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对急诊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分析

2023-06-09 07:55
北方药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咪达唑仑舒适度丙泊酚

陈 景

(福州市长乐区医院,福建 福州 350200)

急诊危重患者常行机械通气治疗,受到疾病、约束、疼痛等影响,患者较易产生躁动、焦虑[1],针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用药具有必要性[2],有利于缓解患者生理和心理应激[3],促进机械通气顺利进行,改善患者舒适度,促进安全通气[4]。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均为常用镇静剂,可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可单独用药或者复合用药[5]。在本文从2019年1月~2021年12月急诊危重患者中选取机械通气镇静用药162例,说明丙泊酚和咪达唑仑镇静方法,评价镇静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162例机械通气危重患者,A组54例,性别:男/女=34/20,年龄(18~87)岁,平均(58.72±16.53)岁,BMI指数(18.3~24.2)kg/m2,体质量(63.41±8.19)kg;APACHEⅡ评分(14.26±5.11)分,PaO2指标(94.07±45.35)mmHg,PaCO2指标(47.65±25.72)mmHg。B组54例,性别:男/女=35/19,年龄(18~85)岁,平均(58.69±16.60)岁,BMI指数(18.0~24.5)kg/m2,体质量(63.44±8.15)kg,APACHEⅡ评分(14.23±5.08)分;PaO2指标(94.12±45.29)mmHg,PaCO2指标(47.61±25.80)mmHg。C组54例,性别:男/女=33/21,年龄(19~84)岁,平均(58.70±16.64)岁,BMI指数(18.1~24.3)kg/m2,体质量(63.42±8.22)kg;APACHEⅡ评分(14.25±5.10)分,PaO2指标(94.09±45.31)mmHg,PaCO2指标(47.59±25.78)mmHg。资料可予分析(P>0.05)。已获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ICU入住≥24 h;(2)危重症确诊;(3)机械通气治疗;(4)符合镇静用药指征;(5)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癫痫或破伤风患者;(2)重症脑外伤镇静治疗;(3)床旁侵入性操作镇静治疗;(4)资料不全。

1.3 方法

A组丙泊酚镇静:丙泊酚注射液(厂商:Fresenius Kabi AB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进口分包装;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55;规格:20 mL:0.2 g)镇静诱导,静脉注射给药,剂量为(0.6~1.0)mg/kg,(30~60)s给药完毕。后续转为持续泵入给药,采用微量注射泵,用药剂量为每小时(0.6~2.0)mg/kg。

B组咪达唑仑镇静:咪达唑仑注射液(厂商: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80025;规格:2 mL:10 mg)静脉注射给药,剂量为0.3 mg/kg,(30~60)s内静注给药完成镇静诱导,后续持续泵入咪达唑仑,根据患者体质量每千克(0.05~0.15)mg/h。

C组联合镇静用药:(1)镇静诱导:丙泊酚镇静诱导(0.6~1.0)mg/kg,给药时间(30~60)s。(2)持续泵入麻醉:咪达唑仑(0.05~0.10)mg/(kg·h)与丙泊酚(0.5~1.0)mg/(kg·h)联合镇静。

1.4 观察指标

基线资料:统计性别、年龄、体质量、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动脉血氧分压(即PaO2指标)、二氧化碳分压(即PaCO2指标)等基线资料。

镇静效果:统计镇静剂用量、持续镇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滞留时间。

生命指标:全周期心电监护和观察呼吸机使用情况,用药前、用药1 h检测舒张压(即DBP指标)、收缩压(即SBP指标)、心率(即HR指标)、自主呼吸频率(即RR指标)、脉搏血氧饱和度(即SpO2指标)、潮气量(即Vr指标)。

舒适度:患者清醒后进行《舒适状况量表简表》(简称GCQ)评估。GCQ量表4个方面(生理、环境、社会文化、心理精神)共30项,(1~4)分/项,总分(30~120)分。GCQ评分越高舒适度越高。(1)非常舒适:(91~120)分;(2)基本舒适:(61~90)分;(3)不舒适:(30~60)分。舒适度=[(1)+(2)]÷(本组n)×100.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三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基线资料

2.2 镇静效果

镇静剂用量比较,C组丙泊酚、咪达唑仑用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镇静用药比较,A组0.05);ICU滞留时间比较,C组

表2 镇静用药和效果

2.3 生命指标

用药前,组间血压、心率、呼吸、血氧指标、潮气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用药1 h,SBP指标比较,A组>C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P指标比较,A组>C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指标比较,A组>C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指标比较,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指数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r指标比较,A组

2.4 舒适度

A组非常舒适26例,基本舒适19例,不舒适9例,舒适度为83.33%(45/54);B组非常舒适25例,基本舒适21例,不舒适8例,舒适度为85.19%(46/54);C组非常舒适36例,基本舒适17例,不舒适1例,舒适度为98.15%(53/54)。C组舒适度(98.15%)>A组(83.33%)、B组(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83.33%)与B组(8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镇静舒适度(n,%)

3 讨论

急诊危重患者需要实施机械通气支持治疗,然而机械通气治疗中患者较易产生强烈不适感,引起患者焦虑、躁动状态,导致患者精神状态不稳定,严重时出现人机对抗,影响治疗效果[6]。为促进顺利治疗,可进行镇静用药缓解应激反应。丙泊酚属于烷基酸类药物,可进行短效静脉麻醉,在临床上常作为全麻诱导、维持性麻醉。丙泊酚的优点是静注给药后起效较快,40 s内可促进患者进入睡眠状态,药效平稳、迅速。丙泊酚麻醉诱导和苏醒较快,但是丙泊酚用药后与脂膜产生非特异性反应,作用于中枢神经受体,干扰多离子通道,进而影响钠离子通道、中枢神经γ-氨基丁酸(GABA)通道,导致血压降低。

咪达唑仑苯二氮草类药理活性显著,具有肌松、催眠、抗焦虑惊厥与镇静效果,优点是毒副作用较小,也可迅速起效。咪达唑仑用药后可引起短暂顺行性记忆缺失。咪达唑仑属于特异性苯二氮受体激动剂,可经机体完全代谢后生成羟基咪达唑仑,羟基咪达唑仑结合葡萄糖醛酸,转变为无活性代谢物,但是单用咪达唑仑机械通气镇静效果较差,而且较易降低血压,药物起效相对较慢、延迟苏醒。

咪达唑仑与丙泊酚联合用药可显著降低剂量需求,产生较好镇静效果,减轻不良反应,促进有效镇静和快速苏醒,促进优势互补。通过联合镇静,有利于稳定机体状态,促进安全镇静,发挥综合镇静效果。

本次研究中,基线资料显示,三组年龄与性别分布、平均体质量、健康状态评分、呼吸频率、血压水平、心率状态、动脉血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等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分析。

镇静效果显示,C组镇静剂用量低于A组、B组,组间持续镇静用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ICU滞留时间低于A组、B组。该结果表明,C组镇静方案可通过低剂量用药产生较好镇静效果。镇静剂对机体健康存在消极影响,在保证效果同时合理降低剂量有利于减轻副作用,因此预后相对较好。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镇静方案均会影响机体血氧状态,但是各方案对血氧状态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A组镇静方案较易影响血压、心率稳定性。

综上所述,机械通气镇静中咪达唑仑与丙泊酚镇静均具有可行性,但是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镇静应用效果较好,可缓解人机对抗,促进心率、呼吸和血压状态稳定,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者较早稳定病情,潮气量和舒适度较高,临床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咪达唑仑舒适度丙泊酚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盐酸多奈呱齐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老年性痴呆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探析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