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观察

2023-06-09 07:55郑巧瑛雷美生
北方药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阿莫西林消化性螺杆菌

郑巧瑛,顾 翔,雷美生

(福建省宁德市闽东医院,福建 宁德 355000)

阿莫西林属于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适用于敏感菌感染引发各类疾病,发挥抗菌、消炎的功效。阿莫西林能够阻断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促使细菌溶解、破裂、死亡,产生强效的灭菌作用[1]。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幽门螺杆菌多种病原菌感染引发的疾病,均可选用阿莫西林作为治疗药物[2]。阿莫西林的临床应用,需要考虑到影响疾病发生、进展的病原菌类型,根据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判断临床用药是否安全、可行。临床用药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警惕不良用药反应的发生情况,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进而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本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探讨阿莫西林在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的应用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9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47例,年龄范围22~75岁,平均年龄(49.73±6.33)岁。纳入标准:①幽门螺杆菌感染。②思维意识、判断能力正常。③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阿莫西林过敏。②合并严重脏器疾病。

1.2 方法

应用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次,2次/d)+甲硝唑片(0.5mg/次,2次/d),联合应用阿莫西林胶囊,口服(0.5g/粒,2粒/次,3次/d)。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治疗后,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评价临床疗效,以痊愈(患者的上腹部疼痛、腹胀、暖气等症状完全消退,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显示阴性)、显效(患者的上腹部疼痛、腹胀、暖气等症状明显减轻,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阴性)、有效(患者的上腹部疼痛、腹胀、暖气等症状改善明显但并未完全消失,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阳性)、无效(患者的上腹部疼痛、腹胀、暖气等症状症状基本无改善,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阳性),治疗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n×100%,同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病情复发情况、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晕发生情况)。②幽门螺杆菌转阴情况:在治疗后7d、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应用基于碳13呼气试验法,检测前6小时禁食禁水。检测时使用专用的呼气袋收集患者的呼气,指导患者服用13-尿素胶囊,静坐30min后,更换呼气袋收集患者的呼气。然后应用红外光谱分析仪设备进行检测,碳13-UBT检测结果<4 CO2时,提示幽门螺杆菌转阴。③胃肠激素指标:治疗前、治疗后4周,分别进行胆囊收缩素(CCK)、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等胃肠激素指标的检测。④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治疗前、治疗后4周,分别进行CD3+、CD4+、CD8+等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检测。⑤炎性因子指标:治疗前、治疗后4周,分别进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性因子指标的检测。⑥症状积分:治疗前、治疗后4周,分别对上腹部疼痛、腹胀、暖气、反酸四种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0~3分),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后,32例(32.65%)患者基本痊愈,28例(28.71%)患者治疗显效,34例(34.69%)患者治疗有效,4例(4.08%)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5.92%,5例(5.10%)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恶心呕吐3例,皮肤瘙痒1例,头晕1例),2例(2.04%)患者出现复发情况。

2.2 治疗7d、2周、4周后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

治疗7d、2周、4周后,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分别为38.78%、27.55%、14.29%,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见于表1。

表1 治疗7d、2周、4周后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对比[n(%)]

2.3 治疗前后的胃肠激素水平

对比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的胃肠激素水平(CCK、GAS、MTL),治疗后4周的CCK、GAS降低(P<0.05),MTL升高(P<0.05),见于表2。

表2 治疗前后的胃肠激素水平对比

2.4 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

对比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等),治疗后4周的CD3+、CD4+升高,CD8+降低(P<0.05),见于表3。

表3 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对比

2.5 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指标

对比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的炎性因子指标(TNF-α、IL-6、IL-8等),治疗后4周的炎性因子指标降低(P<0.05),见于表4。

表4 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指标对比

2.6 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

对比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的临床症状积分(上腹部疼痛、腹胀、暖气、反酸),治疗后4周的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见于表5。

表5 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对比

3 讨论

阿莫西林是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针对药物的适应症进行治疗。为了保障阿莫西林的合理应用,应该加强用药管理,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明确致病原因。在上下呼吸道感染、鼻窦炎、扁桃体炎、肺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阿莫西林均可作为药物治疗的选择,主要起到杀菌、抗炎的功效[4]。作为一种青霉素类抗生素,阿莫西林的抑菌作用较强,抗菌范围广泛,对于大部分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有着良好的杀灭作用。阿莫西林能够对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形成抑制。菌体细胞壁受到破坏后,会出现溶解、破裂,导致细菌逐渐死亡。利用阿莫西林的抗菌功效,可以有效清除致病菌,促进炎症消退,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而有效治疗疾病[5]。

阿莫西林与氨卡青霉素药物进行药理对比,阿莫西林用于灭杀病原菌时,主要的机制与普通青霉素相比并无特别的差异[6]。具体而言,阿莫西林在穿透细胞壁后,可以结合大分子青霉素结合蛋白。之后可以将药物中原本存在的内肽氨基水解并形成肽键。至此阶段,药物可以结合转肽酶,有效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同时还可以使细菌发生膨胀裂解,最终达到灭杀病菌的目的[7]。相较于氨卡青霉素,阿莫西林的穿透细胞壁的能力更强,对细菌的抑制及灭杀作用也更强。临床用药期间,进食行为对阿莫西林在人体内的吸收效果并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该药物摄入人体后,根据剂量的差异,患者的血药峰浓度也会存在差异[8]。

选用阿莫西林作为治疗药物时,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的疾病类型、病因及发病机制。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中,考虑到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因素,实施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侧重于根除幽门螺杆菌,质子泵抑制剂、对幽门螺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是常用的治疗药物[9]。以奥美拉唑为代表的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抑制胃酸分泌方面发挥作用。而在选用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时,阿莫西林具有良好的功效,一般与其他抗生素药物联合应用,进行三联治疗[10]。阿莫西林在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穿透幽门螺杆菌的细胞壁,促使菌体细胞壁损伤和水分渗透,发挥杀菌功效,加快幽门螺杆菌的死亡[11]。阿莫西林的应用,可以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进而防止病情的持续进展[12]。联合应用其他抗菌药物,可以有效增强抗菌效果,同时与奥美拉唑产生协同作用,进而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13]。另外,应用阿莫西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说明书要求,合理控制药用剂量,按时、按量给药。同时也要考虑到患者是否对药物过敏,对阿莫西林过敏者,无法应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14]。

本组研究中,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三联治疗中,应用阿莫西林作为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有效率达到95.92%。临床用药期间,5.10%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04%的患者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后的7d、2周、4周后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分别为61.22%、72.45%、85.71%,充分反映出阿莫西林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相比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4周的CCK由(17.63±1.89)ng/L降低至(10.56±1.43)ng/L,GAS由(101.61±11.25)μmol/L降低至(79.76±9.72)μmol/L,MTL由(179.24±10.28)μmol/L提升至(213.37±10.95)μmol/L,反映出患者胃肠激素指标的改善。患者治疗后4周的CD3+由(66.30±4.45)%提升至(77.08±6.59)%,CD4+由(34.02±5.13)%提升至(45.08±6.70)%,CD8+由(35.08±4.70)%降低至(29.02±3.54)%,TNF-α由(9.41±1.54)pg/mL降低至(2.03±1.02)pg/mL,IL-6由(10.24±1.89)pg/mL降低至(2.71±1.05)pg/mL,IL-8由(27.04±3.52)pg/mL降低至(9.92±1.81)pg/mL,说明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炎性因子指标得到良好的改善。患者治疗后4周的上腹部疼痛、腹胀、嗳气、反酸等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反映出患者临床症状的良好改善。由此可见,阿莫西林的应用,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疗效。

综上所述,阿莫西林主要应用于抗菌、消炎治疗中,常用于炎症疾病的治疗。阿莫西林在消化性溃疡的应用,能够产生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猜你喜欢
阿莫西林消化性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探讨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溶出度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