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

2023-06-15 05:29任玉玲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根本任务立德民主

任玉玲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智育与德育同向同行。立德树人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导向,其作用不仅在于引导学生明理、辨是非,更在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优秀思想和文化。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当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学科知识教学置于同等地位,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接受先进思想的影响,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为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保障。立德树人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对培育学生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当从课程定位入手,利用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体现德育导向,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具体思路与实践方法如下。

一、优化课程定位,以立德树人调整教学观念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形成清晰明确的课程定位,是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条件。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立足课程教学的整体视角,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作为落脚点,协调课程内容和先进思想之间的关系。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应当深入解读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育思想。只有真正把握、精准定位,才能够转变教育观念,以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基础,让立德树人理念渗透于课程教学中,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

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根据课程内容,教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定位,将“传授课程知识,让学生掌握生命的意义有关知识点”调整为“兼顾知识点传授与思想教育,让学生在‘生命意义有关案例和生活现象中形成个体感受和见解,让学生形成对生命意义的认知”。只有精准定位,将课程教学观念调整为兼顾课程教学和立德树人的观念,才能够真正为之后的课程教学活动提供导向,确保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具备育人价值。

二、把握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凸显德育导向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主要资料,根据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每一单元均包含丰富的德育资源,具备鲜明的德育导向。教师应当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每单元的主题和知识点,优化设计教学目标,并且在教学目标中体现本单元的德育特色,形成鲜明的德育导向。教学目标既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索提供方向,也可以表现出本节课教学的立德树人方向,让学生在目标导向下形成积极的思想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念。

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的教学为例。本节课教学重点在于“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教师应当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形成对民主的认知,能够形成自觉参与民主生活的意识和观念。在教学中,教师深入开发本单元教材的德育元素,提取立德树人主题为“我理解的民主、我执行的民主”。之后,教师将立德树人主题与教材重难点相结合,进一步设计出具有德育导向的教学目标:(1)了解与理解民主的有关知识;(2)通过了解中国民主的发展历程,感受中国民主发展的曲折与艰辛,形成对民主生活的体会和情感体验;(3)理解新型民主,掌握参与民主、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法;(4)能够利用民主有关内容解决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看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具有鲜明的立德树人导向。这样的教学目标使立德树人理念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关联,既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提供方向,也可以引领学生思想意识、民主观念、社会价值观念的成长。

三、教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培育学生思想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直接且深远的。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当以自身言传身教为引领,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以充满道德魅力与人格魅力的言行举止得到学生的尊重与认同,引起学生的效仿和追随。

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的教学为例。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明確自身的社会责任。但是责任这个概念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较为抽象的,教师很难依靠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产生对责任的理解。这时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资料、精美的PPT,并且给学生讲解自己课前制作教案的思路,认真询问学生的学习倾向,通过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向学生展示“承担责任”,促使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深刻理解责任。同时,教师可以以自身举例,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需要承担的学习责任、成长责任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推进立德树人的落实。

四、开发整合资源,夯实立德树人育人基础

丰富的资源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效果。根据陈鹤琴先生的教育观点,应当充分把握“大自然和大社会的活教材”,充分开发、整合与建设立德树人育人资源,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中,为学生自主探索大自然、大社会中的优秀文化、积极精神品质提供“钥匙”。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展立德树人资源的开发范畴,从而提取更多的育人资源。

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第二框“参与民主生活”的教学为例。教师根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和场景,进一步拓展到社会层面提取育人资源,比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体现出的民主、社区自治管理中体现出的民主、社会重要决策流程中体现出的民主等。教师也可以引入“狼群的组织结构和决策体系”“德国、美国与中国的组织结构和决策体系”等案例,将这些作为渗透民主生活参与方式的资料。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整合课程内容和立德树人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民主生活形式,从中感受民主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强化学生的民主观念,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五、立足学生主体,以生活化教学渗透德育

学生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主体对象。教师要想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落实于课堂中,就应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深入学生的生活发掘立德树人的资料,拓展德育教育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课程学习,接受思想引领,从而实现德育元素在课程教学中的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提前了解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成长经历、生活阅历,了解学生愿意接受的思想教育的方式,从而选择合适的方法渗透优秀思想;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领,从而保证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例如,在“参与民主生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了解班级学生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中选择民主生活的参与方式,让学生感受民主生活的参与过程和方法,在熟悉的场景中思考如何参与民主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民主问题,从而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六、组织设计实践活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可以采取实践活动的方式。在开放、有趣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充分发挥主体性,积极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探索任务。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深化学生的思想意识,也可以辅助学生发展价值观念。

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主题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入社区开展问卷调查和采访。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与采访,得到关于行使民主权利方面的内容,并且逐步形成对行使民主权利的理解,进一步形成合法合规行使民主权利的观念,同步实现课程学习和思想道德的发展。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了明确的导向,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涵、提高了课程的育人价值。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要发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更要根据课程内容把握思想渗透的角度,精准把控课程定位,这样才能够发挥立德树人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德育渗透手段,在深入开发德育素材的同时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内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获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根本任务立德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振兴发展是老区根本任务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严以修身”先立德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