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初中班级管理探究

2023-06-04 00:55张娟娟
新校园 2023年2期
关键词:榜样立德育人

张娟娟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各种各样的信息对他们的思想及价值观念等都产生着影响,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除了要对学生的学习及班级纪律进行严格管理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立德树人教育,强化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加强对学生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的重塑性管理,帮助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成长。

一、渗透德育观念,强化价值教育,实现氛围育人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开展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作为教育引导者的教师必须要注重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中增加德育教育的比重,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德育观念渗透到班级管理理念中,尤其是对班风、学风的重塑,实现氛围育人。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班级是他们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他们以班级为单位接受各类知识的教育,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种各样的班级活动和学校活动等,同学和教师是他们除父母之外接触最多的人,这些因素的存在,对开展班级管理有着非常有益的作用。实现氛围育人,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在班级中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比如张贴有关德育教育的海报等,也可以在学生中大力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学生探索德育故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充分挖掘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优秀德育故事的过程中,对标开展“比学赶超”活动,在班级中形成浓厚的学德育故事、展优秀品质的氛围,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德育思想也会因此受到相应的影响。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日常的教学乃至班会等活动,进行德育观念的教育,以有意识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中感受到价值教育所带来的影响,以实现班级管理的德育教学。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周围同学营造的班级氛围,也会让学生的德育观念受到一定的影响。教师还可以加强家校之间的互联互通,带动家长参与到德育教育工作中来,将班级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连接,确保德育教育的关联性和连续性,保障氛围教育的全覆盖。

二、提升教师素质,丰富班级活动,实现榜样育人

中学班级管理工作需在教师的有效设计及引导下来开展,学生作为参与者和受教育者,需要以教师为媒介,对自身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进行塑造。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教师而言,要从自身的素质提升出发,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将传统的一切以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为目标转变为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加大德育教育在管理中的占比,以丰富班级活动角度为切入点,发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接受德育教学的理念,实现榜样育人。开展德育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口传心授的固化教育模式,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特点,要通过活泼生动的形式来丰富班级活动,以各式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悟到德育教育所带来的种种益处并自觉去遵守、执行。体现在实践中,可以利用各种节日开展相应的活动,让学生结合节日的寓意通过多种实践活动自觉提升道德素养;也可以利用班会、午自修的时间开展常规性的教育活动,对班级日常的卫生、礼貌、纪律、劳动、学习等方面的常规性活动进行点评和总结,让学生回顾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也可以在充分听取学生意见的前提下,列出德育教育计划,结合全年学习安排等设置固定的教育活动内容,将线上、线下教育活动充分结合,推进班级活动更加多元、有趣,德育教育形式、内容更加丰富。

除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要实现榜样育人,关键点在于榜样的选择。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依据,能够选择的榜样来源一是家长,二是教师,三是同学,四是名人。从这四个方面出发,要强化家校合作,讓家长做好学生德育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从规范自身的言谈举止出发,做好学生的榜样;教师要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自己做起,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素质,以身作则,主动带领学生遵守规章制度,主动带领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感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优秀品质;在班级中选举“纪律之星”“劳动之星”“友善之星”“尊老之星”等,号召全班学生向他们学习,以身边的优秀事例为指引,引导学生有序向上、向好发展;以社会公认的道德典范人物为榜样,号召学生通过作文、演讲等形式去找寻他们的光荣事迹,主动去学习、发扬,进而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三、创设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实现主动育人

要实现立德树人,最为关键的环节还是在学生自己身上,无论是营造氛围还是榜样示例,如果学生无动于衷,那么最终将无法达到树人的目的。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要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发现中增强立德树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实现主动育人。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自律性和自觉性较欠缺,尤其是德育教育这类属于价值观念的教育,教师应该改进传统机械式、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创设不同教育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教育活动。体现在实践管理工作中,可以主题班会为例,以热门事件为引,让学生在主题班会中讨论交流。比如,当前社会上热议的“老人倒地,扶还是不扶”问题,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派进行自由讨论,在该问题情境中,学生可以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现实案例等进行充分的讨论,教师在其中发挥好引导作用,最终带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也在此次讨论中帮助学生深化尊老这一传统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现实情境为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去发现其中所蕴藏的德育内容,如参观烈士陵园,让学生从烈士的经历中感悟其强烈的爱国情怀,并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分析自己将要以何种方式爱国,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以此次参观活动为主题进行一次征文比赛或者是小型的主题演讲,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所思、所想主动去挖掘、发现各种活动、事例中所包含的优秀品质、精神乃至文化,带领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启发,变德育教育的被动育人为主动育人。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在强化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加大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力度,从学生的实际特点和需求出发,结合新时代新特点,利用新手段、新方法,加强德育教育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第四十中学)

责任编辑:庄 源

猜你喜欢
榜样立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