目化的调查体验时,就积极发挥了家长的作用。家长带着孩子,或是亲手制作小玩具,或是参与体验游戏,或是带领参观场馆,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认知领域。

除此之外,还需要调动各学科的资源,比如展台的布置需要美术学科的协助,“我们的童年”展区布置,需要音乐学科、劳技学科,甚至科学学科的知识等。

3.灵活的学习评价

在众多评价中,社会性实践的评价是区别于一般教学评价的考量方式,它重在考查学生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与同伴进行社会性互动和沟通的成效,同时考查学生是否在此过程中发展出相应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在本项目的阅读交流课上,《小兵张嘎》中,张嘎是怎样一步步成为合格的小侦察员的?《草房子》中,桑桑又是怎样一步步成为真正的小男子汉的?在阅读交流中,不管是小范围的小组交流,还是大范围的集体交流,都需要“倾听和回应”。再如,完成三个展区的布展后,学生的参观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评价。哪个展区前人流量大,哪里就更吸引人!而在相互的参观中,学生的认知和思考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项目化学习就是这池活水,它给整本书阅读带来无限动能和光亮。在笔者看来,统编教材投入使用以来,整本书阅读已成为热点与重点,这样的教材形态给传统语文教学带来巨大挑战。而项目化学习正好能补齐传统教学中学生动能不足的短板,给整本书阅读带来开放的、综合的、多元的体验,也能发挥教师在语文课程中的建构性作用。最有魅力的是,它可实现动态生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建构;学生收获的不仅是文本知识,也锻炼了倾听、合作、思辨等多重能力,真正落实了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整本书阅读的项目化学习是一条引领学生通向未来的新航道,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改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责任编辑:刘卫红

猜你喜欢
整本书布置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超学科”来啦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