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3-06-09 07:56温明德
北方药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布托低浓度高浓度

温明德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医院麻醉科,福建 南平 353400)

分娩疼痛是剧烈疼痛的一种类型,也是产妇所特有的剧烈疼痛,是产妇进入产程后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疼痛,其中绝大多数是子宫收缩疼痛。分娩疼痛为一种生理性炎性疼痛,不仅可使产妇发生焦虑、恐惧情绪,还可导致产妇的产程延长,使得宫缩更加不规律与不规则,尤其是可导致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母婴酸碱失衡等,从而对母婴健康产生负面影响[1]。硬膜外注药镇痛是目前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之一,不过分娩镇痛的需要考虑镇痛药对母婴的影响,不合理的硬膜外用药或误用药物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反应[2]。作为一种阿片类激动拮抗剂,布托啡诺在临床上的应用安全性比较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与局麻药的联合使用效果比较好。罗哌卡因在低浓度应用时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也具有运动神经分离效果好等优势,对内在血管有收缩活性,且对产妇、胎儿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有研究也表明低浓度的罗哌卡因等效于高浓度的罗哌卡因,可提高母婴的安全系数[3]。本文具体探讨了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对分娩镇痛状况的影响,希望为临床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施行分娩镇痛提供临床参考。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得到了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2019年1月—2021年12月选择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医院实施剖宫产的产妇120例,纳入标准:无硬膜外麻醉与镇痛禁忌症;产妇健康,自愿参与本研究;超声显示胎儿发育正常,头位产妇,头盆对称的产妇;单胎足月妊娠;具有剖宫产指征且顺利完成剖宫产;ASA:Ⅰ~Ⅱ级。排除标准:严重心脏、肝脏、肾脏功能异常产妇;长期服用镇静剂的产妇;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的产妇;罹患心理疾病的产妇。

根据随机1∶1信封抽签原则把120例产妇分为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各60例,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一般资料对比

1.2 麻醉与镇痛方法

所有产妇在宫口直径小于1.0cm时给予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低浓度组给予0.04%罗哌卡因(10mL 100mg,国药准字H20183152,瑞阳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6mg布托啡诺(国药准字H20046359,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进行麻醉,高浓度组给予0.08%罗哌卡因和6mg布托啡诺进行麻醉。

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镇痛均维持2mL/h流量,锁定时间为15min。由助产士在每小时进行一次阴道检查,宫口开全后,专人观察宫缩,产后2h拔除硬膜外导管。

1.3 观察指标

(1)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标尺评定,VAS分数与疼痛程度呈现正相关性越。(2)镇静评分:采用Ramsay 评分量表进行评分。(3)不良反应:记录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产妇在产后24h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主要包括尿潴留、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低血压等。

1.4 统计方法

统计软件采用SPSS 26.00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或者频数(n)表示,对比方法为卡方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方法为t检验。

2 结果

2.1 疼痛评分对比

低浓度组术后2h、4h与24h的疼痛VAS评分与高浓度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对比(分,均数±标准差)

2.2 镇静评分对比

低浓度组术后2h、4h与24h的镇静评分与高浓度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都处于正常范围内。见表3。

表3 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镇静评分对比(分,均数±标准差)

2.3 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低浓度组术后24h的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高浓度组为23.6%,低浓度组低于高浓度组(P<0.05)。见表4。

表4 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术后24h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剖宫产分娩镇痛的要求安全有效,需要积极通过阻断交感神经的传出,避免与降低伤害刺激的传入,从而降低产妇的应激反应,提高母婴的安全系数,促进改善母婴预后。硬膜外镇痛为临床上的常见产妇镇痛方法,在临床上也需要合理选择镇痛药物[4]。当前临床上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5]。研究显示低浓度罗哌卡因可满足绝大多数产妇分娩镇痛的需要,安全性比较好[6]。特别是罗哌卡因以甲磺酸根代替盐酸根,使得药物的性质更为稳定持续时间长、安全性更好,且不影响药物的半衰期与代谢状况。本研究显示低浓度组术后2h、4h与24h的镇静评分与高浓度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都处于正常范围内。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就可有效缓解了产妇紧张焦虑的情绪,也可有效避免产妇过度换气,增加了产妇休息的时间,促进了产妇的进食意向,从而有利于保持镇静效果[7]。

当前联合用药镇痛机制是多种药物通过多途径、多方法、多因子等达到镇痛的目的。布托啡诺的特点是镇痛强度维持时间长,剂量小、不良反应少等。选用局部麻醉药物罗哌卡因在低浓度时就可表现出感觉、运动阻滞分离现象,可减少尿潴留和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8]。本研究显示低低浓度组术后24h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高浓度组为23.6%,低浓度组低于高浓度组(P<0.05),表明低浓度罗哌卡因在剖宫产产妇的应用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有研究指出将阿片类药物与罗哌卡因复合应用于硬膜外镇痛中可产生协同作用,可减少了罗哌卡因的用量,从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9]。

总之,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在剖宫产产妇的应用也能有效发挥抑制分娩镇痛的作用,不会影响产妇镇静效果,且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猜你喜欢
布托低浓度高浓度
水环境中低浓度POPs的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高浓度石化污水提标改造工程实例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二 用低浓度阿托品治疗儿童近视,您了解多少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酒石酸布托啡诺在晚期癌症患者自控镇痛中的作用研究
高浓度高气压在烧结用石灰气力输送中的应用
双流体模型在高浓度含沙水流模拟中的应用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改良长效低浓度骶管阻滞用于药物中期引产43例
低浓度氯气综合利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