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加血府逐瘀汤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3-06-09 07:55罗炳基
北方药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气虚血瘀

罗炳基

(福建省永安市立医院中医科,福建 三明 366000)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也是造成中国成年人残疾、死亡的重要疾病因素之一[1-3]。中医认为该病形成和正气不足、饮食不节、风寒湿热邪侵扰、情志失调等相关,并根据临床症状,结合病因病机将急性脑梗塞分为不同证型,而气虚血瘀型是临床较为常见证型,且有研究表示气血亏虚、经脉瘀阻,贯穿急性脑梗死患者整个病程[4-5]。因此,中医认为急性脑梗死治疗应以益气补血、活血化瘀等为主。本研究根据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中医认识,提出黄芪加血府逐瘀汤治疗方案,以下是收治患者的探究报道,希望能够明确黄芪加血府逐瘀汤治疗效果,为急性脑梗塞临床治疗研究提供指导。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本组68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30例,年龄范围40~7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其一般资料见表1。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表1 两组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临床体格检查、实验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参照《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2)符合气虚血瘀型评价标准,即症状以口角歪斜、胸闷气短、偏瘫、心悸自汗、言语不利、手足肿胀、面色苍白等为主,舌脉主要表现为舌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等;(3)发病超过6h但未超过72h接受临床诊疗;(4)对临床诊疗内容知情,能够积极参与临床诊断、治疗与护理。

排除标准:(1)存在凝血功能障碍;(2)短期内复发就诊;(3)尚未脱离生命危险;(4)临床诊疗、随访等资料短缺;(5)伴有情感障碍类、器官功能衰竭类、恶性肿瘤类、严重传染类疾病等;(6)过敏体质。

1.3 治疗方法

常规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即根据患者病情状况针对性给氧、给药,以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为例,采用方案:氯吡格雷(生产企业: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115;规格:25mg/s;用法用量:口服,50mg/次,1次/d)+阿司匹林(生产企业:汕头金石制药总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1505;规格:0.5g/s;用法用量:口服,50~150mg/次,1次/d)。7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中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黄芪加血府逐瘀汤治疗,取黄芪60g,川芎20g,赤芍20g,当归20g,丹参20g,地黄20g,红花10g,川牛膝15g,地龙15g,桃仁10g,桔梗10g,柴胡10g,枳壳10g,甘草6g,以水煎服,每剂400mL,分早晚两次服完,疗程与治疗时间同常规组。

1.4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根据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变化情况评价,显效:减分率>50%;有效:减分率30%~50%;无效:减分率<30%或病情加重。

中医证候积分:根据患者主证、舌脉[详见纳入标准(2)]严重程度记分,0分无症状,1~2分轻度症状,3~4分中度症状,5~6分重度症状。

统计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显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2显示,经治疗后中药组总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表3显示,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常规组,P<0.05。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4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表4显示,治疗后中药组血脂水平更低(P<0.05)。

表4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2.5 两组血液流变学比较

表5显示,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下降,但中药组水平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表6显示,治疗后2中药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等水平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6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7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表7显示,中药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

表7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n(%)]

2.8 两组机体功能情况比较

表8显示,治疗后中药组NIHSS评分更低,ADL评分更高,P<0.05。

表8 两组NIHSS、ADL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黄芪是日常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中药,归脾经、肺经、肝经、肾经,具备健脾补中、利尿消肿、补气固表、排脓消毒、补益气血、托疮生机等功效。且现代研究表示,黄芪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在强心肌、保肝脏、增体质、缓衰老、抗病毒、抗氧化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目前,黄芪已被广泛应用到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皮肤病、心律失常、肌无力、脑梗死、骨质疏松等疾病治疗中,并且取得了较好效果。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是活血化瘀行气代表中医方剂,方中以桃仁、红花为君药,行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功效;丹参、赤芍、川芎、川牛膝可辅助君药进一步增强通经舒络、活血化瘀功效,同时地黄、丹参、川牛膝等药物联合使用可产生较好清热、祛风、除湿、利尿功效;当归、桔梗、枳壳、柴胡在气机调理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当归活血养气,桔梗与枳壳一升一降,宣畅气机,柴胡疏肝、升阳;地龙、甘草可利尿、解毒、祛痰、止咳,促进患者症状改善,同时桔梗可载药上行,甘草可调和诸药;上述药物合理配伍能够有效满足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治疗需求。

本研究结果证明本次研究方案能够改善疾病发作对患者组织、系统的损伤,对患者脂代谢紊乱纠正、血液循环系统功能恢复、炎症程度缓解等存在积极影响。此外,中药组证候积分较低,表示相对于西医治疗,中药方剂的合理使用,可进一步加快患者症状消除速度,提示黄芪加血府逐瘀汤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进临床治疗效果提升。另外,中药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更高,说明本研究应用中药方剂能够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改善,减轻疾病发作对患者脑神经细胞的损伤,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率中药组各见1例,低于常规组,说明中药方剂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药毒副作用,且中药方剂可通过脏腑功能调节、免疫能力提升,减少急性脑梗死后遗症,让患者获得良好预后。

综上所述,黄芪加血府逐瘀汤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益气养血、舒筋通脉、排毒消肿、利尿固表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气虚血瘀型急患者治疗过程中合理应用此方,可在保证治疗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促进患者症状消失、机体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血府逐瘀汤气虚血瘀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血瘀体质知多少
气虚了,病多了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血府逐瘀汤治疗隐匿性抑郁症疗效观察
加味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