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2023-06-15 05:29谢文馨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活化法治道德

谢文馨

初中是学生整个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个人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学既可以传授给学生相关方面的知识,又可以引导学生的个人价值方向,教师在这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注重生活化视角下教学模式的应用,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笔者在本文将从生活化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措施。

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十分重要。教师要对传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并探究多种教学模式。

一、将时事政治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在新课改背景下,将生活实际和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实际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融入时事和社会热点,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例子与法律条例有机结合起来,如偷拍他人照片等,这就是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还有,发生在校园里的欺凌事件也触犯了法律。

二、将生活化素材应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式改革之后,教师可以将生活化素材应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采用生活化视角下的教学模式,将生活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利用生活化素材构建对应的教学情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有关自立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实际的生活案例。对于初中学生来讲,要自己收拾自己的所有用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了较高的思维能力。学生在精神方面也要做到自立,遇到比较难的事情,可以首先考虑自己解决,进一步培养自理能力。如果有些事情实在解决不了,就需要与家长、老师商量,寻求他们的帮助,自己要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思想意识。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可以引入本土实际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融入本土化的内容。他人的行为和思想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实际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案例,让学生对自身所生活的环境有充分的了解,使得学生所学习的道德与法治内容更加本土化,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结合当地的生活实际,为学生营造有效的课堂学习氛围,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分析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

初中学生刚好处于青春期,其在性格方面的变化比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在该阶段的特点,让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对课本知识进行探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时,教师可以引用法律方面的时事热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来讲十分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方向和价值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时事热点和生活化素材,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加有趣,引发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猜你喜欢
生活化法治道德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