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历史情景化教学策略

2023-06-07 17:20杨桔红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情景化教学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杨桔红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在初中阶段,教师有必要认识到历史学科的重要意义。在展开历史课堂时,教师需要拉近这门学科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情景,让学生通过深入到相应的情景中,进行知识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多种角度入手来进行情景的构建,帮助学生形成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并能够对这门学科产生自己的感悟,这样才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态度和观念,让学生通过融入情景的过程,形成良好的听课效果,促进自身历史素养的全面发展。本文将针对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展开情景教学法这一问题,提出几点相关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  情景化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3-0109-03

在初中阶段,教师需要认识到历史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差距,学生在学习时很难掌握,并且,这门学科中所包含的文字性的内容比较多,在进行学习时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的感受。因此,在课堂中,教师需要从多种渠道入手来进行情景的构建,为学生提供带有区别性的学习体验,使其通过融入情景的过程来进行知识的理解,这样也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让学生对学习的主题和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记忆。这样能够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情况,使其逐渐从中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思路,以此产生理想的学习效果。

1.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对于历史这门学科,其主要的教学价值体现在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上,引导学生鉴古析今,通过对于历史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思维观念和价值观念。在开展历史课堂时,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讲述客观的历史规律,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进行情景的营造。通过情景这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度学习。这种方法能够在提升课堂质量的基础上,为学生带来新鲜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新的认知。教师通过构建情景的过程,也能够深度地对教材进行研究,使后续的学习过程更加顺利。在构建情景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历史史实为基础来进行故事的构建,以这种方式突破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形式。在过去,教师一般都只是通过讲解的方法来向学生进行授课,这种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思维受到局限。而情景教学这种方式便能够将一些新鲜的事物带入到课堂中,能够实现教学环境的优化,教学资料的延伸。同时,这种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加灵活的学习模式。在固定的情景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而引发其心理上的共鸣。这样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思想观念,发挥出情景教学的重要作用。

2.情景教学法应用的基本原则

在初中阶段,教师在构建历史课堂时,需要保证所讲述的课程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以一种合适巧妙的方式来进行情景的构建。于是,在实际课堂中,教师需要保证教学的原则性。教师首先需要遵守认知性原则。在构建设计情景时,保证其中的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能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角,充分地进行参与。学生认知能力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学状态和进度。因此,在展开情景教学模式时,教师也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根据实际条件来进行情景的设计和环境的构建,充分地发挥出教学优势。此外,教师还需要保证其中的内容具有趣味性原则。在构建情景时,教师需要在其中添加一些带有趣味性的环节和内容,让学生在对所要学习的主题拥有一定的兴趣基础上来进行学习和探究,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觉性,使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教师所布置的任务。于是,在课堂中,教师便需要全面了解分析学生的兴趣和喜好,根据班级中每位学生对于教学的反馈来进行趣味性原则的落实,让学生能够对学习主题有一定的求知欲望后,再进行教学引导,使学生在其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打破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固有认知,树立起正确的学习心态,为后续更加深层次的学习奠定思想基础。同时,在构建情景时,教师还需要保证其内容符合时效性原则。教师需要根据每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来进行不同情景的设计,避免情景营造的过程出现形式化的情况。若教师只是追求形式,将固定的情景进行生搬硬套,这会导致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下降,不仅无法发挥出其教学方法的重要意义,也会浪费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只有保证所创设的情景符合当下的教育环境和时代需求,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其最大化的作用,以此实现教学环境的优化。最后,教师需要保证情景符合真实性原则,在构建课堂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环境来进行情景营造,通过这种方式来为学生增添学习过程的真实感。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地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的实用性和广泛性,这样才能够让学生逐渐挖掘出历史知识的魅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使整体的课堂教学更加科学、严谨。

3.基于情景教学法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3.1构建问题情景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在课堂中,问题能够对其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教师通过提供问题的方式能够为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让学生整理自身的学习思路。以此在设计情景时,教师便可以以问题来进行情景的引出,让学生通过教师提问的内容来进行情景的感悟,使学生能够对问题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究,从中总结出更加丰富的学习思路和正确的学习方向。在这一过程中,以提问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其在其中不断地发散学习思维。通过对于问题的解决,逐渐形成用历史角度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历史观的形成。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追问式的提问方法来进行情景构建,也可以为学生展开角色提问方法。对于追问式的提问过程,教师需要更多地让学生解答历史事件的原因。通过提出“为什么”,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例如,教师在讲解“商鞅变法”这节课时,首先向學生讲解商鞅变法的整体内容。之后,再让学生在了解这些内容的基础上思考:商鞅为什么要去秦国变法?并向学生讲述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到商鞅自身是外国人,为什么要去秦国变法呢?通过此类问题的构建,以追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在这期间,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其中发生思想上的碰撞,使其能够以一种高效的方式,挖掘出问题的核心,更好地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通过讲解背景故事来帮助学生融入到相应的情景中,以这样的方式实现深度思考的学习效果。

对于进入角色的提问形式,教师便可以将学生代入到历史事件中所出现的各个角色中。通过理解不同角色的思想和感受来进行历史环境的感悟。通过这种学习形式,学生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深入到相应的历史事件中来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秦朝的统一”这节课时,便可以将学生代入到秦始皇的角色,让学生在当时的背景下,提出建立国家巩固江山的方式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到历史事件中,这种方式便能够全面促进情景教学的落实,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听课效果。

3.2利用多媒体构建情景

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全面落实信息技术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良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在过去,教师一般都只是通过照本宣科的方式来进行知识讲解,这种枯燥的教学形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构建情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文本性的内容以图片的形式来向学生进行呈现。同时,教师也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种类丰富的信息。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收集视频、音频、图片等不同的信息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主题和内容产生直观的印象,加深学生的记忆,使其通过这种学习形式而逐渐感受到历史知识的趣味性,以这种多元化的思考角度来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宽学习内容,为学生呈现一些课外的信息。比如,教师可以将一些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向学生进行讲述,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让学生能够将课内与课外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例如,教师在讲解“甲午中日战争”这节课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这节课中感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于是,教师便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收集与之相关的影视资料。比如,教师可以将《甲午风云》这一影视作品的内容进行剪辑,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一些片段,使其结合画面信息来理解教材文本信息,丰富学生的学习思路。并且,让学生在观看时,被其中的画面所吸引,被故事情节所感动,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在历史事件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邓世昌身上所具有的牺牲奉献精神,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不仅在视觉上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效果,还能够在精神上发生一些改变,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升华自身的爱国情怀。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使其在受到情感上的波动后,更加期待后续每一节课程的展开。此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呈现一些音乐作品,通过音乐来熏陶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让学生拥有丰富的视听体验,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民族风的音乐,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民族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念,并以此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通过信息技术这种形式,帮助学生代入到相应的情景中,便能够形成理想的学习效果。

3.3创设模拟情景

在构建情景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丰富情景的形式。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实认知能力十分有限。于是,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模拟情景来理解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模仿、语言模仿等方式,重现历史时期或是事件的内容。通过这种形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且,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也会踊跃地进行参与。在这种有趣的活动下,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主动的思考与探究。并通过亲身的参与过程,而对其中的内容和思想产生共鸣,让学生脱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以自己的优势来进行情景创设,这样便能够让学生成为主体,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明确合适的学习主题来要求学生进行情景的模拟,让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梳理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使其身处于当时的情景下来进行历史影响的分析和感悟。

例如,教师在讲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节课时,便可以以此为主题,在课前为学生寻找与该情景相关的小品剧,让学生从细节入手来进行本节课的理解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基础知识,之后,再引导学生挖掘教材内容,主动地翻阅教材,设计情景剧的内容。在模拟情景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要求学生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形式来重现当时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当代人民的穿着打扮、语言习惯等等,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投入自己的情绪,对学习主题产生深刻的印象,并使学生通过自学的过程,逐渐掌握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对历史知识产生全面深刻的认知。在这种情景的调动下,学生便会主动地进行思考、分析社会变迁的原因,对其中的内容产生自己的理解。

4.结束语

本文在开始主要讲述了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之后又提出了情景教学法应用的基本原则,其中主要包括认知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时效性原则、真实性原则这四方面。最后,本文针对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展开情景教学法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相关的建议和策略,包括构建问题情景、利用多媒体构建情景、创设模拟情景这三方面。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初中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何树论.创设史实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浅析初中历史情境教学开展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36):134.

[2]王志英.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的应用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0):2412.

[3]王振華.初中文言文的情境化教学[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22(7):59-61.

[4]钟梅.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策略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50):82-84.

[5]丁秀英.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11):96-97.

猜你喜欢
情景化教学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的情景化教学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高中语文情景化教学的快乐课堂构建机制分析
情景化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