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23-06-15 02:52杨新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学会法治

杨新

初中阶段是学生打好基础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也要培养学生其他方面能力,其中自主学习能力是不容忽视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作为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教师要通过提升教学能力、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等方法,探寻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路径。笔者在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分析,探寻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自主学习能力,顾名思义,是指学生独立自主地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的能力。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取新知识、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保证,也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更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作用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更需要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逐步深入思考世界。另一方面,道德与法治学科理论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仅仅依靠课堂上教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往往起不到良好的教育作用,也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听不懂、不想听”的消极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采用合适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课堂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健康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互相尊重、互相爱护的。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仅要在课上做好知识传授的工作,在课下也要关爱学生,爱护学生,在他们犯错的时候,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帮助。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会勇于思考、敢于试错,也不会因为逆反心理而产生厌学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空间。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强大的动力。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更是如此。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既要丰富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贴近生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例如,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针对当前的社会现象进行分组辩论或者演讲比赛,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社会问题,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集中反馈的形式,提升课堂的活跃度等。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積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引导学生敢于质疑。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学习能力。教师在日常授课中要适当留白,给学生思考、质疑、探索的余地,设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观点,鼓励学生质疑。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后,会产生成就感,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善于质疑,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4.传授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同样如此。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教材上的知识,也要教授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第一,学会独立阅读。良好的阅读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运用好阅读工具,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二,学会提问。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新的知识不断提问,积极思考,自主寻找答案,养成遇到问题多问多思多想的好习惯,从思考开始探索知识的无限可能。第三,学会回顾。知识的学习并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很多知识需要不断地回顾复习,巩固学习效果,启发新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会学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能够让学生更高效地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学会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学会尊重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