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盐酸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药学分析

2023-06-09 07:56李朝晖
北方药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洛西汀艾司西普兰

陈 妍,李朝晖

(北京大兴区心康医院,北京 102600)

抑郁症是特征为长期持续性心情低落的一种心理疾病。抑制症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死率、高自杀率,已经成为人类残疾与死亡的三大类疾病之一[1]。临床常用药物治疗抑郁症,常见药物有艾司西酞普兰、度洛西汀等,盐酸度洛西汀属于双摄取类抑郁药物,对去甲肾腺素(NE)能递质系统与五羟色胺(5-HT)能递质系统神经传导均有增加作用,对α2受体有阻断作用,利于NE的释放,并对5-HT2受体、5-HT3受体有阻断作用,从而达到抗抑郁的效果[2];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具有高选择特性,可抑制再摄取5-HT,国内外研究均提示其抗抑郁效果与抗焦虑效果良好[3]。选择合适、正确的药物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本次研究将通过对比两组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抑郁症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之中选取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选取时间范围是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按抽签法随机抽取40例设为对照组,另40例为干预组。

对照组:男性、女性分别有17例、23例;年龄在20岁至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8±7.46)岁;病程在5个月至21个月,平均病程为(11.43±5.76)个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19分至37分,平均评分为(25.38±3.54)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HA)评分在14分至32分之间,平均焦虑评分为(19.76±4.53)分。

干预组:男性有15例,女性有25例;年龄在21岁至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74±7.55)岁;病程在6个月至23个月,平均病程为(11.85±5.45)个月;HAMD评分为18分至38分,平均评分为(25.78±3.49)分;HAHA评分在15分至35分之间,平均焦虑评分为(20.17±4.62)分。

比较两组的资料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将相关资料上报于我院的伦理委员会,经过严格的审核,获得批准后进行。

选取标准:①经过测试HAMD评分不低于18分[4],心境处于低落状态、缺乏兴趣、丧失乐趣、精力不足等抑郁症状持续2周以上,确定诊断为抑郁症;②年龄18岁~60岁;③具备完整的病历资料;④患者及其家属知情研究情况,且同意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②近半个月之内服用过抗抑郁药物者;③人格障碍者;④精神发育迟滞者;⑤颅脑疾病者;⑥有脑外伤既往史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788,规格:10mg*10片)作为治疗药物,用法为口服,每日1次,起始剂量为10mg,视病情增加用药剂量,不超过20mg,持续8周用药治疗。

干预组选用盐酸度洛西汀(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261,规格:20mg*20片)作为治疗药物,用法为吞服,每日1次,起始剂量为30mg,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用药剂量至30~60mg,持续用药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HAMD评分、有效性指标、血清指标、不良反应。

临床疗效:以HAMD减分率评定:减分率>50%,判定为显效;减分率为25%~50%,判定为有效;减分率<25%,判定为无效[5],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HAMD评分:使用HAMD量表进行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0分~8分为正常,9分~19分为可能抑郁,20分~34分为肯定抑郁,大于34分为严重抑郁,得分高低与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有效性指标:主要有药物起效(症状有所改善)时间与症状消失(无明显临床症状且1周症状无发作)时间。

血清指标:主要有NE(正常范围:10~70μg/L)、5-HT(正常范围:39~361 ng/mL)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正常范围:0.3μg/L~10μg/L)。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两组用药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治疗效率[n(%)]

2.2 两组抑郁情况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6周、治疗8周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周至8周的抑郁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2。

2.3 两组有效性指标的比较

两组的药物起效时间与症状消失时间比较,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有效性指标的比较

2.4 两组血清指标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NE水平、5-HT水平与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NE水平、5-HT水平与BDNF水平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NE水平、5-HT水平与BDNF水平比较,P<0.05,见表4。

3 讨论

据临床经验看,抑郁症患者多为现实生活不如意,导致情绪长期的消沉低落,从开始时的闷闷不乐慢慢发展到自卑、悲观、痛苦、厌世、悲痛欲绝,对待生活的态度多为逃避、消极,甚至最后出现自杀倾向与自杀行为。抑郁症临床表现为气短、胸闷。抑郁症的诱因有遗传、性格、意外事件、生活环境等,治疗目标为缓解、消除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防止其再发。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有服用抗抑郁药、音乐疗法、心理干预、运动干预等,通常首选药物治疗[6-7]。抑郁症的常用治疗药物有度洛西汀、艾司西酞普兰等,选择何种药物是临床治疗面临的重要问题。

艾司西酞普兰属于高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可有效地抑制“再摄取”机制,进而达到抗抑郁作用,对血流系统、肝肾功能等器官无干扰,不良反应比较小[8]。

盐酸度洛西汀属于双摄取抑制剂,能抑制5-HT再摄取与NE再摄取,在增强NE递质系统的同时,还可以促进5-HT递质系统的神经传导,提升抑郁症患者大脑、脊髓中的NE浓度水平与5-HT浓度水平,达到抗抑郁、抗焦虑的目的[9]。

从文中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干预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艾司西酞普兰、度洛西汀均良好的抗抑郁效果;两组治疗后的抑郁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吕菊芳[10]研究中两组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结果一致,提示两药对抑郁症状与焦虑症状的改善效果均明显;干预组的药物起效时间与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更加长(P<0.05),表明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消除症状比较迅速;干预组治疗后的NE水平、5-HT水平与BDNF水平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NE水平升高能增强患者的记忆功能,5-HT为神经递质,参与体温调控、睡眠、痛觉等生理功能,其含量少出现其异常可导致精神疾病;BDNF有营养神经的效果,为关键的神经营养因子,能提升突触的可塑性,促进脑神经元的生长和轴突发育,有利于受损神经元的修复,三种指标数值明显升高,提示盐酸度洛西汀对NE、5-HT与BDNF指标的影响度强于艾司西酞普兰。

总而言之,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盐酸度洛西汀对抑郁症均明显的改善效果,均能降低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不同点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起效时间与症状消失时间更短,盐酸度洛西汀对血流BDNF水平、NE水平、5-HT水平的调节效果更强。

猜你喜欢
洛西汀艾司西普兰
度洛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盐酸度洛西汀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匹维溴胺联用度洛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9例
盐酸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