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联合益母草注射液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2023-06-09 07:55刘化梅
北方药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益母草例数剖宫产

刘化梅

(广东省韶关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韶关 512000)

剖宫产是临产常用分娩术式,而产后出血则是其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全面放开三胎政策以及剖宫产技术的日益成熟,我国的剖宫产率发生了明显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患者数量不断增多[1]。基层医院一般是指一级医院及以下等级的医疗机构,由于其临床经验不够丰富,加之位于基层,血源相对紧张,难以有效应对产后出血,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剖宫产产妇的产后出血预防工作[2-3]。益母草注射液为子宫收缩药,在产后出血以及月经失调等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而氨甲环酸是一种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以及手术时异常出血治疗的止血药物,近年来有研究[3]指出其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也具有一定效果。为此本次研究将在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某基层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产妇中,随机选取出20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作为观察对象,以对氨甲环酸联合益母草注射液的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应用效果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现将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某基层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产妇中,随机选取出20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入院当天,由管床医师收集资料并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年龄23~38岁,平均(28.96±2.91)岁;BMI 20.67~25.93次,平均kg/m2,平均(22.34±1.21)kg/m2;孕周37~42周,平均(39.43±1.58)周;孕次1~4次,平均kg/m2,平均(2.21±1.04)次;中小学文化剖宫产产妇例数20例,初中文化剖宫产产妇例数26例,高中文化剖宫产产妇例数33例,高中以上文化剖宫产产妇例数21例。研究组年龄22~39岁,平均(28.84±2.94)岁;BMI 20.70~25.84次,平均kg/m2,平均(22.21±1.20)kg/m2;孕周37~41周,平均(39.50±1.49)周;孕次1~5次,平均kg/m2,平均(2.30±1.01)次;中小学文化剖宫产产妇例数22例,初中文化剖宫产产妇例数24例,高中文化剖宫产产妇例数30例,高中以上文化剖宫产产妇例数24例。两组择期剖宫产产妇年龄、BMI、孕周、孕次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择期剖宫产手术指征者;②年龄在20~40岁之间者;③孕周≥37周者;④既往无血栓栓塞性疾病史者;⑤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妊娠期合并症者;②合并传染性疾病者;③合并精神类疾病者;④凝血功能障碍者;⑤对氨甲环酸及益母草注射液过敏者;⑥心肝肾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剖宫产术后2小时内未使用氨甲环酸及益母草注射液,研究组剖宫产产妇在胎儿娩出后预防使用1.0g氨甲环酸(生产企业: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0887;规格:5mL:0.5g)静滴联合2.0mL益母草注射液(生产企业:成都第一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1021448;规格:1mL/支)肌肉注射。

1.3 观察指标

①产后出血量:在两组剖宫产产妇产后2小时时间点和产后24小时时间点的出血量进行观察统计,方法为称重法。②凝血功能:在两组剖宫产产妇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抽取5毫升空腹静脉血,常离心处理后对其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为免疫比浊法[4],检测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③血红蛋白水平和宫底下降速度:在两组剖宫产产妇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为比色法[5]。④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面部潮红、头晕头痛、胸闷气短。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剖宫产产妇产后2小时及24小时的产后出血情况分析对比

如表1所示,产后2小时,对照组剖宫产产妇出血量经过观察统计显示明显少于研究组(P<0.001),产后24小时,对照组剖宫产产妇出血量经过观察统计显示明显少于研究组(P<0.001)。

表1 两组剖宫产产妇产后2小时及24小时的产后出血情况分析对比

2.2 两组剖宫产产妇产后相关凝血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后的检测结果对比

如表2所示,对照组剖宫产产妇治疗前凝血功能FIB指标检测结果对比于研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检测结果对比于研究组明显更高(P<0.001);对照组剖宫产产妇治疗前凝血功能D-二聚体指标检测结果对比于研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检测结果对比于研究组明显更高(P<0.001)。

表2 两组剖宫产产妇产后相关凝血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后的检测结果对比

2.3 两组剖宫产产妇血红蛋白水平在治疗前后的检测结果及宫底下降速度对比

如表3所示,对照组剖宫产产妇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检测结果对比于研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检测结果对比于研究组明显更高(P<0.001),同时宫底下降速度治疗后检测结果对比于研究组明显更快(P<0.001)。

表3 两组剖宫产产妇血红蛋白水平在治疗前后的检测结果及宫底下降速度对比

2.4 两组剖宫产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如表4所示,对照组剖宫产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结果对比于研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剖宫产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剖宫产是指胎儿从腹部取出,不通过阴道结束分娩的一种方式,是产科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手术,以往多应用于难产以及某些产科合并症的治疗中,但是近年来随着其手术指征的不断放宽,越来越多产妇受各种因素影响倾向于选择剖宫产手术结束分娩[6]。研究[7]表明,剖宫产术产妇在产后两小时内具有较高的出血概率,会对产妇生命安全及产后恢复等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主张在胎儿娩出后预防性使用相关药物来帮助产妇预防产后出血。

益母草注射液是一种中成药,其以益母草碱、水苏碱以及益母草啶为主要成分,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长半衰期,同时肌肉注射后能够在半分钟内兴奋子宫平滑肌,可以有效加快子宫内膜表层血管收缩,从而产生良好的止血效果[8]。氨甲环酸则是一种能够通过抑制血凝块分解来达到降低出血量目的的合成赖氨酸类似物抗纤溶药物,马德红等[9]在对100例产后出血防治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中指出,氨甲环酸可以进一步降低临床宫缩剂的使用剂量,对产妇产后出血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且用药安全性高,不会增加产妇产后血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产后2小时,对照组剖宫产产妇出血量经过观察统计显示明显少于研究组(P<0.001),产后24小时,对照组剖宫产产妇出血量经过观察统计显示明显少于研究组(P<0.001)。同时对照组剖宫产产妇治疗前凝血功能FIB指标检测结果对比于研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检测结果对比于研究组明显更高(P<0.001);对照组剖宫产产妇治疗前凝血功能D-二聚体指标检测结果对比于研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检测结果对比于研究组明显更高(P<0.001)。提示氨甲环酸联合益母草注射液治疗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产妇产后出血量,而且对其凝血功能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益母草注射液能够有效兴奋子宫切口肌肉细胞,对产妇的凝血机制可以起到良好调控作用,加上氨甲环酸作为抗凝药物的一种,对患者FIB以及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指标也可以起到良好改善效果,联合应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因此更有利于提高产后出血预防效果。进一步分析显示,对照组剖宫产产妇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检测结果对比于研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检测结果对比于研究组明显更高(P<0.001),同时宫底下降速度治疗后检测结果对比于研究组明显更快(P<0.001),而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氨甲环酸联合益母草注射液治疗安全性高,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妇产后血红蛋白水平,帮助其加快产后宫底下降速度。这可能是由于益母草注射液可以有效促进子宫收缩以及加快受损子宫内膜修复,能够有效兴奋子宫,延长宫缩持续时间,而氨甲环酸有抗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利于加快血管创面血液凝固,提高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止血效果的同时,还可以一步提高产妇产后宫底下降速度进,促进子宫复旧[10]。

综上所述,在基层医院剖宫产产妇的产后出血预防干预中,氨甲环酸联合益母草注射液治疗可以有效提高其产后出血预防效果,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凝血功能可以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妇产后血红蛋白水平,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少,可以有效加快产妇产后宫底下降速度。

猜你喜欢
益母草例数剖宫产
妇科良药益母草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HPLC法同时测定益母草中4种成分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5种干燥方法对益母草质量的影响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